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填写注意事项与注释(V2.16a001)
(以统计时段为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为例) 一、基本注意事项
(一)表格填写前,请注意阅读窗口上部的注释和说明内容。 (二)平台或注意事项中未特殊说明的项目均填写采集当年的数据。 (三)时间填写方法
1.单项填写时间为:××××-××,例如,2015年9月应填写为:201509。 2.区间填写时间为:××××-××至××××-××,例如,2015年9月至2015年11月应填写为:201509至201511。
3.除表中特别说明外,此次填报时间范围为2010-09-01至2011-08-31,历年时间范围为高职学院成立起至2011-08-31。
4.日期中的连接符“-”为英文半角状态下的符号。 (四)其他注意事宜
1.项目必须使用全称,主要涉及的项目包括学院名称、专业名称、班级名称、课程名称、杂志名称、发证机构、单位名称等。
2.没有或不需填写内容的项目无需填写任何符号、文字或数字,空白即可。 3.有“序号”项目的表格,序号一定不能为空。有“编号”(包括教工号、专业代码、课程代码、班级代码、机构代码等)填写要求的表格,编号必须齐全,不可为空,且前后一致。
4.平台中提供选择的项目请按要求进行选择,不得输入或粘贴,否则表格合并过程中会出现数据错误。
5.特别注意表中不要出现“空行”,否则将影响数据汇总的准确性。 6.一个单元格中有多个项目或多个人时,除特别说明外,各项目、姓名之间用顿号(“、”)连接。
7.注意各项目的计量单位,必须按要求的计量单位进行填写。 二、分项注意事项 A1 基本信息
A1-1 名称
院校名称:指在教育部门备案的学校全称。
建校时间:指院校独立设置具有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资格的时间(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时间)。
建校基础:指高等职业院校的筹建基础,具体包括哪几所学校。
A1-3 2011年招生计划——指2011年9月新入校的新生,按招生计划数填写。特别注意“三校生”单招的注释,如没有此种形式的招生不要填写。
“三校生”单招:指高等职业院校对中等专科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实行单独招生的制度。
“3+2”招生:指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利用优质的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进行五年制高职前三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但后两年高职教育阶段必须在高等学校举办”的教育形式。
五年制高职第4学年:指“前三年按照中等职业教育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后两年纳入高等教育管理范畴”中后两年中的第一年;也即《高等教育基层统计报表》说明中的“五年制高职转入”。
A1-4 2011年招生方式(人)——注意“单独招生”的解释,如无此种方式的招生不要填写。
自主招生:指招生院校依法自主规定报考资格、自主组织专业考试、自主确定录取标准、自主实施招生录取,选拔不同类型学生到高职院校学习的一种招生方式。
直升入学:指按一定标准和额度,不经考试直接进入高职院校就读的一种招生方式。
单独招生:是国家授权高职院校独立组织考试录取的一种招生方式。 中职推优:指各类中职学校按一定比例推荐优秀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招生办法。
A1-5 2011年9月1日前在校生——填写2008-2010级学生人数。 培训(人次):培训是指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在学校内参加的各级各类培训。注意与A7-5学校为企业年培训员工数、A7-7中与专业相关的社会技术培训总数(人次)的关联性。
折合在校生数:折合在校生数 = 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留学生数*3+预科生数+全日制中职学生+进修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夜大(业余)学生数*0.3+函授生数*0.1
全日制在校生数:全日制在校生数 = 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留学生数+预科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进修生数+全日制中职学生数
A1-6机构设置
任职时间(年):填写年份,如2010
教职工数(人):指在学校(机构)工作并由学校(机构)支付工资的教职工人数,人员包括: ①在编人员,即根据原人事管理制度,人事关系和档案均在学校的人员;②聘任制人员,即人事制度改革后,高校(机构)招聘录用的长期、全时工作人员。聘任制人员的人事关系在学校但档案不在学校。教职工数包括校本部教职工、科研机构人员、校办企业职工、其他附设机构人员。
A2 院校领导 A2-1基本状况
工作经历简介:需要填写工作以来的所有经历。
科研成果:指省级及以上的获奖项目(包括行政性奖励)、获技术专利(技术发明)项目、公开出版著作与公开发表论文等。例如: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获技术专利(1项)、公开出版著作(1部)、公开发表论文(3篇)。
A2-2参与教学、联系学生
“关注教学和学生情况(次)”按项目填写次数。 A3 基本办学条件 A3-1 占地、建筑面积
普通教室、一体化教室、实践场所等统计口径需一致,一间教室只能归属于其中一种。
学校产权建筑面积:指学校拥有产权,已交付使用的建筑面积,不包括尚未竣工的在建工程和临时搭用的棚舍的建筑面积。
非学校产权建筑面积:指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提供给学校使用的建筑面积,包括学校租借用一年以上的建筑面积。
一体化教室:指兼具理论教学与动手能力培养功能的教室。
A3-2 馆藏图书资料
外文纸质专业期刊:指国外出版的外文纸质期刊。 A3-4 校园网
校园网出口总带宽:指校园网对外出口带宽之和,包括电信出口、网通出口、教育网出口等。
网络信息点数:指可用于联网的可用网络端口数量,包括教学办公区域和学校管理范围的教工、学生宿舍区域。
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总量:指学校所有日常管理工作中应用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存放的数据量。包括教学、科研、人事、学生、财务、设备、后勤服务等管理信息系统。
电子邮件系统用户数:指学校开设的电子邮件系统中所有用户帐号数。 上网课程数:指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教学过程通过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授课、答疑讨论、作业提交、课件下载等基本教学活动的课程门数。
A4 实践教学条件 A4-1 校内实践基地
主要面向专业:不超过5个,每个专业需要输入“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学年使用频率(人时):学年使用频率=∑(某课程使用该基地学生人数×周时数×学年内所开周数)
专职管理人员、兼职管理人员:注意两类人员数量上的合理配比。 A4-2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基地名称:若为相关组织、机关挂牌的基地,按挂牌或文件规定名称填写;其他基地名称的填写方法为:学院全称 + 面对主要专业名称或课程名称或实训项目名称(选其一)+ 校外实训基地。
依托单位: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上合作的单位全称。
主要实习实训项目:要注意实训基地协议中规定实训项目,同时要注意与A7-2表中“主要开设实践项目名称”的相关性。
接待学生量:要注意与专业规模相匹配。若一个专业与多个基地合作,注意实训项目分布、接待学生量、基地使用时间、接受半年顶岗实习学生数及A7-4中顶岗实习情况等项目的合理性。
基地使用天数、学校派指导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人次):结合实际情况以及是否有学生顶岗实习,注意数据的合理性。
接收半年顶岗实习学生数:注意与7-4订岗实习表、A7-5产学合作表中数据的相关性。
接收应届毕业生就业数:注意与A7-5产学合作表、A7-7专业总体情况表中数据的相关性。
A5 办学经费
A5-1 经费收入 A5-2 经费支出
办学经费的有关数据按自然年度采集,即本学年第一学期所在日历年度,如2010/2011学年度,办学经费统计年度为2010年。
专项投入或支出需要注意收支之间的相关性,还要注意与平台中数据的相关性,例如国家奖助学金需要与A8-8奖助学情况中的国家奖助学金数据相关。
A6 师资队伍
1.教工编号(10位):必须使用按照统一编号规则编制的教工编号,每名教师编号必须唯一。
2.教工编号规则为: (1)前6位编号规则
专任教师:专业代码;公共基础课教师:999999;院领导:888888;专职教学管理人员:111111;专职教学研究人员:222222;专职督导人员:333333;专职学生管理人员:555555;专职招生就业指导人员:666666;其他管理人员:777777。
(2)第7、8位编号规则
校内教师:进入学校的具体年份后两位;校外兼职:55;校外兼课:50。 (3)第9、10位编号规则:自然号
(4)注意:每年遇有退休或调离人员号码为空。 A6-1 校内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包括各系部专任教师、教研室主任、教学副主任、系部主任。A6-1-1表必须填写,A6-1-2表由A7-2表自动生成。
A6-1-1校内专任教师基本情况
行业企业一线工作时间:仅填写统计当年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的时间。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解释说明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