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地理 综合检测卷(二)中图版必修3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综合检测卷(二)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1~3题。

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2.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途径是( ) A.RS C.GIS

B.GPS D.实地考察

3.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答案 1.A 2.A 3.C

解析 第1题,黄河流域是以黄河的汇水区域范围为指标划分的。第2题,根据湖泊不同时段的遥感图像,可以判断其面积大小的变化。第3题,图中乙、丙、丁分别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区、黄土高原区、渤海,其各自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2016年1月,受河道清淤和黄河上游来水量较少等因素影响,使得兰州段水位下降出现河床“露底”现象。许多市民纷纷踏入裸露的河滩拾捡黄河石,希望能从中淘到“黄河奇石”。甘肃的黄河奇石主要产于兰州附近的黄河河道,称兰州黄河奇石,人们对其收藏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结合下图,回答4~6题。

1

4.兰州以上黄河段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冰川融水 C.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D.地下水

5.下面不是黄河兰州段河道清淤的主要目的的是( ) A.改善水质 C.改善航运

B.提高防洪能力 D.便于人们寻找黄河奇石

6.“黄河奇石”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内力作用 C.侵蚀作用 答案 4.C 5.D 6.C

解析 第4题,兰州以上黄河段补给量最大的是大气降水。第5题,黄河兰州段清淤可以降低河床,拓宽河道,既可以改善航运,也可以提高防洪能力,同时还可以减少河水中的泥沙和污染物,改善水质。虽然客观上便于人们寻找黄河石,但这不是河道清淤的目的。第6题,“黄河奇石”主要受到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的。 读图,完成7~8题。

B.风化作用 D.沉积作用

7.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干旱 C.c-光照

8.四大区域的优势资源是( ) A.a区-有色金属和水能 B.b区-煤、石油和地热 C.c区-石油、天然气和水资源 D.d区-煤、石油和生物能

2

B.b-肥力 D.d-积温

答案 7.D 8.A

解析 第7题,a为南方地区,水热条件充足;b为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c为西北地区,光照充足;d为青藏高寒区,热量不足。第8题,我国南方地区有色金属和水能丰富,北方地区地热资源不丰富,西北地区水资源不丰富,青藏高寒区太阳能资源和地热资源丰富,而煤、石油和生物能不丰富。

读“我国某地区图”,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①②两地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区喀斯特地貌典型

B.②所在省区人口贫困发生率高于①省区

C.交通位置相对闭塞,是①地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D.②地区植被覆盖率高于①地区

10.促进①②地区农业发展的正确措施是( ) A.积极建设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 B.大力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 C.大力开发地下水,扩大耕地灌溉面积 D.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答案 9.B 10.D

解析 第9题,①地位于江西,②地位于贵州。江西为低山丘陵红壤区,喀斯特地貌不典型,经济比贵州发达,贫困人口少。江西有多条铁路、河流经过,交通便利。贵州多喀斯特石山,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低。第10题,①②两地土地资源不足,质量低,不适合发展商品性农业生产;生态环境脆弱,应注重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经济欠发达,不适宜乳畜业发展。 读“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回答11~12题。

3

高中地理 综合检测卷(二)中图版必修3

综合检测卷(二)(时间:60分钟满分:100)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1~3题。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p0ib1c5g38jj329nz0t2wkqq4mjdl00m0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