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百鸟朝凤》背后的美学观
吴天明导演的《百鸟朝凤》,主题是围绕无双镇唢呐艺人徐徐展开的,主人公焦三爷和游天鸣在中国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下上演了一出如何将唢呐传承下去的故事。
电影《百鸟朝凤》开头说到:三十年前,农村对吹唢呐的匠人是很尊重的,吹唢呐是家庭办红白喜事的必备礼仪,是很有面子的事。孩子学吹唢呐,拜师学艺还是很不容易的。正如焦三爷所言:“道德平庸者只吹两台,中等的吹四台,上等者吹八台,只有德高望重者才有资格吹《百鸟朝凤》。”《百鸟朝凤》这首曲子,是真善美的化身。首先,无论是天份还是悟性,作为师弟的蓝玉都比师兄游天鸣要高,但焦三爷最后选择了天份低悟性差的天鸣作为接班人。因为吹《百鸟朝凤》,吹的不仅是艺品,更是吹人品与定力。许多年后,蓝玉放弃了唢呐技艺跑到西安另谋生路,而天鸣却依旧固守着他对师父发过的誓言。其次,金庄村长去世,金家子弟不惜重金请焦三爷演奏《百鸟朝凤》,然而焦三爷因金查村长当年赶走别姓人家,德行不够而没有答应。后来,在火庄村长的白事上,即使焦三爷吹到吐血,但因为窦村长曾打过鬼子、剿过土匪,为修水库而身受重伤,所以他依旧让生病的天鸣把《百鸟朝凤》吹完。电影通过蓝玉与天鸣、金庄村长与火庄村长谁更有资格吹《百鸟朝凤》的对比,突出德行和操守背后所代表的真善美。
主人公游天鸣勤恳、踏实、忠诚的性格具有独特的人性美。憨厚的他,虽然一开始是被父亲强迫去向焦三爷拜师学艺,也曾因为受到师傅的排斥而选择了回到家中,但最终他凭借自身坚定的毅力和不知疲倦的练习得到了师傅的认可,继承了师傅的衣钵——《百鸟朝凤》。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唢呐匠人的手艺失去了曾经的地位和作用,已无法保证供养家庭等基本的生活需求了,这使得他们不得不去寻找更为有效的生存之道。既然吹唢呐与进城打工的归宿都是一日三餐,那为什么要为了追求艺术美而去承担更多生活中的苦呢?于是乎,蓝玉去城里做起了建筑生意,二师兄到了城里的木材厂工作,三师兄也去了石棉瓦厂工作。游家班就只剩游天鸣一人坚守着唢呐的技艺与文化。片中出现好几次亲戚朋友相劝的场面,天鸣却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对师傅发过誓的。”且不论结局是怎样的,但他的这种匠人精神,这种坚持与韧性,确实值得敬佩。
但游家班同门师哥们的选择一定是大错特错、为人诟病的呢?我觉得这是值得商榷的。面对西洋乐器的冲击与现实生活的压力,靠吹唢呐为生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与其说他们没有良心,不如说是因为现实使得他们选择了其他的生存方式。电影通过蓝玉醉心于赚钱之道、二师兄被电锯锯断手指、三师兄咳嗽不止的情节,传达出“去城里打工是存在弊病的”的理
念。这与“西洋流行乐演奏上出现长腿大美女”的情节,都是导演有意为之的艺术丑,实质上是为唢呐套上道德的高帽的行为,传达出了一种不彻底的现代化观念。
时代在变迁,“适者生存”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放弃传统的唢呐曲,去迎接西洋音乐(即大众音乐)成为了同时代人多数的选择,首先,这体现了真。曾经人们对于唢呐匠和民间技艺极其尊重,很大程度上源自对封建礼仪的尊重。而市场经济的到来,也为无双镇带来了新的风气,人们对传统礼节的仪式感有所减弱,唢呐曲不再是红白事上的必需品。改革开放作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西洋音乐的引进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次,这也体现了善。唢呐曲在当地的内涵更多代表的是一种风光感、仪式感,因为无论是行接师礼还是唢呐匠掌握着决定吹几台的权利,都体现着无比尊贵与优越感。这也就决定着唢呐与老百姓间具有隔膜性。正如焦三爷所说“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而西洋音乐接地气,可以更好地娱乐大众,人们既不用行繁琐的仪式,又可以听到自己想听的曲子。因此他们放弃高高在上的唢呐曲,转为追求西洋音乐,这体现了一种实用主义,也就是善的理念。
这部电影揭示的是一个时代的命题:在商业化的时代大潮面前,传统文化和技艺如何坚守?在传统艺术家的眼中,外来的都是乱了规矩的,都是些不好的,必须驱逐。然而在电影中被视为传统的本土的唢呐,在明朝仍被视为外来物。它在中国的兴盛,对古筝、笛子等本土的乐器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使得“中华之正音不在”。当唢呐这种“外族”乐器获得胜利,一跃而披上本土化的外衣后,新一批西方乐器代替了它曾经作为挑衅者的角色。“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道理,它本应更懂得才对。然而在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下,游天鸣选择了“照搬照抄”,而不是灵活变通,唢呐自然而然沦为被动的一方。如果他能将唢呐技艺进行变革,让唢呐曲既带有传统的印记,又适应现代的潮流,那电影中唢呐匠人在古城墙上吹着唢呐乞讨生活的悲惨画面绝不会普遍化,唢呐技艺也不会只靠非物质文化部门的拯救才得以生存。因此,在唢呐兴盛与衰落的过程中,最值得人们思考的地方在于如何才能摆脱唢呐艺术在现代语境中传承的困境,而不是对西方外来文化大批特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