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攀枝花学院专升本《无机及分析化学化学》考试大纲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攀枝花学院专升本《无机及分析化学化学》考试大纲

无机及分析化学 课程教学大纲 Inorganic and Analytic chemistry

课程编号:20242002 学 时 数:56 执 笔 人:马光强

适用专业:应用化工技术(专科) 学 分 数:4

编写日期:2010年4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门课程属于应用化工专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元素周期律、原子和分子结构理论和四大化学平衡原理,提高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使之具有分析处理一般无机化学问题的初步能力。分析化学在无机化学基础上,加深其应用,拓宽知识面,重视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严格的分析化学基本操作和实验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细致,整洁有序的良好实验习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基础,同时训练学生掌握分析测量的基本要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课堂讲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了解化学与工农业及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化学学科的前沿知识,了解某些重要生命元素的性质,了解某些现代测试手段;重点掌握平衡的原理、溶液中的各种化学平衡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使学生建立准确的“量”的概念和掌握各种化学分析方法;掌握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速率、物质结构、分散体系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会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解释化学现象,会运用基本分析方法和测试手段进行一般的化学分析,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将化学知识与专业实际相结合。 作业方面:

每章布置复习题,要求习题量较大。可用每章后的附习题,也可另外给出作业。目的使学生对课堂知识作深入复习。 考试环节:

闭卷考试120分钟。考试内容应多样化,尽量避免死记硬背的考试。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1学时) 教学内容:

气体、溶液、胶体溶液 教学要求:

(1)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道尔顿分压定律及应用; (2)了解溶液依数性;

(3)了解胶体溶液 重点: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道尔顿分压定律及应用 难点:

溶液依数性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5学时) 教学内容:

热力学术语介绍、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化学、热力学第二定律、吉布斯自由能及应用 教学要求:

(1)了解内能、焓、熵、吉布斯自由能等状态函数的概念; (2)理解热力学定律的基本内容;

(3)掌握化学反应的标准焓变、熵变、吉布斯自由能变的计算方法; (4)理解用吉布斯自由能变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方法。 重点:

热力学定律的基本内容、化学反应的标准焓变、熵变、吉布斯自由能变的计算方法、用吉布斯自由能变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方法 难点:

状态函数概念、化学反应的标准焓变、熵变、吉布斯自由能变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5学时) 教学内容:

化学反应速率及表示方法、浓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移动。

教学要求:

(1)理解温度、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理解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

(2)掌握标准平衡常数,理解标准平衡常数与吉布斯自由能变的关系; (3)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原因,掌握有关化学平衡计算。 重点: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式、温度、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平衡常数表达式、标准平衡常数与吉布斯自由能变的关系、化学平衡移动的原因及有关计算

难点:

标准平衡常数与吉布斯自由能变的关系、化学平衡移动的原因及有关计算

第四章 解离平衡(5学时) 教学内容:

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和强电解质溶液、溶液酸碱性、缓冲溶液、酸碱理论、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教学要求:

(1)掌握弱电解质解离平衡的计算;

(2)了解活度、离子强度等概念,了解缓冲溶液原理; (3)了解近代酸碱理论;

(4)掌握溶度积概念、沉淀溶解平衡关系及相关计算。 重点:

弱电解质解离平衡的计算、溶度积概念、沉淀溶解平衡关系及相关计算 难点:

缓冲溶液原理、近代酸碱理论、沉淀溶解平衡相关计算

第五章 氧化还原反应(6学时) 教学内容: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电极电势及其应用、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教学要求:

(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理解电极电势概念,掌握用能斯特方程计算电极电位的方法; (3)掌握电极电势的应用;

(4)了解电极电势与吉布斯自由能变的关系; (5)理解元素电极电势图及应用。 重点: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电极电势概念、掌握用能斯特方程计算电极电位的方法、电极电势的应用 难点:

电极电势的应用、电极电势与吉布斯自由能变的关系、元素电极电势图及应用

第六章 原子结构(6学时) 教学内容: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多电子原子的核外运动状态、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教学要求:

(1)掌握四个量子数的量子化条件及物理意义,掌握电子层、亚层、能级、轨道的含义;

(2)掌握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掌握一般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和价电子构型;

(3)理解原子电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的递变规律。 重点:

四个量子数的量子化条件及物理意义、电子层、亚层、能级、轨道的含义、电子排布原理、一般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和价电子构型、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的递变规律 难点:

核外电子的波粒二象性、氢原子波函数

第七章 分子结构(4学时)

教学内容:

离子键、共价键、杂化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金属键、分子极性和分子间力、离子极化、氢键、晶体的内部结构。 教学要求:

(1)掌握离子键理论的基本要点,理解决定离子化合物性质的因素及离子化合物共性;

(2)掌握电子配对法及共价键特性;

(3)理解杂化轨道法基本理论,并用于解释一般分子构型;了解分子轨道理论;

(4)了解分子间力概念; 重点:

离子键理论要点、离子化合物特点、电子配对法及共价键特性、离子极化和分子间力概念 难点:

杂化轨道法理论、价层电子互斥力理论、分子轨道理论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2学时) 教学内容: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和定义、配位化合物的类型和命名、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本性、配位解离平衡、螯合物的稳定性、配位化合物在生物及医学方面的应用。

教学要求:

(1)掌握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定义、类型、结构特点,了解配位化合物价键理论要点;

(2)理解配位化合物离解平衡的意义及有关计算; (3)掌握螯合物结构特点,了解其应用。 重点: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定义、类型、结构特点、配位化合物离解平衡的意义、螯合物结构特点 难点:

配位化合物价键理论、配位化合物离解平衡的有关计算

第九章 s区元素(2学时) 教学内容:

s区元素概述、单质的化学性质、化合物的性质、Li和Be的相似性。 教学要求:

(1)掌握s区元素的电子构型与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关系; (2)掌握s区元素氧化物性质,了解氢化物性质;

(3)掌握s区元素化合物的溶解性及常见含氧酸盐稳定性规律; (4)了解锂、铍的相似性和对角线规则。 重点:

s区元素的电子构型与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关系、s区元素氧化物性质、s区元素化合物的溶解性及常见含氧酸盐稳定性规律 难点:

20攀枝花学院专升本《无机及分析化学化学》考试大纲

20攀枝花学院专升本《无机及分析化学化学》考试大纲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InorganicandAnalyticchemistry课程编号:20242002学时数:56执笔人:马光强适用专业:应用化工技术(专科)学分数:4编写日期:2010年4月<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pk2a54ly29y6ym8c7oz9pugm7qnnb00f1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