- - -..
初中语文寒假备课学习材料一
东庐中学: 更可贵的是讲学稿背后
2009-3-6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时下,以“学案”、“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改革层出不穷,如果追根溯源的话,许多都可以追溯到东庐中学的讲学稿。那么对于这样的教学改革,到底该关注什么呢?陈康金校长认为,东庐中学在背后支撑讲学稿的理念和做法比讲学稿本身更为可贵。
一、讲学稿的由来
讲学稿是为了解决学校自身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而产生的,它在实践中领悟了素质教育的精髓和新课程的理念,经历了不断地实践—反思—创新的过程
作为一所普普通通的农村初中,东庐中学也曾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中苦苦挣扎,并每每以失败告终。1999年,通过审视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反思曾经进行过的一些改革,学校在教学工作中明确提出了实行“以人为本,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方案。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找到一条改变农村初中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教学水平低下局面的有效途径。
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呢?改革备课模式首当其冲。
东庐中学从抓备课组建设入手,进行集体备课研究;以培养青年教师为目的,实行“师徒结对制”;为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从1996年起在数学和化学学科进行了“目标教学”实验;为有效使用教辅资料,1998年起全校教师进行了自编“同步练习”和“单元测试卷”的尝试;为搞好预习,还进行了运用“导学卡”预习的尝试。
为上好复习课,数学学科组尝试在同一年级实行“统一教案,师生共用”的备课实验。实验中,先让业务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主备教案,然后集体讨论共同使用。后来,在化学组中也进行了实验。一段时间后,令人欣喜的现象出现了,两个组的青年教师成长了,教师之间教学水平的差距缩小了,整体教学成绩明显提高了。这时,有教师提出:这种教师使用的教案,能不能略加变动,让学生也有一份呢?让教师的教案同时成为学生的预习作业、课堂练习、课后的复习资料。这样,既能明确学习目标,又可以减少课堂笔记和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还能更好地发挥投影仪等电教设备的作用,一举多得。于是,这两个组就开始试行这种做法,他们将师生共用稿称之为讲学稿,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了起来。
- - 总结资料
- - -..
在调研和座谈讨论的基础上,东庐人又提出了初中教学备课模式改革研究——讲学稿备课模式的研究。为防止教师留恋旧思维、老办法,在动态中把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扭转到位,东庐中学紧接着实施了不订教辅资料、不补课、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分好差班、取消竞赛辅导班等配套改革措施来规X办学行为。
2001年起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更坚定了东庐中学把改革推向深入的信心。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研究经历了从数学组、化学组到语文组、英语组、物理组、政治组,再到历史组、地理组、生物组的逐步推广过程。与此同时,讲学稿的定位、研制、使用等专题研讨也在逐步深入。
二、讲学稿怎么编
讲学稿是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学合一”的载体
经过摸索,东庐中学对讲学稿的编写有了明确的规定。根据主体性、导学性、探究性、层次性、开放性、创新性等原则,对各科讲学稿的设计和编写提出了一般性的要求:一是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二是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三是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四是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五是注重“教学合一”、注重学生的学习,六是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知识和不同课型的讲学稿都应该有各自不同的特色,七是不能把讲学稿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八是主备和审核教师要署名。
讲学稿的编写有一定的流程,其编写模式可概括为“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备课的具体过程为:寒暑假备课→主备教师备课→备课组备课→课前备课→课后备课。寒暑假备课,指教师个人先了解学生,疏通教材,从纵横两方面把握知识体系。主备教师备课,指教研组长会同备课组长在开学初确定主备教师和审核人,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将讲学稿草稿交备课组长审核。备课组备课,指组长初审讲学稿后至少提前两天将草稿发给全体组员,由备课组长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讲学稿修改后交审核人审查。课前备课,指上课前一天将讲学稿发至学生手中,任课教师对讲学稿再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上课前,教师必须视情况抽查并批改部分讲学稿,了解学情。课后备课,指第二天师生共用讲学稿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讲学稿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学生则在讲学稿相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学习心得。
- - 总结资料
- - -..
讲学稿的编写过程是一个不断打磨、不断提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经验得以积累,教训和问题变成了复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讲学稿的生命在于实施,而讲学稿的实施要靠师生合作互动,其关键在于学生会用。因而,在讲学稿实施之前,东庐中学对学生提出了如下使用要求:
第一,拿到讲学稿后根据其内容认真预习。所有学生必须要解决讲学稿中的基础题部分,然后可以做提高题,碰到生疏的、难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教师提问。在完成讲学稿时做到三点:自觉、主动、独立。
第二,课堂学习时要适当做些方法、规律等方面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讲学稿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
第三,每隔一定时间后,将各科讲学稿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教师使用讲学稿的要求为:
第一,原则上不允许再布置课外作业,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好讲学稿,在上课前必须抽查并批改部分讲学稿以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第二,教学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第三,教学中要拓展学生的思维,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思维来获得知识,暴露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另一方面可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拓展。 第四,用讲学稿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指精选教学方法、内容、习题、例题、提出的问题,落实在集体备课上。精讲,指学生可自学的不讲,让学生自己理解的问题可不讲,不要满堂灌,落实在启发解惑上。精练,指课上多练,集体训练,人人动脑,人人动手,落实在以练助讲的课堂教学上。精批,指通过精批发现学生共性的错误,及时弥补教学中的不足,落实在全批全改、统计分析、及时反馈、讲评辅导上。“四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是对精批的高效落实。以“精”来提高质量,以“必”来调控负担,贵在“精”字,重在“必”字,功在课外,利在课内。
第五,教师必须优选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在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上下功夫,在能提高学生能力的支撑点上下功夫,在能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兴奋点上下功夫;教师必须减少课堂语言密度,少讲、少问、少板书,增加知识与思维密度,精讲教学重点,根据教材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使学生始终处于学
- - 总结资料
- - -..
习的积极状态;教师必须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平等、XX的师生交往,了解学生的知识需要与情感渴求。
初中语文寒假备课学习材料二
对当前初中语文学科讲学稿撰写和使用的几点思考
XX十二中语文组 王茜 2010-09-25 08:07:05.0
一、讲学稿到底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
语文教学目前存在的状况:
1、学生预习随意,质量不高,基本上零阅读起点进课堂。课上如再没有充分的阅读课文的时间,那么课堂上教师引领下的感知和文本细读等都是浅化的,很难保证课的质量;课上学法指导不够细致,学生无所事事,每节课都是听听而已,书上总是干干净净。
2、教师每天备课时间有限(大约半小时以内),来不及细读文本,有时文本价值确定和教学设计上存在粗疏、随意的现象;“随堂演义”的情况时有发生;
3、集体备课没有有效载体,常态集体备课就是备课组老师凑到一起,大概说说教学目标重点、教学思路等,比较粗放。
讲学稿在改善以上问题上,有它一定的作用
1、如果我们精心设计预习导学,从引导学生用适当读书方法(指导可以再细致些:如生字生词 ;富有表现力的词语▲▲;重要句子用 )阅读文章,规X并明确阅读几
- - 总结资料
- - -..
遍,每一遍阅读的要求,布置明确的词语积累、行文思路梳理、与课上主问题相联系的整体把握、重要语句的初步圈点评注等),如果配合以预习作业及时的批改和点评反馈,久而久之,对多数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和较好的读书习惯应该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2、讲学稿的编写采用的是分工合作的方式,教师备课时先自己细读文本,勾画文章“精要”“关键”(课上要重点品读)的语句,尽量读出文本中具有提纲挈领(提领起以上关键语句品读)的突破口,按照“整体感知”——“文本细读”——“感悟提升”来设计主问题。对于关键语句,教师还要做好课前的细读备课:备出品读方式(常见的为:扑捉词语释词或换词理解法;想象补白心理动作环境;情境朗读等)和品读深度。
3、讲学稿应该在避免课的内容松懈、随堂演义、集体备课粗放上有它的一定作用。 二、目前语文学科讲学稿应该如何使用,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
1、注重“预习导学”环节。使用讲学稿的目的是为了养成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和较好的读书习惯。
尽量加强学法和阅读方法的指导,用语措辞上要如“学生就在面前”,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其“预习”,便于实践和操作;预习导学中除字词等积累外,注重对文章内容梳理型思考的训练,设置能引发学生深入文本、咬字爵字、细心体验的圈点批注类思考题,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圈点评注的习惯。同时,上课要重视检查落实学生预习情况,以养成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2、老师手中除了讲学稿之外,还应有一个文本细读的稿子
因为语文讲学稿的使用存在一大问题。主问题“问题化”,“阅读对话”成了“对答案”。不少老师将讲学稿的主问题,不是当做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文本对话的思考的触媒,不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咬字爵字、细心体验、自由表达。而是为了寻求一个明确的答案。
达到这个目标的前提是教师对文本的精细研读。如果缺少了教师自己亲自“潜水”的文本细读,没有真正潜入细节和词句文字深处,进行“细腻、深入、深切”的感知、理解和分析。
3、语文情境和味道不能缺失。我们在使用讲学稿时,容易把课堂演绎的就剩逐一进行讲学稿上“检查预习”“思考研讨” 的那几个问题。课上得只有骨架没有血肉。语文课就应该是语文课。该有情境铺设、精要导入、整篇和局部语段的朗读、点评提升、过渡衔接、问题铺设、深入追问,均要保留。“有语文味”的课堂该有的要素均要保留。“讲学稿”与“语
- - 总结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