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制定并落实驾驶员行车安全档案管理制度,实行一人一档; ②严格审查驾驶员的驾驶证件、从业资格和驾驶经历,符合条件的签订聘用合同;
③客运车辆每日运行里程超过400公里(高速公路直达客运超过600公里)的,按规定配备两名以上驾驶员;
④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超过4个小时,或者24小时内累计驾驶超过8小时;
⑤及时掌握极端天气及路况信息,提示作业中的驾驶员谨慎驾驶; ⑥驾驶员按照规定填写《行车日志》。 5、营运车辆管理
①制定并落实车辆技术管理制度,按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对车辆进行定期维护与检测,保持运输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②落实专人负责车辆技术管理工作,车辆安全技术状况符合有关规定;
③建立并落实车辆安全检查制度,做好出车前、行车中及收车后的车辆检查工作;
④维护、维修作业须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认定的汽车维修企业进行;
⑤建立并妥善保管车辆技术档案。相关内容记载及时、完整、准确、规范。车辆技术档案一车一档。
.
.
6、运输管理
①客运班车按照许可的线路、班次、站点运行,在规定的途径站点进站上下旅客,不得改变行驶线路,不得站外上客或者沿途揽客;
②客运车辆严格按核定人数范围内载客运行,无违反规定超载、超员运输;
③合理调整发车时间,对夜间途经达不到夜间安全通行条件的三级(含)以下山区公路,禁止通行。
7、警示标志
①在存在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警示、告知危险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
十、危险源辩识与风险控制 1、危险源辨识
①开展本单位危险设施或场所危险源的辨识和确定工作; ②对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及时采取措施,并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 2、风险控制
①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②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十一、隐患排查与治理 1、隐患排查
.
.
①制定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排查方法;
②定期开展安全生产自查自纠工作,及时发现安全管理缺陷和漏洞,消除安全隐患。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
③对各种安全检查所查出的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制定针对性控制对策。
2、隐患治理
①制定完善的隐患治理方案,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
②对上级检查指出或自我检查发现的一般安全隐患,严格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并组织整改到位;
③重大安全隐患报相关部门备案,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④建立隐患治理台帐和档案,有相关记录;
⑤按规定对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向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十二、职业健康 1、健康管理
①设置或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按规定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
.
2、危害告知
①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宣传培训。使其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职业危害、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的事项。
3、环境与条件
①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设施、工具。
十三、安全文化 1、安全环境
①设立安全文化廊、安全角、黑板报、宣传栏等员工安全文化阵地,每月至少更换一次内容;
②公开安全生产举报电话号码、通信地址或者电子邮件信箱,对接到的安全生产举报和投诉及时予以调查和处理。
2、安全行为
①开展安全承诺活动;
②编制旅客运输安全知识手册,并发放到职工;
③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生产竞赛活动,有方案、有总结;
④对在安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集体、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并与其经济利益挂钩;
.
.
⑤对安全生产进行检查、评比、考核,总结和交流经验,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管理方法。
十四、应急救援 1、预案制定
①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结合实际,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②应急预案与当地政府预案保持衔接,报当地有关部门备案,通报有关协作单位;
③定期评估应急预案,并根据评估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和完善,修订情况有记录并归档。
2、预案实施
①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生产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
②开展应急预案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应急处置方案;
③发生事故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并按照规定将事故信息及应急预案启动情况报告有关部门。
3、应急队伍
①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