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总之,将国家投资承办的公益性信息服务机构作为公共图书馆的涵,已不能很好地促进公共图书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无法促使公共图书馆建立更为良好的读者服务系统。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应突破“机构”的限制,专注于公众的文献信息服务,将自身的涵重新定位成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机制,这必将会使公共图书馆体系不再局限于投资主体与服务的有偿性与否等问题,从而为公共图书馆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专心地发展其面向公众服务的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4.2 公共图书馆概念外延的拓展
外延是对事物围的反映,概念的涵规定了概念的外延。在公共图书馆制度转型背景下,笔者对公共图书馆概念涵进行重新调整,即将国家投资承办的公益性机构概念涵定位成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机制。现阶段公共图书馆体系需要有所变化,应该将更多符合公共图书馆概念涵的服务机制,纳入公共图书馆畴之中,使公共图书馆事业走上繁荣发展之路。[10]在《日本图书馆法》第28条中,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分公立图书馆与私立图书馆”。[11]这种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具有较强适应力,能够满足更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信息需求,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政府投资举办的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图书馆服务的主体,由民间社会力量出资举办的民办图书馆,它是开放地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资源借阅等图书馆服务的机构,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补充形式。同时,为公众公开提供信息服务的网络搜索引擎,可算为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新形式。因此,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民办图书
S. . . . . ..
.. . .. . .
馆及网络搜索引擎,作为公共图书馆服务空白的补充形式,也应归入公共图书馆体系框架之中。因此根据资金来源及服务的收费与否可将公共图书馆体系划分为几部分(如下图)。
制度转型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新体系结构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在公共图书馆多元化制度转型趋势下,我们给公共图书馆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位,使得民办图书馆融入公共图书馆体系中,从而构建了公共图书馆的多元服务体系。
5 结语
本文立足公共图书馆事业多元化制度转型背景,实现对公共图书馆宏观制度的建设与协调。将由私人或社会团体投资,以经营或免费为公众提供文献信息服
S. . . . . ..
.. . .. . .
务的民办图书馆纳入公共图书馆体系中。在此基础上,对公共图书馆概念进行重新界定,由“国家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免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图书馆”[12]重新定位为:以所收藏和组织的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面向社会公众提供知识信息服务的社会机制。这一新的概念界定扩大了公共图书馆的外延,使公共图书馆事业能够适应由较多关注“机构”的公共图书馆制度向更为关注“服务”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制度转型这一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黄宗忠.论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上)[J].图书馆学报,2000(1):35.
[2]黄宗忠.论图书馆转型期及其任务——走向图书馆新时代(上)[J].图书馆学刊,2003(3):1-3.
[3]王株梅.图书馆制度:定位及在机理[J].图书馆学刊,2006(2):3-4.
[4]并思.建设一个信息公平与信息保障的制度——纪念中国近代图书馆百年[J].图书馆,2004(2):1-3,15.
[5]黄新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转型理论述评[J].理论学刊,2003(3):44-48.
S. . . . . ..
.. . .. . .
[6]永福,王株梅.论图书馆制度——制度图书馆学若干概念辨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6):10-13,24.
[7]忠秋.论面向知识经济的图书馆创新[J].图书馆学刊,2003(5):25-27.
[8]永福.技术和制度哪个更重要?——关于图书馆制度的思考[J].图书馆,2005(4):3-4.
[9]王俊明.新时期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4(8):104-105.
[10]唐承秀,吴慰慈.构建多体制图书馆的构想与可行性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5):26.
[11](日)清水正三.图书馆手册[G].舒天霖,等译,:图书馆学会,1984.
[12]吴慰慈,董焱.图书馆学概论[M].:图书,2002:108.
S.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