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转化关系
【知识回顾】
1.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的转化关系图
学习完《酸、碱、盐》一章后,同学们常常会有一种内容太多、没有头绪的感觉。其实,只要稍加整理,就会发现物质之间的关系是有规律可循的。
一、 首先将物质进行简单分类(只分到如下的七类物质即可)
二、将上述七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和相互反应的关系列表如下:
竖的关系:
1. 金属+氧气→碱性氧化物; 2Mg?O2??2MgO
2.碱性氧化物+水→碱;(一般仅:K,Na,Ba,Ca的氧化物可以。)
*只有四种可溶性碱KOH,NaOH,Ca(OH)2,Ba(OH)2对应的碱性氧化物K2O,Na2O,CaO,BaO可直接与水化合生成相应碱,其余不能 如:Na2O+H2O==2NaOH CaO+H2O==Ca(OH)2
故:上述四种氧化物溶于水时得到的都是相应碱的溶液,除Ca(OH)2是微溶碱外,其余都易溶。
点燃CaO?H2O??Ca(OH)2
??碱性氧化物+水;(除K,Na,Ba,Ca的氢氧化物外一般都可以。) 2. 碱??Cu?OH?2??CuO?H2O
a、不溶性碱受热才能发生分解反应 ....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特别注意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如:2Fe(OH)3
Fe2O3+ H2O Cu(OH)2
2CuO+H2O
?3. 碱――→盐(有三种方法);(即: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碱+酸→盐+水; 碱+盐→新碱+新盐.) 4. 非金属+氧气→酸性氧化物; 4P?5O2??2P2O5
5. 酸性氧化物+水→酸;(一般都可以,但SiO2不行。) CO2?H2O??H2CO3
* a除SiO2外,其余酸性氧化物一般都能直接与水化合生成相应酸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特别注意除氢、氧外的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如:CO2+ H2O== H2CO3 SO3+ H2O== H2SO4
故:酸性氧化物溶于水时得到的都是相应酸的溶液。
???酸性氧化物+水;(一般都可以,但硫酸不行。) H2CO3??CO2??H2O 6. 酸?点燃* a、仅有含氧酸才能分解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特别注意除氢、氧外的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c、酸性氧化物又叫酸酐(原因是:酸性氧化物可看作是含氧酸脱水的产物)
如:H2SO3
H2O+ SO2↑ H2CO3
H2O+ CO2↑
例1。根据下表列出的氯的含氧酸跟它对应的氧化物(叫酸酐)的化合价关系.判断HN03的酸酐是( )
B N2O5
例2
. 写出下列几种含氧酸的酸酐:
H2SO4______ HNO3_____ H3PO4_____ H2SO3____ 7. 酸――→盐(有三种方法); 横的关系:
1. 金属+非金属→盐(无氧酸盐); 2Na?Cl2??2NaCl 2.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盐(含氧酸盐); CaO?CO2??CaCO3
3. 碱+酸→盐+水(中和反应); Cu?OH?2?2HCl??CuCl2?2H2O
点燃白色? 4. 盐+盐→新盐+新盐(△) AgNO3?NaCl??NaNO3?AgCl??斜的关系:
1. 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Fe2O3?6HCl??2FeCl3?3H2O 2.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SO2?2NaOH??Na2SO3?H2O
白色? 3. 碱+盐→新碱+新盐;(△) Ca?OH?2?Na2CO3??2NaOH?CaCO3??* a、参加反应的碱和盐必须都是可溶的
b、必须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c、可溶性碱跟铵盐一定能反应(原因是该反应一定有水和氨气生成) 如:2NaOH+CuSO4==Na2SO4+Cu(OH)2↓ 3NaOH+FeCl3==3NaCl+Fe(OH)3↓ Ca(OH)2+2NH4Cl==CaCl2+H2O+NH3↑
4. 酸+盐→新酸+新盐;(△) CaCO3?2HCl??CaCl2?CO2??H2O *a、只要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可
b、碳酸盐跟酸一定能反应(原因是该反应一定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如:HCl+AgNO3==AgCl↓+HNO3 H2SO4+BaCl2== BaSO4↓+2 HCl 2 HCl+CaCO3==CaCl2+H2O+CO2↑
5. 金属+酸→盐+氢气;(★) Zn?H2SO4??ZnSO4?H2?
* a、这里的酸通常是指盐酸和稀硫酸(硝酸、浓硫酸跟金属反应一般不产生氢气) b 、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c、铁跟盐酸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亚铁盐 ...如:Mg+2HCl==MgCl2 +H 2↑
Fe+H2SO4== Fe SO4+ H2↑
6. 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Fe?CuSO4??FeSO4?Cu
*a、盐必须是可溶的 b 、参加反应的金属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 c、等活泼金属放入盐溶液时,发生的反应有两个,但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如:把钠放入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
2Na+2H2O==2NaOH+H 2 ↑ 2NaOH+CuSO4==Cu(OH)2↓+Na2SO4 d、铁跟盐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盐。 ...
如Fe+CuSO4==FeSO4 +Cu Cu+Hg(NO3)2==Cu(NO3 ) 2+ Hg
△ 生成物要有沉淀或气体或水。反应物一般要能溶于水;但在4中,若酸是强酸,盐是碳酸盐,则盐能否溶于水,不做要求。
★ 按金属元素活动顺序,进行反应。
酸碱盐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试题:
一.两个置换反应规律 1.酸+金属==盐+氢气
反应条件:①酸不能用强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常用稀硫酸、盐酸)
②金属必须位于氢以前(常用Mg、Al、Zn、Fe)
Mg+ HCl== Mg+ H2SO4== Al+ HCl== Al+ H2SO4== Zn+ HCl== Zn+ H2SO4== Fe+ HCl== Fe+ H2SO4===
2.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反应条件: ①盐(反应物)必须溶于水
②金属单质(反应物)比盐中金属活泼,不用钾、钙、钠
Fe+CuSO4== Al+ CuSO4==
Zn+CuSO4== Cu+ AgNO3== Cu+Hg(NO3)2== 二.三个分解反应规律
1.酸(含氧酸)==非金属氧化物+水
=== H2O+CO2↑
2.碱(难溶性)== 金属氧化物+水 Cu(OH)2 Fe(OH)3 3.碳酸盐(难溶性)==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
CaCO3 三. 四个化合反应规律
1.金属+氧气 == 金属氧化物
Mg+O2 Fe+ O2 Cu+ O2
2.金属氧化物+水 == 碱(可溶性) CaO+H2O== Na2O+H2O== 3.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
S+O2 P+O2 C+O2 (碳充分燃烧) C+O2 (碳不充分燃烧) H2+O2 4.非金属氧化物+水==酸 CO2+H2O== 四.五个复分解反应规律 1.酸+碱==盐+水
Cu(OH)2+ HCl== Al(OH)3+ HCl== Cu(OH)2+H2SO4== Mg(OH)2+ HNO3==
2.酸+盐==新酸+新盐 反应条件: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实际反应条件很复杂) CaCO3+ HCl== Na2CO3+ HCl==
AgNO3+ HCl==
Na2CO3+H2SO4== H2SO4+BaCl2== H2SO4+Ba(NO3)2==
3.盐+碱==新盐+新碱
反应条件:反应物都溶于水,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前溶后沉)
CuSO4+ NaOH== FeCl3+ NaOH== Na2CO3+Ca(OH)2== CuSO4+Ba(OH)2==
4.盐+盐==新盐+新盐 反应条件:反应物都溶于水,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前溶后沉)
NaCl+AgNO3== Na2SO4+BaCl2== Na2SO4+Ba(NO3)2== 5.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Fe2O3+ HCl==
Fe2O3+H2SO4==
SO3+H2O== SO2+H2O== (亚硫酸)
CuO+ HCl== CuO+ H2SO4== MgO+ HNO3== 五.其它反应
1.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不属于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NaOH+CO2== NaOH+SO3==
NaOH+SO2== Ca(OH)2+CO2==
2.三种还原剂(H2 、、 C 、 O2 )跟氧化物反应
H2+CuO (置换反应) CO+CuO CO+Fe2O3 C+CuO (置换反应) C+CO2 (化合反应)
3.实验室制取三种气体(常用方法)
KMnO4 KClO3 Zn+ HCl== CaCO3+HCl== 4.盐分解
Cu2(OH)2CO3
KMnO4 5.三种有机物燃烧
CH4+ O2 CH3OH+O2
Zn+ H2SO4== CaCO3
KClO3
C2H5OH+O2
单质 氧化物 酸碱盐的相互转化关系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