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化学测试卷
【全国通用B卷】
化 学
1 A 2 C 3 D 4 5 6 7 B 8 A 9 A 10 C 11 B 12 C 13 A 14 A 15 16 17 18 19 20 B B B B B B B A B 1.【答案】A
【解析】A、树枝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海水晒盐只是氯化钠从海水中析出的过程,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裁剪窗花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盐酸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 2.【答案】C
【解析】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由图可知,a占的体积分数最大,是氮气。故选C。 3.【答案】D
【解析】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不符合题意;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C、白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白烟, 不符合题意;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符合题意。故选D。4.【答案】B
【解析】A、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而不是手指拿住试管上下晃动,操作错误;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操作正确;C、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操作错误;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故选B。 5.【答案】B
【解析】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物质通过分子的运动挥发散发气味,选项正确;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的间隔中,分子的种类不改变,选项错误;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选项正确;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的总体积变大,选项正确。
化学 第1页(共6页)
故选B。 6.【答案】B
【解析】A、中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B、中含有三种物质,属于混合物;C、中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D、中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B。 7.【答案】B
【解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的“铁”、“锌”、“硒”指的是元素,不是单质、金属和维生素。故选B。 8.【答案】A
【解析】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选A。 9.【答案】A
A、沉降常用的絮凝剂有明矾,【解析】明矾作絮凝剂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状物,吸附悬浮杂质,使其沉降,符合题意;B、过滤可除去水中的难溶性物质,杂质离子是溶解在水中的,过滤的方式不能除去,不符合题意;C、活性炭长期使用,它的吸附能力会下降,所以一定时候应该更换,不符合题意D、经该净水过程得到的不是纯水,此时水中还含有可溶性的钙、镁离子,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答案】C
【解析】A、颜色、状态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B、密度、硬度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C、可燃性必须通过燃烧这一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氧化性也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D、熔点和沸点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故选C。 11.【答案】B
【解析】A、氦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化学式是:He,不符合题意;B、硝酸铵中-3价的氮元素是铵根中的氮元素,所以表示为:NHNO,符合题意;C、氮气的化学式是N2,N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2”
43表示一个氮分子中含有两个氮原子,不符合题意;D、2Fe2+:表示两个亚铁离子,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答案】C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此选项错误;B、木炭燃烧后生成无色气体,此选项错误;C、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选项正确;D、加热到发红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此选项错误。故选C。 13.【答案】A
【解析】A、试管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符合题意;B、量筒不能加热,不符合题意;C、集气瓶不
化学 第1页(共6页)
-3
能加热,不符合题意;D、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上石棉网,不符合题意。故选A。 14.【答案】A
【解析】在水的净化过程中,自然沉降(即静置沉降),是重力的作用下,水中的较大的、重的不溶物下沉;吸附沉降即化学沉降,是利用明矾在水中形成絮状物质,使悬浮颗粒聚集而沉降;过滤除掉沉降还不能除掉的小颗粒不溶物;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蒸馏是加热到水的沸点使水从混合物中蒸发出来,然后再被冷凝成液态的水,得到的蒸馏水是纯净物。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故选A。 15.【答案】
A
【解析】A、不可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因为木炭燃烧生成气体,选项错误; B、做该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易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选项正确; C、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打开止水夹读数,否则易导致测定结果偏小,选项正确; D、若红磷不足,使氧气不能完全反应,将导致测得氧气的含量小于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选项正确。故选A。
16.【解析】A、由图知,甲醇分子式为CH4O,A选项正确;B、甲醇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1:4:1,B选项错误;C、甲醇相对分子量为:12+1×4+16=32,C选项正确;D、甲醇中氧元素含量为16/(12+1×4+16)×100%=50%,D选项正确; 故选B。
17.【解析】A、O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Cu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铜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C、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该符号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 18.【答案】B
【解析】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故A正确;B、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故B错误;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C正确;D、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可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故D正确。故选B。 19.【答案】B
【解析】NiFe2O4中Fe元素为+3价,O元素为-2价,设Ni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2+(-2)×4=0,解得x=+2,故选B。 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得x+(+3)×20.【答案】B
【解析】A、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地塞米松是由碳、氢、氟、氧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A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地塞米松是由碳、氢、氟、氧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地塞米松中碳、氢、氟、氧四种元素的质量
化学 第1页(共6页)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B卷(通用版)(全解全析)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