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
放射性,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搅拌时间少于1 min时,上清液中的放射性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时,上清液中的
35
S和
32
P 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则细胞外____________放射性会增高。
(3)本实验证明在噬菌体传递和复制遗传特性时____________起着重要作用。 [解析](1)噬菌体是病毒,病毒离开活细胞不能繁殖,所以要标记噬菌体首先应用含
32P
和35S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大肠杆菌,再让噬菌体分别侵染标记32P和35S的大肠杆菌,即可达到标记噬菌体的目的,进而追踪在其侵染过程中蛋白质和DNA的位置变化。(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时间要适宜,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体内释放出来,会使细胞外
32P
含量增高。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始终保持在100%,说明细菌没有裂解,没有子代
噬菌体释放出来。细胞外的35S含量只有80%,原因是在搅拌时侵染细菌的噬菌体外壳没有全部分离;细胞外的32P含量是30%,原因是有部分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侵染细菌。(3)该实验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答案](1)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分别侵染被32P和35S标记的大肠杆菌 DNA和蛋白质的位置 (2)使噬菌体和细菌分离 较低 DNA进入细菌,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 细菌没有裂解,没有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
13.根据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1:用同位素31P、32P和32S、35S分别做如下标记:
脱氧核苷酸 氨基酸 材料2:
噬菌体 32P 32S 32P
(3)DNA
大肠杆菌 31P 35S
(1)用32P标记噬菌体的大致操作过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高中生物必修二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材料1中的噬菌体和大肠杆菌分别换成烟草花叶病毒和烟叶细胞,则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材料2,A~D的结果中,哪项不正确?____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材
料
1
、
材
料
2
共
同
说
明
的
问
题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于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独立培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所以先用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2)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它可以侵染烟草的叶肉细胞,说明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3)由于DNA酶能够分解DNA分子,不存在DNA时就不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所以小鼠不会死亡。(4)材料1、材料2共同说明的是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1)①在含有放射性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 ②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 (2)RNA是遗传物质
(3)D DNA分子被DNA酶分解后,R型细菌不能转化成S型细菌,小鼠应表现为正常 (4)DNA是遗传物质
[素养培优]
14.下图是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丙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乙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置甲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实验中分别用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RNA侵染正常烟草叶,来确定谁是遗传物质。
[答案](1)烟草叶感染花叶病 RNA是遗传物质
17
高中生物必修二
(2)烟草叶不感染花叶病 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3)作为对照实验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