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1.中国近代报刊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中国近代报刊的出现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其诞生之初,便与各政党及利益集团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无论是传教士的办报活动,还是维新派及革命派的报纸,中国近代报刊很多时候体现的都是一己之私,而非社会公义。各派报纸以“大公无私”的姿态讨论中国社会问题,但最后大多走不出谋私利而舍公理的窠臼。精英治国的传统更是剥夺了社会公众的话语权,形成“大政府小社会”的景象。表达意见的渠道掌握在权贵及士大夫阶层手中,普通民众少有参与公共话题讨论的机会,报刊这一新兴的信息沟通的工具也多被党派所利用并为之服务,党同伐异的现象很普遍。报刊未能成为社会公器,报刊公共领域的形成也就无从谈起。 1926年10月,31岁的邹韬奋以职教社编辑股主任的身份接任《生活》周刊主编的职位。《生活》周刊地处上海,其目标受众群体是当时上海有正当职业的“中产阶层”,包括律师、医生、会计师、工程师及工匠学徒等各个行当。这些人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或专业技能,有稳定的收入,关心时事。当这些人参与到报刊上社会问题的讨论中时,报刊就能为社会主流群体发声,引起广泛的共鸣,从而为公共领域的形成创造条件和提供可能性。 ——梁宏伟《浅谈近代报刊的发展》 2.电影对历史的介入 电影作为一种历史表现手段的出现,反映了大众传媒对历史研究领域的渗透。从西方史学发展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是史学民主化的一个结果。长期以来,历史研究的主体主要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历史学家,历史学也成为一个壁垒森严、常人难以触及的精英领域。尽管大多数历史学家都怀揣一种福柯式的求真意志,但体制内
1
的约束和政治上的影响,使得历史学家很难追求纯粹的学术,反而自觉不自觉地参与着对国家或民族神话的塑造,历史学家的撰述也往往成为一种主导叙事,形成对其他历史表现方式的压制。
法国历史学家弗朗索瓦·阿尔托格曾指出,不同时代,关于历史的机制总会变化,其原因就在于社会思考与应对过去的方式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化固然会带来一些无序状态,但还是开辟了创造和想象历史的新途径。当媒体制作人借助电影、电视甚至游戏去表现历史时,他们一方面完成了历史资源的重新配置,另一方面也让历史再次充满活力,吸引着更多的人去接近它,去反思既存的或许并非那么合理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念。史学这门古老的学科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它的自反性,它那接受一切新事物的包容性。不过,在从事历史的多元表达时,专业的历史学家和非专业的历史学家,都应当遵从历史制作所应有的道德,以抵制所有种种反历史的诱惑。
——张旭鹏《世界史研究》 3.大众传媒与伦理道德
从世界发展的历史来看,大众传媒先后经历专制社会和民主社会。民主社会中的大众传媒又经历了政治化、商业化、垄断化三个时期。在不同社会、同一社会的不同阶段,传媒的伦理道德亦不相同。随着时间发展,传媒的形态开始从报纸走向多样化。同时,传媒手中的权力也在膨胀。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达到影响一件事物进程的程度。当今时代,媒体的力量开始不自觉地寻求一种对于事物本身的发展产生决定影响的作用方式。
有些媒体利用他人的隐私作为武器,对一个人进行毁灭性打击,把个人的不幸当作可大做特做的新闻源,这种行为本身,完全可以认定为恶意的精神伤害,已经完
2
全超出大众传媒的道德标准,新闻媒体越加走向专业伦理失控的地步,严重分散了公众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关注,不仅侵犯了个人隐私权,也侵犯公众的社会知情权。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新闻也成为大众传媒的形式之一。网民、网络新闻编辑者鱼龙混杂,利用匿名传播虚假消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秩序。 ——叶淑敏《大众传媒的职业道德问题》 考查方角度 向 (1)《万国公报》对知识分子的影响。报刊业[2017·江苏卷,7] 走向繁(2)新中国新闻事业的特点。[2016·海荣 南卷,24] 第一、对中国影响较大的报(1)《定军山》拍摄的意义。[2017·北影视事京卷,19] 业的发(2)近代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沉重的展 影响。[2014·全国Ⅰ卷,30]
[主题立意] 从“小众”到“大众”到“全民”——时代的烙印(大众传媒)。 [教学环节及目标]
(1)报刊业走向繁荣。在梳理报刊业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认识报刊业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分析推动报刊业发展的原因。(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段特点。 第二、近代中国电影发展的阶刊。 (2)教材补充: 中国政治运动之间的关系。 (1)考查重点:近代报刊事业与考情分析 3
(2)影视事业的发展。运用史料分析推动影视事业发展的因素,理解影视事业发展是科技发展与民众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互联网的兴起。掌握我国互联网技术应用后来居上的原因,理解互联网技术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家国情怀)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 [拉长度] 大众传媒发展与社会变革
[链史实]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 ——顾兹曼
[图解史]
[巧归纳]
4
1.出现:
(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有《中国丛报》《万国公报》等。 (2)自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陆续出现。 2.发展:
(1)戊戌变法前后:维新派创办报刊,宣传维新思想。 (2)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创办报刊,同维新派展开论战。
(3)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4)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而《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刊的内容也比较丰富。 3.繁荣: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报刊业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
(1)起步:19世纪末,电影出现不久就传入中国。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2)发展:20世纪2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30~40年代诞生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进步影片。
(3)新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成为电影主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