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浅析龙应台《目送》对个体的私密体验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浅析龙应台《目送》对个体的私密体验

浅析龙应台《目送》对个体的私密体验

摘 要: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她的创作中总是基于对人的尊重,探索人性,关注个体,关注普通大众。不管是写社会公德还是教育体制,都充分体现了她的人文关怀。随着时间的流转、年龄的增加、阅历和学养的丰富,五十六岁的龙应台开始从公共领域转向关注私人空间。本文从其散文集《目送》分析作者对生命、人生和情感的细腻体会。

关键词:《目送》 个体 私密体验

龙应台总是尊重人性,关注普通大众,这一次她将目光投向了自己。五十六岁的她,随着时间的流转,开始专注于生活的细腻体会,从公共领域转向关注私人空间。而《目送》就是她关注自己,关乎生命、人生和情感的私人话题的私密体验的完美体现,这本散文集中的七十余篇文章一改龙应台犀利的文风,以温柔婉转的文字书写对父母的怜惜、父亲的去世、母亲的失智、孩子的远去、自己一个人的生活。与以往的文风截然不同,所写所感完全是个人的、私密的。从来不敞开自己的龙应台承认,《目送》在她年轻十岁时是写不出来的,因为这本书的私密性以及它的情感浓度,作者诚实地表示无法在大庭广众之下畅谈这本书。 一、怅然的孤独意象

1.孤独使人坚强 童年时的龙应台被迫孤独着,随着年龄的增加和阅历的丰富,她明白人生其实都是孤独的,哪怕表面看似热闹、看似繁华。《山路》中写到马英九在人群中观看演出,他虽然坐着,却是在为政治而奔波,围绕着他的是热闹,而自己体会的却是别人无法体会的孤独。

进入不惑之年的龙应台,作品中总会出现孤独意象。这与她生活中经历的各种事件是分不开的,年轻幸福之时她写过《孩子你慢慢来》,字里行间都是作为母亲的幸福和满足。此时的龙应台离婚后一个人在香港,孩子们远在欧洲,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失忆,这些对于她来说是如此沉重。这个时候,她却只能独自面对。所以她说“人在天地之间终究是无所凭依的孤独。你真能面对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这世间,没有什么可以附着依托”{1}。有时她直言孤独,有时又透过字里行间来表达孤独。龙应台说她在编写《大江大海1949》时,“每到黄

1

昏,人声渐杳,山景忧郁,维多利亚海港上的天空,逐渐被黑暗笼罩。这时,凄凉、孤寂的感觉,从四面八方,像湿湿的雾一样,渗入写作室”{2}。她在《目送》文集中多次说到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读者看到的不是一个强壮得可以抵挡风雨的坚强背影,而是龙应台那个看似坚强却又透出一些柔弱、无奈的孤独背影。她在《寂寞》里说“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或许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吧”{3},这是对孤独的一种认可,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慰罢了。

2.孤独是一种美学必要 另一方面,龙应台又认为孤独是必要的,她在《跌倒——寄K》里说:“可是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4}在她看来孤独、寂寞也是一种美学必要。比如在散文《寂寞》里写到晚明张岱《湖心亭》中透露出的孤独意象或许就是为了满足审美需要。

在《目送》中,我们发现总是关注民生琐事的龙应台、曾经“舞刀弄枪”的龙应台开始感慨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她在《菊花》一文中描写她看到曾经对社会做出重要贡献的总编辑昏迷后被护工当成死人一样拍打,也不禁暗自感慨那么重要、那么著名的总编辑,也和小人物一样必须面对生命的尽头。当你走到生命的终点站时,重不重要、卑不卑微、渺不渺小都一样,殊途同归了。 二、目送的深层涵义

1.对父亲的怀念对母亲的浓情侍奉 在《目送》一书中,《缴械》《年轻过》《幽冥》等几章是为纪念父亲所写的,《雨儿》《明白》《胭脂》《回家》等几章是为母亲写的,龙应台对父母深沉的爱字字句句如诉如泣,字里行间透着思念和爱。龙应台追忆已故的父亲,在飞机上遇到貌似父亲的垂垂老者,便联想到父亲。“我不敢看他,因为即使是眼角余光瞥见他颓然的背影,我都无法遏止地想起自己的父亲。”除了对父亲的怀念,龙应台对母亲可谓浓情侍奉,虽然她不在母亲身边,但每天总会给母亲一通电话,一句问候。回到母亲身边便陪伴母亲睡觉,带母亲出游。为了安慰年轻时受过穷困困扰的母亲,龙应台不得不制造银行存款证明。看着总是说着要回家的母亲,龙应台总是会惆怅,是时光把母亲变老,但是历史把母亲抛在了永远回不去的远方。为了母亲,不算年轻的龙应台兄妹几人毅然决定带着年迈的母亲回到浙江老家,然而故乡淳安已不复存在。

2.对下一代的依依不舍 有人说,《目送》是龙应台一本关乎三代人的人生情

2

感散文集,龙应台站在两代人之间,来不及目送上一辈,而上一辈已越走越远了;来不及看下一代,下一代也越走越远。《目送》里的两个孩子已然完全不是《孩子你慢慢来》时期的嗷嗷待哺的幼儿,安安不再是那个母亲外出时粘着依依不舍的那个安安,而是已经可以独立应对生活的大小伙子。龙应台记录了对孩子的几次目送,展现了孩子成长路上的几个阶段。“安安上小学第一天,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母亲节时收到儿子安德烈发来电邮,孩子希望通过电邮传递“妈妈,我已经长大了”的信息,长大的孩子总是希望挣脱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唠叨。龙应台逐渐发现,孩子们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在生活上都不再那么需要母亲贴身照顾和指导,这对一个母亲来说是残酷的现实,却不得不面对,小鸟总有独自飞翔的那一天,但是没有了孩子的依恋,母亲总是会遗憾和不舍。龙应台将自己内心的这些情感在《目送》中展现无遗,是她进入不惑之年对自己内心的一种省视,也是她将关注点转向私己探索的一个信号。 三、对生死主题的深刻探索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便开始怀旧,龙应台那浓浓的怀旧情绪在《目送》里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外省人的身份,在台湾没有亲戚,没有祖坟,没有经历过亲人的离世,在她五十岁时经历的第一次生死离别竟是父亲的去世。这对她来说是致命打击,父亲去世后她才猛然惊觉,为了父母,为了那被1949改变命运的个人和家庭,有些东西再不写就来不及了。或许可以说,正是父亲的离世、母亲的失忆、孩子的成长促成了《目送》一书的出版。

父亲的逝世让龙应台第一次体味生死离别,之前五十多岁的她从未经历过至亲的死亡,这跟她“外省人”的身份有关。她说如果在原来的家族,可能十岁就遇到祖父过世、十三岁祖母过世,还会有叔公之类亲戚的人际变化。可是到了五十岁,才上别人十几岁就上过的人生课程——亲人过世,而第一次上课就是父亲去世这重大的人生事件。父亲的逝世,使她开始独自去咀嚼和消化人生不可逃脱的生老病死,“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

3

浅析龙应台《目送》对个体的私密体验

浅析龙应台《目送》对个体的私密体验浅析龙应台《目送》对个体的私密体验摘要: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她的创作中总是基于对人的尊重,探索人性,关注个体,关注普通大众。不管是写社会公德还是教育体制,都充分体现了她的人文关怀。随着时间的流转、年龄的增加、阅历和学养的丰富,五十六岁的龙应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pjgy01xn88n6j4879hw6x2111f27v00be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