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国古代建筑简史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亚温带。

东南多雨,故建筑朝向为南偏东。(东南风为主导风向) 西北方,建筑朝南北向为主。

文化背景:黄河流域文化→窑洞↗浅穴居↗窝棚↗聚落 长江流域文化→吊脚楼 二,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分段: (一) 原始社会建筑: 旧石器时代:50万年前

天然崖洞居住,有色陶土出现在洞壁。 新石器时代:5万年前

在后期母系氏族中,已出现木构建筑的雏形。 (二) 奴隶社会建筑: 夏朝:公元前二十一世纪

商朝:青铜文化的出现(工具改进,建筑材料改进为石头)。 周朝:西周 ↓ 东周:春秋

瓦的出现 战国:建筑等级制度形成(型制) 管理建筑工程的官:司空 建筑著作:《考工记》 (三) 封建社会的建筑: 秦朝:高台建筑

汉朝:西汉:高台建筑依然流行

东汉:斗拱的出现使檐更为深远,高台建筑抹落 出现砖劵,砖石,石劵结构 木结构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完成

两晋,南北朝:佛教在中国大力推广,建筑物主要为寺,庙,塔,石窟 装饰手段要求开始增加,雕塑,壁画开始大量的出现

隋朝,唐朝:木构建筑步入成熟期 城市建筑:唐朝的长安城 南北大运河

宋朝:建筑体型较隋唐为小,装饰手段较为华丽,精巧。 “里坊制”的取消。

装修,彩画,家俱基本定型,室内布置开始受到重视。 《营造法式》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完成。

元,明,清朝:元朝使各个民族文化交融。“减柱法”,“偷心造”。 明清封建制度更加严密,严格,制砖业有广泛的民展。

官式建筑定型。皇家,私家园林民展,是封建社会建筑的最后高潮。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一)结构上的特点:木结构形式 1, 结构的方式: 〈1〉 抬梁式:梁瓜柱 〈2〉 穿斗式:较小的柱和穿 〈3〉 井干式:木制四周墙体 2, 木结构的优点:

〈1〉 围护与承重结构截然分开,使建筑形式更加自由。

〈2〉 适应不同的气候环境,利用墙体厚度,窗大小位置的变化来适应。 〈3〉 有减少地震的危害性,榫卯镶接方式,柔性连接。 〈4〉 材料造取方便,易于加工运输,预制建筑。 3, 木结构外的其他建筑材料:

瓦,空心砖,陶质砖,琉璃砖,琉璃瓦。

(二)组群布局:利用“间”为单位形成建筑单体,若干单体围合面或庭院而庭院的 组合进而面或为组群。 1, 间→二檐柱间的距离 三, 五, 七, 九, 十一。 ↘ ↙ ↘ ↙ ↓ ↘

民居 官府,署 较为隆重 皇宫(故宫太和殿)

2, 步→二个相邻屋檀的距离,步长之和组成通进深。 控轴线的排列方向区分:纵轴线 横轴线

3, 古代中国建筑在“间”与“步”组成的柱网上,建立了许多灵活的平面处理 方式。

〈1〉 金箱斗底槽:用内外的两圈柱子对建筑平面进行分区。 〈2〉 单槽,双槽:用内柱把建筑平面划分为二个区成三个区。 〈3〉 分心槽:门屋建筑中,用中柱一列将平面一分为二。

4, 单体的立面处理方式:采用传统的三段式立面处理。(台基,墙柱,屋顶) 〈1〉 生起→功能与艺术的统一。 〈2〉 侧脚→受力合理,避免视觉错觉。 5, 单位的组合方式:

总的特征: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与组群,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纵轴线和横轴 线设计。

〈1〉 庭院的方式: A 三合院和四合院 B 廊院

〈2〉 组群的方式: A 纵向扩展 B 横向扩展 C 纵横向扩展 (三) 艺术形象

1, 单体建筑的艺术形象:

总特征:从整个形体到各个部分构件,利用林构架的形状及材料本身的质感等进行艺 术加工达到建筑的功能,结构,和艺术的统一。 A 柱的侧脚和墙的收分

B 开间上的处理,明间稍大的作法 C 构件的处理:斗拱,雀替 D 檐口,屋顶的处理:举折

中国古代建筑简史

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亚温带。东南多雨,故建筑朝向为南偏东。(东南风为主导风向)西北方,建筑朝南北向为主。文化背景:黄河流域文化→窑洞↗浅穴居↗窝棚↗聚落长江流域文化→吊脚楼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分段:(一)原始社会建筑:旧石器时代:50万年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ow485b6qw77t6k14pg60zn011oo6h01al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