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背景下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作者:孙蔚
来源:《理论与创新》2020年第09期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化和新农村的建设发展迅速,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大力关注,农村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作为现代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我国农村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现状,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整体方针和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的科学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稳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新农村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新形势;农村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引言
随着生产力和生产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转变,新形势下,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已经不适用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需求,其管理模式也应顺应时代发展不断进行创新,管理人员也应转变思想观念,综合农村基本需要,保障农民切身利益,不断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农村经济管理的整体方针 1.1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随着社会各界对“三农问题”的大力关注,国家已经减免、取消了许多涉农收费项目,还对农机、化肥、农药实行免税政策,制定了与农产品有关的进口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了农民从事个体经营时缴纳增值税、营业税的起征点,并实行农业补贴政策,极大地减少了农民的经济压力。为促进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要根据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当下发展的税收政策,不断完善政府补贴奖励制度,并对经济管理的过程实施监督,解决农民反映出的问题,切身保证农民的利益,健全农村的税收制度,缓解农民经济压力,提高农村生活水平。 1.2贯彻落实土地制度
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农业,包括种植业、渔业、畜牧业、林业、副业,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强,在开展农村经济管理活动时,要落实土地政策。我国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虽然随着时代发展土地承包政策几经变迁,但其目标始终在于维持集体所有、均地承包和家家庭经营,处理人与土地间的关系。因此,要健全土地承包制度,让土地制度深入民心,實现土地的合理利用,不断促进农村生产力和生产水平的发展。
1.3加强财务工作管理
在开展农村经济管理活动时,相关部门与工作人员应准确把握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关财务管理体系,实现民主化管理。同时,要注重对财务人员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培养,设定电算化试点,将资产数据信息化,方便资源的整合与管理,提高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最后,在进行农村扶贫活动时,要对资金的流动进行严格的监督,确保扶贫资金落实到贫困户手中,实现透明化管理,保障农村财务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 1.4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村要重视起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出口等方面的发展,寻求区域合作,形成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为此,要加大对农村龙头企业的扶持,让其起到带头和模范作用,为村民树立榜样。同时可以对养殖业、种植业等实行区域推广试点,邀请专家向农民传授种植技术,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奠定农业经济文化的基础。 2.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够不完善
随着一系列农村惠民政策的相继实施,农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村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大部分农村经济管理人员仍采用的是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通过组织大生产来提升效率、降低单位成本,缺乏对市场需求的预测,生长周期和物流运转缓慢,农村经济管理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极大地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2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随着人口增长与人口迁徙流动,在土地集体所有前提下,土地承包制的长期稳定不便和稳定人地关系,损害了新增人口的应有权益,还有土地产权与使用权、土地流转、宅基地等管理和分配过程中存在若干问题。对土地的审查不灵活,许多土地闲置、荒废,缺乏相应的土地监督体制,导致农村土地利用率低下,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3农业经济管理技术效率低下
目前,我国大部分经济管理人员技术水平还不成熟,我国经济管理的整体水平较低,管理者知识储备不够,无法真正地掌握现代化管理技术,管理水平与时代发展脱节,不利于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
2.4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我国农村的农业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从业者呈低学历、老龄化状态,大多依靠经验进行农业生产和管理,实践能力虽强却缺乏相关的农业科学知识,有时经验一旦出错,将会造成巨大损失,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新形势下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的策略建议 3.1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也应不断打破传统模式束缚,在与时俱进中坚持科学发展与创新,汲取传统管理模式中的优点,与现代化管理相结合,根据我国农业基础资源规模较小、较为分散等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发展中遇见的难题,在保证农业生产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农业品种的多元化,在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经济管理制度下,不断推进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
3.2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经济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内的自然气候条件不同,所适宜生长的农作物与农作物生长的习性也会有所差异,农村应该根据所处地区的条件、特色与需求进行特殊化的发展规划,结合区域优势,因地制宜不断促进生产资源的发展。例如,我国的新疆地区,处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可以在绿洲地区种植特色瓜果,用特色农产品来吸引消费,拉动区域内农业经济的发展。
3.3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
我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数千年来积累下了很多农业种植经验,如汉代的《四民月令》、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其中凝结着先人的智慧结晶,为后世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少借鉴经验。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要依靠生产者丰厚的经验,还需要大量的现代化人才,将农业生产、经济与管理、社会学等学科知识整合起来,不断加强对高素质、综合知识较强、有农业实践能力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运用专业知识来解决农业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性。
3.4提升资源利用率,坚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村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合理规划评估资源,运用科学手段,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污染与浪费。同时,要注意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之间的矛盾,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开发新能源、提倡绿色发展、制定相关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