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完整word版)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整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选择题:

1.提出父性原理与母性原理的心理学家是( b ) A.皮亚杰B.河合隼雄 C.劳恩菲尔德D.拉扎鲁斯

2.将“正常”看作不存在心理病理问题的是下列哪种心理健康判断标准?( c )

A.理想状态的标准B.统计学的标准 C.病理学的标准D.适应过程的标准

3.为从出生到6岁儿童设计的,其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发展任务,检查出儿童在动作、语言和社会性等发展方面的明显迟

滞的是( a )

A.丹佛发展筛选测验B.韦克斯勒学前儿童智力量表 C.麦卡锡儿童能力量表D.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 4.条件反射理论的创始人是( d ) A.华生B.弗洛伊德 C.斯金纳D.巴甫洛夫

5.依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d ) A.皮亚杰B.拉扎鲁斯 C.劳恩菲尔德D.鲍尔比

6.罗杰斯的______是人本主义心理疗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b )

A.“沙箱疗法”B.“患者中心疗法” C.“非指导性游戏疗法”D.“行为治疗法” 7.理性情感治疗的主要目标是( c )

A.增强个体的责任感B.使儿童建立正向的自我概念 C.增加幸福,减少痛苦D.增加个体的自我效能 8.儿童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和协调的基本心理条件是( a )

A.正常的智力水平B.适度的情绪反应 C.融洽的人际关系D.统一协调的行为

9.下列哪一个理论不属于...行为主义理论( d ) A.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B.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C.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D.弗洛伊德的精神动力学理论 10.世界上第一套智力测验量表是( b ) A.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B.比纳—西蒙量表

C.韦克斯勒学前儿童智力量表D.麦卡锡儿童能力量表 11.皮亚杰认为,0-12岁儿童可能完成______个阶段的认知发展。( b ) A.三B.四 C.五D.六

12.现代心理健康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c )。 A.皮耐尔出版《一颗失而复得的心》 B.第一届国际心理健康大会成立

C. 康涅狄克州心理健康协会成立D.比尔斯提出废除对精神

病人的约束

1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根据儿童的______来归纳儿童

认知发展阶段的。( . a )

A.年龄发展B.心理发展 C.经验发展D.思维发展

14.强调榜样的示范作用,认为人的大量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模仿而获得的,不一定都要通过尝试错误学习和进行反复强化。这是( a )

A.社会学习理论 B.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C.经典条件反射理论D.人本主义理论

15.增加幸福,减少痛苦是下列哪种理论的主要目标?( d )

A.行为主义学派 B.个体心理学派 C.沟通分析理论 D.理性情感理论

16.妊娠期妇女营养不良、用药不慎或情绪过激,都会影响儿童的( c ) A.遗传因素B.机体损伤 C.先天素质D.生化改变

17.对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因素在理论上的探讨最具说服力的是( d )

A.“生物”模式B.“心理”模式

C.“社会”模式D.“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18.20世纪初,开拓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评估之先,制订了儿

童“发展时间表”的心理学家是( d ) A.比尔斯B.亨特 C.皮亚杰D.格塞尔 19.个体心理学理论的创立者是( b ) A.卡克赫夫B.阿德勒 C.波纳D.艾利斯

20.儿童中感受最为普遍的生活地位是( c )

A.“我不行——你行”类型B.“我不行——你不行”类型 C.“我行——你不行”类型D.“我行——你行”类型 21.拉扎鲁斯归纳总结了儿童发展基本问题理论,用每种问题范围的形状字母组成了“BASICID”7个字母。其中属于“A”的范围的是( b ) A.做噩梦、头痛B.发怒、害怕 C.打架、偷窃D.退缩、害羞

22.在完整治疗的辅导用语中,鼓励来访者使用( c ) A.第二人称B.将来时态 C.陈述句D.空椅技巧

23.情绪和行为异常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有( a ) A.自我评价水平低下B.缺乏内在动机 C.缺乏对行为的控制D.缺乏社会行为的技巧

24.良性口吃,经过2年或2年以上可自行消失,发生于( d ) A.1—2岁B.3—6岁 C.3—8岁D.3-11岁

25.理性情感治疗的主要目标是( c ) A.增强个体的责任感B.使儿童建立正向的自我概念 C.增加幸福,减少痛苦D.增加个体的自我效能

26.布鲁姆对影响个体或群体健康的诸多因素进行考察和归纳,提出了HS=f(E+AcHs+B+LS)的健康公式,其中“AcHs”指的是( d ) A.环境

B.生活方式

C.生物学因素D.保健设施的易获得性

27.下列哪一点不属于...完整治疗法的目标?( b ) A.增强个体的责任感B.使儿童建立正向的自我概念 C.加深个体的自我觉察D.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

28.欲测一7岁儿童的一般认知能力和言语,动作等特殊能力,我们应选用( c )。

A.丹佛发育筛选量表(DDST)B.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 C.麦卡锡儿童能力量表(MSCA)D.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 29.下列行为中主要是由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低所造成的

是( c )。 A.偷窃

B.拒绝上幼儿园

C.无意说谎D.攻击性行为

30.当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是一个特殊儿童的事实不能被推翻时,他们就会陷入心理的( b )。

A.震惊焦虑期B.恐惧失望期 C.怨天尤人期D.自责羞愧期 填空题:

1. 适宜环境 是指适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并能促进其心理健康的环境。

2. 生活地位 是指儿童基于沟通与脚本的基础形成的自我价值与他人价值的综合感受。

3.波纳的人性观主要包括:先天正向的人性观、后天学习辅导的功效以及 人的理性 三个方面。 4.班杜拉等(1967)曾用 治疗3-5岁儿童怕狗的问题。

5.有效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包括家庭、托幼机构和 社会心理健康教育 三个方面,充分发挥三者各自的积极作用,并使它们一体化,以产生综合的教育效应。

6.研究遗传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家系的研究和对_ 双生子 的研究进行的。

7. 是人与环境之间的特殊关系,它取决于人对加重或超出其负荷的危机及其完好状态的评估。 8. 个体心理学是由心理学家----- 阿德勒 --------------创立的。

9.1978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提出:“健康是 基本人权 ,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最重要的社会性目标。”

10.儿童多动症可能与 多巴胺 等单胺类中枢神经介质

的代谢异常有关。

11.据估计,人类大约90%左右的疾病与 精神压力 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

12.儿童经常地、控制不住地用牙齿将长出的手指甲咬去,甚5.广义的心理辅导:往往包括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有时心理

至吃掉手指甲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很常见,特别是在 3-6 检查、心理测验也被列为心理辅导的范围。是一个人向某个 岁的幼儿中,发生率比较高。

13. 是评价学前儿童心理发育状况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为进一步评价儿童的心理发育水平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14.对有特殊需要的学前儿童而言, 家庭 是最主要的学习场所,也是最自然的情境。

15.帕森斯的功绩,在于他在青少年中实施心理辅导活动 ,奠定了现代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石。

16.学前儿童从 的过程比其他任何年龄段的人群较为容易,在学龄前阶段抓好健康教育比抓其他年龄阶段人群的健康教育更为有效。

17. 帕森斯的功绩,在于他在青少年中实施 __ 心理辅导活动___ ,奠定了现代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石。

18. 社会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注意、记忆、认同和 _定型___ 。

19. 波纳的人性观主要包括:先天正向的人性观、后天学习辅导的功效以及 _人的理性___ 三个方面。

20 . ___系统脱敏法____ 是一种逐步消除不良条件情绪反应的治疗技术,常常被用于无法学会自我松弛,也不能对自己所恐惧的场景进行想象的学前儿童。 名词解释:

1.心理健康:指的是保护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寻找对心理产生有害作用的根源,增进人的心理效能及适应、改造社会的能力。

2.投射测验法:是给予被评价者一定的刺激,如提问、观看材料等,让其自由反应,通过各个投射反应来了解被评价者的个性和心理状态的一种方法。

3.融合班:将有较严重的问题行为或有发展障碍的儿童置于普通班级学习的形式,称为“融合性保教”,这样的班级就被称为融合班。

4.发展性语言障碍是一种由于大脑发育迟缓而造成的语言障碍,可以分为接受性语言障碍和表达性语言障碍两类。

有心理痛苦的、特定的个体施以影响的活动。

6.狭义的心理辅导:是指咨询者通过面谈、书信和电话等手段向来访者提供心理援助和咨询帮助。现代心理辅导是以一定的理论、依据一定的手续为背景得以成立的。

7.自我概念:指的是人对自己的认识,对自己与客体的区别和相互关系的认识,以及对人的价值标准的认识。由人本主义理论的创始人罗杰斯提出。

8.生命风格:指的是个体不断前进达到目标时的一种特有方式和习惯反应。生命风格的分析包括个体在遇到挫折时的习惯反应、个体对责任的习惯反应以及个体在面对需要主动出击的情境时的习惯反应。

9.团体疗法:某一个被治疗者(包括儿童)在多数人的团体活动中,施以训练或教育,达成治疗效果;或集合问题行为发生原因相似、问题行为性质相近等多数被治疗者(包括儿童),在同一环境中施以同一训练的方法。

10.学前特殊儿童:是指在心理发展水平上异于同龄儿童、年龄为2-7岁的儿童。这些儿童在身体、智力发展、学习能力或行为上都与常态有所不同。学习事物能力或生活行为功能,可能具有超常天赋,也可能是严重的发展迟缓。 简答:

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内容: p12

1.改善家庭、托幼机构和社会的自然与文化环境; 2.对学前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对学前儿童进行行为指导、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 4.一般心理健康措施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要点: p31 1.教师的体谅和宽容的心态; 2.教师民主和平等的心态; 3.教师的支持性行为; 4.教师保持与儿童平等的地位; 5.教师提供的机会; 6.教师安排的适当活动

三.对学前特殊儿童的评估——家长会: p87

1.会谈前:应多办家长会,借此让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的进步情形;

2.会谈中:态度诚恳,会谈中的“双向沟通”是很重要的; 3.会谈后:讲会议内容记录下来。 四.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 p89

1.教养问题:行为问题、发展相关问题、角色问题、相关活动的设计、家长对幼儿表现的期望等;

2.家庭维持问题:基本需求、健康与安全的考虑、责任问题、满意度等;

3.沟通问题:沟通方式、彼此的支持程度、对于压力与冲突的处理、对特殊需求的满足等;

4.休闲活动:都喜欢的休闲活动、成员的特殊嗜好和兴趣、家长是否有独处时间、对外的社交活动等。 五.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服务对象不同: p114

1.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对服务对象不同:对服务对象的称呼、程度、来源的不同;

2.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关系不同:表现在辅导者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不同、实施内容的关系不同;

3.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过程不同:辅导过程是一个分享的过程,即辅导者对来访者有一个情感分享的义务;治疗的过程是一个客观分析、冷静诊治的过程。 六.对来访者焦虑的应对方法: p119 1.谈家常2.单刀直入3.认真倾听

4.询问方式5.探究行为6.获得方式7.说明回顾 七.肢体语言的意义: 1.显示层面内容 2.增强内心觉察 3.投射内心冲突

八.问题儿童的家庭病理: p212 1.夫妇冲突 2.家庭成员关系歪曲 3.家庭内角色混乱 4.替罪羊 5.母子共生关系 6.三代间的冲突

九.对儿童基本问题进行心理辅导的时机: p218 1.儿童的个体外在冲突教强烈时 2.儿童的个体内在冲突教强烈时 3.自我意识产生模糊时 4.对环境缺乏认识时 5.缺乏生活和学习技巧时

十.托幼机构开展健康教育的途径: p282

1.托幼机构有效心理健康教育应通过教育环境的创设、一日生活活动、成人的榜样以及成人直接的教学等途径得以实施; 2.健康教育不仅与托幼机构课程中的与健康直接有关的领域有直接的联系,也与课程设置中的其他各个领域有密切的联系,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各个科目或领域,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影响和作用于学前儿童,换言之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充分各个科目或领域的教育之中;

3.托幼机构的健康教育还必须通过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途径得以实现。托幼机构与家庭、社区密切结合,协调一致,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取得预期成效的基本保证。 论述:

一.精神分析学派关于游戏治疗的目标:p139

精神动力学的心理学家们认为,游戏辅导者主要的目标并不是解决儿童的问题,而是帮助儿童成长,儿童本人远比儿童问题更加重要。

1.建立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让儿童自己从与辅导者的关系中去体会这种心理上的安全;

2.了解并接纳儿童本人:若辅导者能放下架子,以儿童的眼光来看儿童时,就会使儿童更加明显地感到自己被了解和接纳; 3.鼓励儿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辅导者无条件的鼓励和接纳;

4.抱着宽容的态度:在游戏室中,应该使儿童感受到那种自己可以做主的自由,允许儿童自己做决定就是一种宽容。 5.鼓励儿童为自己做决定:辅导者必须控制自己心中想要为儿童做些事的冲动。若辅导者鼓励儿童在大多数事上都自己决定的话,儿童就会慢慢学会到为自己负责;

6.帮助儿童学会自我控制:儿童要为他们在游戏室中所做的负责;

7.教导儿童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和想法:辅导者如能正确地了解儿童的情绪并且把它们一一反应给儿童,儿童就能够慢慢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和想法。 二.来访者中心心理辅导: p152

1.辅导技巧:主动和变动的倾听;反映来访者的想法和情绪;澄清;简述语意;对矛盾的信息加以面质;用开放的领导技巧来帮助来访者自我探索等

2.辅导者必备的特质:开放的、同情的、了解的、独立的、自发的、接纳的、互相尊重的和亲密的

3.辅导者的态度:对来访者中心学派的辅导者而言,最有力的辅导技巧其实是辅导者的态度,其中融合了真诚、尊重(无条件的关怀)、接纳和同情心。

三.应用游戏来增强来访者自信心: p201

1.身体接触的活动:“团体坐下”游戏;“双人同站”游戏;“互揉肩膀”游戏;“信任跌倒”游戏; 2.大声赞美

3.体能游戏:适合儿童能力的体能游戏(如爬绳梯、跳远、跳箱)让儿童“我可以做得到”的自信

四.学龄前儿童健康教育中认知、态度、行为三者的关系: p280

1.从认知到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认知是基础,态度是动力,行为是目标,为了达到目标,就要使接收教育者具有应有的认知和正确的态度;

2.从认知到行为,三者之间只存在因果关系,不存在必然性。认知、态度和行为的转变所需的时间和困难程度是不同的,认知的转变较为容易,态度的转变涉及情感问题,不仅较为困难,而且历时也较长,行为和习惯的转变则最难; 3.学前儿童从认知到行为的过程比其他任何年龄段的人群较为容易,在学龄前阶段抓好健康教育比抓其他年龄阶段人群的健康教育更为有效、

4.态度重要性: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要充分认识到儿童早期态度形成的重要性,因为它不仅会影响儿童早期的行为和习惯,也会影响其一生的健康态度的形成、信念的确立以及行为和习惯的养成。当然,正确的健康态度和信念也并不会必然产生正确的健康行为和习惯。

5.健康习惯的养成:学前儿童的可塑性较大,是养成健康习惯的良好时机,应抓住这一时机,尽力培养我们期望学前儿童形成的各种健康习惯。 案例分析:

1.沟通分析的辅导理论:

1.“生活地位”是指儿童基于沟通与脚本的基础形成的自我价值与他人价值的综合感受。常见有四种:“我不行—你行”类型;“我不行—你不行”类型;“我行—你不行”类型;“我行—你行”类型;

2.辅导的目的:沟通分析主要的辅导目标是帮助来访者达到“我行—你行”的生活地位

3.辅导者的角色:创设支持性环境;扮演儿童的教师角色;扮演家长的教师角色

4.辅导原则:定义与解释自我状态;自我状态间的沟通分析;正面或负面的抚慰;我行,你也行;生活脚本

5.具体方法:指导步骤(读原则;测孩子所了解的沟通分析理论;举例)

抚慰方法(自我抚慰、身体抚慰、无声抚慰、口头抚慰、报酬或特权) 2.夜惊梦魇

1.夜惊是儿童期的一种睡眠障碍,与情绪紧张有密切关系,以5-7岁的儿童较为多见,男性儿童的发生率比较高。 2.行为表现:入睡后突然尖叫、哭喊、突然坐起、瞪目直视、双眼紧闭、十分惊恐,呼吸困难、心跳剧烈、自觉全身不能动弹,焦虑、害怕、出冷汗、脸色苍白等;

3.诱发因素:多由心理因素,如与父母长期分离,意外事故造成亲人死伤;与父母亲的矛盾冲突,父母离异,生活中遇到困难等;患有寄生虫病生理疾病;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与不良行为;暴力、刺激的电影电视节目

4.治疗:消除儿童的内心矛盾冲突,缓解情绪紧张;注意幼儿生活的规律性;对躯体疾病及时治疗;其他。

(完整word版)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整理

选择题:1.提出父性原理与母性原理的心理学家是(b)A.皮亚杰B.河合隼雄C.劳恩菲尔德D.拉扎鲁斯2.将“正常”看作不存在心理病理问题的是下列哪种心理健康判断标准?(c)A.理想状态的标准B.统计学的标准C.病理学的标准D.适应过程的标准3.为从出生到6岁儿童设计的,其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发展任务,检查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qd8y9qpii86wqu5roq73pebe0io3700lm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