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考核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及设计》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3分,共12分。)
1. 语言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语言教育的过程。语言教育活动是实现语言教育 目
标的有效途径,是组织和落实语言教育任务的具体手段。语言教育服从于教育活动的大系统,为 实现教育目标服务。
2.外部言语: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过程。有书面言语和口头言语两种形式。 前者指凭借文字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过程;后者指凭借发音器官发出语言声音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过程。 又分为对话和独白两种形式。
3.谈话: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学习的语言教育活动,这种活动旨在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 境,帮助幼儿学习倾听别人谈话,围绕一定话题进行谈话,习得与别人交流的方式、规则,培养与人交 往的能力。
4.绕口令:是一种带有游戏性质的儿歌。即帮助幼儿练习正确发音的语言游戏。它的句子是由读音相近而又容易混淆的字所组成。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1.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要落实到每个儿童身上,必须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答:第一,如何将高层次目标准确地转化为低层次目标;
第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如何把握各个层次教育目标的内涵以及相互关系; 第三,教师如何根据目标来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方法,从而确保目标的实现。
2.婴儿期语言的发展包括哪几个阶段? 答:1.单词句阶段(1——1岁半)。 2.简单句阶段(1岁半——两岁)
3.复合句阶段(2——3岁)
3.幼儿园开展语言教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面向全体儿童。 2.发挥儿童学习语言的主体性。 3.加强语言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的联系。 4.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儿童。
4.怎样设计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 答:1.阅读前准备性活动。 2.儿童自由阅读。 3.师生共同阅读。
4.儿童讲述阅读的主要内容。
5.幼儿园讲述活动有哪些类型? 答:1.看图讲述。 2.生活经验讲述。 3.情境表演讲述。 4.实物讲述。 5.拼图讲述。 6.剪影讲述。 7.绘图讲述。
6.怎样设计儿童诗歌散文学习活动? 答:1.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
2.创设情境为引出诗歌、散文作铺垫。 3.初步理解诗歌、散文的含义。 4.深入理解诗歌、散文的内涵。 5.迁移诗歌、散文的内容。
三、论述题(共15分)
1.举例说明幼儿园开展语言教育活动的途径。 答:1.在日常交往中指导儿童学习语言。 2.通过常规主题活动发展儿童的语言。 3.通过区域活动发展儿童的交往语言。 4.通过听说游戏对儿童进行语言教育。 5.通过语言教育活动促进儿童语言发展。 6.通过其他教育活动发展儿童的语言。 四、设计题(共25分)
1. 设计一个中班的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仿编儿歌)。
中班语言:仿编儿歌《会变的小手》
【活动设计】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见阅读区里的小朋友围在一起,仔细的看着闵佳乐带来的《有趣的手影》这本书,他们边看边学着摆手的姿势,欢呼声一阵又一阵,引起旁边其他幼儿的好奇,他们也不约而同地加入队伍,跟随着做手影,在宽松的氛围中他们尽情地表现着。语言《会变的小手》皆在围绕“手”这个话题创造性的表现手的变化,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同时通过活动也让幼儿的阅读经验得以提升,让他们一起来获得关于“手”快乐又新奇的创新体验!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的语流节奏和韵脚的重复,体验儿歌的节奏美。 2、通过想想、试试,说说,学习儿歌,利用诗句的重复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1、幼儿玩过手的动作变化,手形的各种图片(兔子、剪刀、螃蟹、小花) 2、手影图片若干,展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与幼儿打招呼。
1、伸出一只手与小朋友打招呼。(嗨,小朋友好!)老师用几只手与你们打招呼?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头?(5个)
2、嗨,大家好!我现在用几只手与你们打招呼?(两只手)两只手我们还可以说一双手,(出示一双手的图片)。
3、你们也有一双手,数数看一双手有几个手指头?(10个)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我有一双小小手,我有十个手指头。(教师边带领幼儿做手的动作边学习语句:我有一双小小手,我有十个手指头) (评析:教师亲切的用手与小朋友打招呼,一下子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在与小朋友问好的互动中自然地将主题转向手,充分的调动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在说说、数数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渗透了数学) 二、引导幼儿创造性的表现手的变化。
1、小手它还会变魔术呢!你们看伸出一个手指头,变成什么了?(虫子)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示范语句:变成小虫爬爬爬。
2、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说一说。让幼儿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
(评析:幼儿对“小虫”非常感兴趣,纷纷模仿起来,情绪马上被提升了)
3、那你的小手会变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变一变,然后用好听的话说一说。(幼儿创造性的表现手的变化。)
(评析:让幼儿的小手试一试,变一变,使他们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玩玩、想想、讲讲,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幼儿边想边说的过程,也是自己构思诗歌的过程。)
4、提问:你是怎么变的?变成了什么? 幼1:我是这样变的,(做动作)
师:变成了什么?(小兔子)教师及时出示小兔子的图片。变成小兔怎么样? 幼:跳跳跳。
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变成小兔跳跳跳)
你又是怎么变的?变成了什么?(请2-3个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有意识的将诗歌中有的图片螃蟹贴出来,并及时的加以引导,变成螃蟹怎么样了?再引导他们一起来学一学)
(评析:引导幼儿说说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给幼儿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机会,同时也使幼儿体验到变手游戏的快乐,而且为后面的学习诗歌做了铺垫,幼儿的情绪更加高涨) 5、教师边做动作边示范念儿歌第一段。(结合刚才贴出的图片) 我有一双小小手,我有十个手指头,变成小兔跳跳跳,变成螃蟹爬爬爬
6、我有一双小小手,(贴出小手图片)那它还会变成什么呢?用好听的话该怎么说(引导幼儿用儿歌里的话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儿歌中相应的图片:变成剪刀剪剪剪,变成小花转转转。 (评析:在这里幼儿是活动的主人,在对第一段诗歌的理解下,教师适当的将要求提高,让幼儿尝试用诗歌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手的变化,有效的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感受儿歌的语流节奏和韵脚的重复,体验儿歌的节奏美)
三、结合图片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1、小朋友的小手变了很多魔术,变成了小兔、螃蟹、剪刀、小花,我们一起来看着图片把变的魔术说一说吧
2、教师带领幼儿结合图片念儿歌,即:我有一双小小手,我有十个手指头,变成小兔跳跳跳,变成螃蟹爬爬爬,我有一双小小手,我有十个手指头,变成剪刀剪剪剪,变成小花转转转。
(评析:生动形象的图片,调动了幼儿的视觉体验,也为幼儿学习诗歌提供了方便,孩子们大胆的用动作和语言尽情的表现着)
3、小朋友说的真好,现在我们再一起来边说边做吧。(幼儿站起来自由做。)
(评析:在第一遍学习诗歌的基础上,我进行了第二遍诗歌教学,虽然还是学习诗歌,但在这里,活动
17609][东北师范大学]2020年春季《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及设计(高起专)》离线考核(答案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