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qinghuaonline.com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贸易理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当代国际贸易的现实,即贸易主要发生在要素票赋相近的发达国家,而不是主要发生在要素禀赋差距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而且贸易又大量发生在相同的产业中,即同一产业存在着同时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产业内贸易理论从静态出发,以不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市场为前提,充分考虑了规模收益以及需求的情况。 基本内容
首先,要区分产品的同异质性。同一产业是指生产的产品投入要素接近,产品用途可以相互替代,但不能完全替代;产品同质性是指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产品的异质性是指产品间不能完全替代(尚可替代),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产品的同质和异质都能成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国家间大宗产品,如水泥、木材和石油的贸易;第二,合作或技术因素的贸易,如银行业走出去引进来;第三,转口贸易;第四,政府干预,促进出口同种产品;第五,季节性产品贸易。而国际产品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这是体现在产品牌号、规格、服务等特点上的不同,需求因特点不同产生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
其次,产业内贸易理论中有一个专门关注需求的理论,叫做需求偏好相似论。需求偏好相似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动因。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因厂商首先满足的是国内市场;人均收入决定一个国家需求结构,收入相似则市场之间的隔阂较小,易于发生贸易。
第三,关于规模经济的问题。规模经济是贸易利益的源泉,具有相似禀赋的不同国家,其中若有一国因规模经济而使成本降低(源于固定资本分摊以及专业化分工),它便会因此产生新的优势,而在贸易中受益。 ?评价
产业内贸易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批判,尤其是其假定更符合实际,扩大了探讨的内容;理论从需求角度进行了考察;充分考虑了规模经济这一当代经济重要的内容。总的说来,该理论是对比较利益的补充,其基本理论属于静态分析。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关税:是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个国家的关境时,由海关代表国家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赋税。关税有各种形式,如从价税、从量税,混合税,以及具有针对性的惩罚性关税。
?关税壁垒:是指用征收高额进口税和各种进口附加税的办法,以限制和阻止外国商品进口的一种手段。通过征收关税,进口国可以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削弱其竞争能力,起到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的作用。
国际贸易的非关税壁垒分析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简称NTB)是指关税以外的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非关税壁垒可以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大类: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也称直接的数量限制,是由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国直接限制商品的出口。这类措施有:进口配
http://www.qinghuaonline.com
额制、“自动”出口限制等。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是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的条例或规定,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进口押金制、最低进口限价、苛刻复杂的技术标准等。进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于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采取措施,来加以直接的限制。进口配额按照管理方式可分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绝对配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规定一个最高进口数量或金额,一旦超过这个最高数额就不准进口。绝对配额又分全球配额和国别配额两种形式。而关税配额不绝对限制商品的进口数量,而是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数量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的待遇,对超过此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附加税和罚款。
自动出口限制是指出口国在进口国的压力下自行限定某些商品出口数额的措施,又称“自愿限制输出”、“自动出口配额”等,属于非关税壁垒的一种措施。
倾销与反倾销倾销是指在正常贸易过程中进口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出口价格进入市场。其构成要件有以下三个:(1)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2)这种低价销售的行为给进口国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包括实质性损害、实质性威胁和实质性阻碍;(3)损害是由低价销售造成的,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倾销对于出口国的影响:(1)挤占出口国其他企业的海外市场份额,并且由于倾销商大多在其本国处于支配或垄断的地位,致使出口国其他相关企业尤其是下游企业不得不承受倾销商转嫁的高价。(2)损害出口国消费者的利益。倾销厂商为了弥补在海外市场低价策略的损失,使本国消费者长期处于垄断高价之下,无法享受合理的消费权利。(3)扰乱出口国市场秩序。由于倾销往往会造成一种虚假的竞争优势,引发国内其他生产厂商的过度竞争。这种过度竞争会使生产厂商过分关注产品价格而忽略非价格因素对质量与销售的影响,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扭曲,影响效率。
?倾销对于进口国的影响:(1)对进口国同类产品的国内工业形成挑战,阻碍进口国相应产业的发展。在外国产品的大幅倾销下,进口国同类或相似产品生产经营者往往被迫大幅降价或转产,甚至被吞并。(2)扭曲进口国市场秩序误导进口国相关产品生产者的经营决策,从而浪费资源。(3)威胁和抑制进口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建立。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的方面已经率先完成。它们这些新兴产业生产的产品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倾销,将直接威胁发展中国家相应新兴产业的发展,阻碍甚至摧毁这些国家对建立新兴产业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而进行的努力。(4)对进口国消费者的利益可能形成伤害。因为倾销的动机往往是将进口国的竞争者挤垮后,再利用垄断地位抬高价格,因此最终受害者还是广大消费者。 外汇倾销是指一国出口商利用本币对外贬值机会,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市场的行为。这是因为本国货币贬值后,出口商品用外国货币表示价格降低,提高了该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出口;同时由于本国货币贬值,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削弱了进口商品的竞争力,限制了进口。外汇倾销需要一定的条件,主要是本国货币对外贬值速度要快于对内贬值速度,并且应以对方不报复为前提。
http://www.qinghuaonline.com
反倾销税是指进口国政府在确认外国出口商销售到本国市场的商品有倾销行为时,对该商品所征收的进口附加税。它可以减少国内对低价进口品的需求,也可以使进口品价格提高到进口国国内市场价格的水平,从而保护了国内同类商品的生产者。
幼稚产业的保护幼稚产业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他认为,一国实行贸易政策的原则是,其贸易政策必须同本国工业发展的进程相适应。李斯特所主张的贸易保护并非是对所有工业的保护,而是对有前途的工业采取贸易保护;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应该是关税。
幼稚产业:某种产业由于技术经验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成本高于世界市场价格,因而无法与国外产业竞争,但在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下继续生产一段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能够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获利,达到其他国家水平而自立,形成比较优势并良性发展,这类产业就是幼稚产业。 ?幼稚产业有以下三种判定标准(M-B-K标准):
(1)穆勒标准。只要将来在自由贸易下能够获利就可以保护。在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下,使技术经验不足、生产力低下、生产成本高于世界价格、无法与国外产业竞争的产业继续生产。未来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可以获利,暂时的保护是值得的。这是一个静态标准。(2)巴斯塔布尔标准。是将穆勒标准动态化,提出了现值的观念,认为保护幼稚产业所需的社会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利润的现值。(3)肯普标准。包含了以上两个标准的全部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产业在被保护期所获取的学习成果应具有外部经验效应的标准。如果企业所学习的知识经验具有外部性,该技术可以为其它产业所获得,因而使得本产业利润无法增加,将来利润无法补偿投资成本,国家应该予以保护。
对于幼稚行业的保护是必要的。在同样的游戏规则下,各国条件不一样,自由贸易可能会损害相对落后国家的利益,但保护的目的在于使得受保护者得以进步,最终不需要保护,在国际市场中自我扶植,因此保护幼稚产业不是单纯地保护落后。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国家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它反映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它包括广义的国际收支和狭义的国际收支。
?广义的国际收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各种对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它不仅包括一国外汇收支,还包括不涉及外汇收支的各种经济交易,如清算支付协定项下的记账贸易、易货贸易等。
狭义的国际收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由于各种对外交往,比如贸易、劳务、资本等方面的往来而发生的资产转移。其特点是仅记入现在或将来有外汇收支的交易。
?国际收支状况反映了一国经济实力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决定着一国货币价格与汇率的变化方向;决
http://www.qinghuaonline.com
定着一国的融资能力和资信地位;反映着一国经济结构的情况和变化;影响着一国国内的经济增长和发展。 国际收支表是反映一定时期一国同外国的全部经济往来的收支流量表。它是对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过程中所发生的贸易、非贸易、资本往来以及储备资产的实际动态所作的系统记录,是国际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通过国际收支表,可综合反映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收支结构及储备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为制定对外经济政策,分析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经济因素,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提供依据,并为其他核算表中有关国外部分提供基础性资料。
官方储备指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或其他官方货币机构所掌握的外币储备资产及其对外债权。包括货币、黄金、外汇和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普通提款权。
借方项目:在国际收支表中表示国家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项目,是本国商品、劳务的进口或金融资产的流出。
贷方项目:在国际收支表中表示国家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的项目,是本国商品、劳务的输出或金融资产的流入。
国际收支表的组成部分: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国际投资头寸 经常账户包括以下内容:①货物:一般货物、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的采购、非货币黄金。②服务: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金融、计算机、专有权使用费、特许费(版权等)、个人娱乐、文化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③收入:职工报酬、投资收入(直接和间接投资)。④经常转移:除了下面三项,即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与固定资产联系的收买或放弃为条件的资金转移、债权人不要回报的债务取消等之外的其他转移,如保险费、侨汇等。
资本和金融账户包括以下内容:①资本账户:资本转移(各级政府和其他转移,如债务减免)、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购、放弃(各种无形资产,如可转让的合同及商誉等)。②金融账户: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贸易信贷、银行存款等)、储备资产(货币化黄金、SDR、外汇资产、在基金组织中的头寸等)。在金融账户中没有反映出来的信息,通过金融账户的补充信息来得到反映,包括构成外国当局储备的负债(如欠国外的债务证券、存款)、特殊融资交易(国际赠款、债务减免、央行借款)等。
国际头寸:不属于国际收支表的标准组成,它与国际收支表构成一国全面的国际账户,是一国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存量的平衡,其构成为资产、负债,项目与国际收支的金融账户一致,如有对非居民的债权和债务、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
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收支失衡:是指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的余额出现问题,即对外经济出现了需要调整的情况。
国际收支失衡对外会造成汇率、资源配置、福利提高的困难;对内会造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困难,即对外的失衡影响到国内经济的均衡发展,因此需要进行调整。
http://www.qinghuaonline.com
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的理论方法:弹性法、吸收法、货币法 ?弹性法
弹性法是在局部均衡分析中进行的,核心是根据进出口的价格需求条件,利用本币对外汇率的变化,调整出口货物的外币价格和进口货物的本币价格,达到限入奖出从而完成调整国际收支的目的。比如,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利用本币贬值,使出口的外币价格下降,促进出口上升,进口的本币价格上升,进口下降,调整收支。弹性法发挥作用的条件包括对方不报复,本币对外贬值要快于对内贬值(通货膨胀),同时要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即本国出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与本国进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l,也即进出口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较大。弹性法的使用存在着J曲线效应,即本币贬值先造成国际收支的继续恶化,然后才会好转。在大多数情况下,本币的贬值,会使一国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只有在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时才会改善。
马歇尔—勒纳条件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和美国经济学家勒纳揭示的关于一国货币的贬值与该国贸易收支改善程度的关系。 一国货币相对于他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该国的贸易收支状况,主要取决于贸易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弹性。只有本国出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与本国进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时,本币贬值才能改善一国的贸易收支。
J曲线效应:当一国货币贬值后,最初会使贸易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而不是改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后贸易收支恶化才会得到控制并好转,最终使贸易收支状况得到改善。这个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与字母J相似,所以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被称为J曲线效应。 吸收法
吸收法采用了凯恩斯的宏观分析,将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联系起来考察,偏重于商品市场均衡,政策上倾向于需求管理。基本公式如下:Y=C+I+G+(X-M), 其中Y为国民收入,C为消费,I为投资,X为出口,G为政府开支,M为进口。 变换后为:X-M=Y-(C+I+G)
设 BOP=X-M,即设转移支付为0,并不考虑资本流动,则有 BOP=Y-(C+I+G),令A=C+I+G为吸收,则有 BOP=Y-A 如果A大于Y,会导致国际收支恶化,反之则改善。
因此,调整国际收支从吸收法的角度来看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调整国民收入,一种是调整吸收。前者需要资源的重新配置,以提高总体生产力,这要求有闲置的资源。后者是使消费、投资和政府开支得到调整,逆差时压缩,顺差时扩张。与弹性法相比,该方法与宏观经济结合较好,但涉及资源的实际利用水平,以及进口生产设备提高生产力与国际收支继续恶化的矛盾,同时也存在时滞的问题,并且在理论和政策上忽视货币在调整国际收支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