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学模拟试题二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模拟试题二

一、单选题

1、学校通过大会报告形式组织的课外活动属于( )。 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个人活动 D、班级活动

2、在小学阶段教学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而进入中学后可以进行抽象的讲解,这体现了儿童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3、著名生态学家、生物学家洛伦兹发现,刚出生的小鸭子会发生“印刻”,即模仿第一眼看到的动物进行学习,这一观点支持了教育的()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心理起源说 4、若问小明:“为什么偷东西是不对的”,他的回答是:“抓住了会挨打”,据此可以判断小明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 5、在教育工作中,“不陵节而施”依据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互补性

6、教育与社会诸多因素有密切联系,其中,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是()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水平 C、科技水平 D、文化传统 7、()是指教育实施工作者在自己的工作环境中,谋求当前问题解决和改进的一种研究方式。 A、调查法 B、观察法 C、行动研究法 D、个案研究法

8、有些教师在对学生教育时采用贴小红花、发小红旗等方式,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品德评价法 C、自我指导法 D、实际锻炼法

9、自习课上,小林想跟同桌说话,可看到大家都在安静的上自习,就克制住说话的冲动,在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与类型中,属于()

A、自我促成的纪律 B、任务促成的纪律 C、教师促成的纪律 D、集体促成的纪律

10、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认为动物界已存在教育,并把动物对其幼子的爱护、照看当成教育,这种理论是()

A、心理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神话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1、“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语出自() A、《论语》 B、《大学》 C、《孟子尽心上》 D、《劝学篇》

12、某教师提供不同形状的泡泡器,在学生猜想不同泡泡器可能会吹出什么样的形状后,让学生实验操作,解释和交流实验结论,此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演示法 B、实验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13、教育的普及、成人教育的迅速发展、传统教育走向终身教育,体现了现代教育的() A、生产性 B、科学性 C、民主性 D、商品性

14、对班级里网络成瘾的学生,心理咨询师在学生手腕上套上橡皮筋,只要一坐到电脑前上网就弹橡皮筋,使其感受到强烈的疼痛感,来减少其上网的行为,这是() A、强化干预 B、厌恶干预法 C、转移注意力 D、替代满足

15、容易使各门知识发生断裂现象,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忽视学生的兴趣,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是()

A、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B、存在主义课程论 C、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D、学科中心课程论 16、对认知风格属于场依存型的学生,适合的教学方法是()

A、为其提供无结构的材料,让他自己探索 B、多鼓励学生自学 C、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总结出结构性的知识 D、教师要哦给学生提供一些明确的指导和讲解。

17、“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句话体现了德育的()规律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18、地方课程属于()

A、一级课程 B、二级课程 C、三级课程 D、四级课程

19、有一天,小明上学迟到了,班主任并没有立刻把小明找来训斥一顿,而是在班上责备全体同学:“咱们班今天有人迟到了,希望以后不要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事后,全班的人都来教育小明,对他说:“你迟到了,就等于说我们全班都迟到了!”小朋友快就克服上学迟到的毛病,通过这种方法进行品德教育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平行教育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20、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其基本内容范围主要有()

①研究性学习②信息技术教育③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④劳动与技术教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小鹏最近发奋图强,希望能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这种内驱力属于()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二、辨析题

22、课程是自上而下由国家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教学形式。

23、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一直保持随意注意。 24、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因。 25、讲授法师一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 三、简答题

26、简述我国中学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 27、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

28、简述如何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29、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四、材料分析题

30、李芳是一个酷爱流行音乐的高中生,期中考试前的两个星期才开始学习,一边学习一边听MP3,美其名曰“自我放松”。她暗自发誓要考出好成绩,至于好到什么程度就没太多想了,复习文科科目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了,数学、物理就很麻烦了,她觉得自己缺乏学习数学的能力,不愿意在上面花费太多的时间,遇到自己不会解的题目,也不好意思去问老师和同学,害怕被人笑话,最后,她的成绩非常糟糕,尤其是数学,她很失望,一说起学习就头疼,觉得自己再也不可能学好数学了。 问题:(1)请用心理学原理分析李芳学习中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2)如果你是老师,可以给李芳提出哪些学习建议。 31、材料

陶行知当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当场喝止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这个学生已经等在门口了。一见面,陶行知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学生惊异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我让你住手你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这块糖奖励给你对我尊重。”那个同学更惊异了,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他手里,说:

“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那个同学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校长,我错了,我也不应该动手。”陶行知随即掏出第四块糖塞到他手里,说:“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的糖也用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吧!” 问题:(1)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 (2)材料体现的德育过程的规律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2、B3、B4、A5、A6、A7、C8、B9、D10、B11、C12、B13、C14、B15、D16、D17、D18、B19、A20、D21、C 二、辨析题 22、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课程按照设计开发的主体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其中国家课程是由国家设计开发的,体现了国家队各个地方、社区的中小学教育的共同要求,而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和文化发展等实际情况而设计的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来进行制定、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23、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随意注意指的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课堂上长期保持随意注意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劳,导致学习效率的降低。因此,在课堂上既要保持学生的随意注意,也要合理利用学生的不随意注意,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24、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其中,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意志是在道德情感的基础上,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一个人只有在产生了正确的道德情感的基础之上,才会以情感为指导产生强烈的道德意志进而转化为道德行为。因此,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因,而非道德意志。

25、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注入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把学生看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注知识,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式则是指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导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方法。如果一位教师能够用启发式的思想去使用讲授法,那么题干的结论就是不成立的,因此,不能单纯地说某一种方法是注入式还是启发式的,这取决于教师是怎么使用这种方法的。 三、简答题 26、答:(1)常规管理: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订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2)平行管理: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区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区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3)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

(4)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27、答:(1)思想政治(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社会实践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4)共青团组织的活动。(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6)班主任工作。 28、答:(1)培养学生行为的目的性,减少其行动的盲目性;(2)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生活入手培养意志品质(3)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4)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困难情境,使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各种意志品质。 29、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四、材料分析题 30、答:(1)李芳学习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①注意分散。材料中李芳一边学习一边听MP3,容易造成注意的分散。在学习中,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尤其需要有注意参与。音乐容易造成分心,而不是能够自我放松。

②识记方法不正确。材料中李芳认为,复习文科科目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了,这是一种机械识记的方法,识记效果较差。

③学习归因不正确。材料中李芳将数学成绩不理想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能力是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这种归因导致她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即觉得自己再也不可能学好数学了。

(2)根据学习动机的理论可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帮助学生李芳明确的学习目标。材料中的李芳暗自发誓要考出好成绩,至于好到什么程度就没太多想了,说明她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能很好地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这也是成绩差的主要原因。

其次,老师应培养李芳树立正确对待归因观。材料中的李芳,对于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能力,觉得自己再也不可能学好数学了,容易造成习得性无助,老师应让她相信成功与努力之间有必然的联系,这样人就不容易表现出消极的行为。 再次,老师应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一种主观判断,它与个体的自我概念有密切的关系,要想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老师布置任务时可以从简单的内容入手,循序渐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之,学习是复杂的行为,影响因素有很多,所以老师应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1、答:(1)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疏导性原则、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2)材料中,体现了德育过程的两个基本规律,分别是:

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度。材料中的陶行知通过疏导,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变了自己的道德认识水平,为道德行为的改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材料中的陶行知通过奖励的方式,使学生产生内在矛盾冲突,最终通过自己内部思想认识的转化实现了道德教育的效果。

中学模拟试题二

模拟试题二一、单选题1、学校通过大会报告形式组织的课外活动属于()。A、群众性活动B、小组活动C、个人活动D、班级活动2、在小学阶段教学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而进入中学后可以进行抽象的讲解,这体现了儿童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3、著名生态学家、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pilh96zo60sr9z0p01l1xu1x81ds800o6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