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广韵》音系
1、《切韵》:
作者署名陆法言,其实是由隋代八位著名学者相聚讨论各家韵书得失,拟定一部新韵书的网目及可能遇到的问题,经陆法言记录下来,并在其四十余岁时终于编纂成书。 2、《唐韵》:
唐玄宗天宝年间孙愐等人奉命增补《切韵》,更名为《唐韵》。 3、《广韵》:
北宋真宗景德四年至大中祥符元年剪陈彭年等人奉命修订,更名为《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是在唐代《唐韵》的基础上增订、重修而成,而《唐韵》又是在隋代《切韵》的基础上增修而成。《切韵》和《广韵》虽然有收字多寡、韵目名称及分韵书目等的不同,但其整体音系是一致的,所以说二者是一脉相承的韵书。其中“广”就是扩大、扩充的意思。
《广韵》按照“卷”“韵”“小韵”这三层结构来编辑;首先根据声调来分卷,各卷中再按韵腹、韵尾分为若干韵;再次各“韵”中按照声母、介音分为若干“小韵”。 (1)《广韵》的来源 (2)《广韵》的体例 (3)《广韵》的版本 4、《集韵》:
北宋仁宗景佑四年,即公元1037年,在《广韵》问世29年后,丁奉等人奉命编纂另一部《集韵》。这一次对其反切用字做了较多的变动,已经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当时的语音特点了。所以,《集韵》的语音系统与《切韵》、《广韵》已经是不完全一致的了。 5、小韵:
《广韵》按照“卷”“韵”“小韵”这三层结构来编辑;首先根据声调来分卷,各卷中再按韵腹、韵尾分为若干韵;再次各“韵”中按照声母、介音分为若干“小韵”。换言之,每个小韵内的所有字都是声、韵、调都完全相同的同音字。 ·小韵字:
实际上是表示同音字的概念。每一个小韵字都是同音字的代表字。同一个韵里的字又按照声母或者介音的不同分开排列,在同韵中凡是声母和韵母完全相同的字,就归在一起,合为一个同音字组,用小圆圈隔开,唐人把这种同音字组叫做“小韵”,后来也有人管它叫做“纽”。 6、陈澧:
19世纪的文学家,音韵训诂学家。在音韵方面有重要著作《切韵考》。他将《广韵》几乎全部的反切进行了分析。提出系联法,分析《广韵》的声类和韵类。
《切韵考》实际上是《广韵》考,他只是读到《广韵》书前所记载的陆法言《切韵序》 7、系联法:
系联法是一种利用反切来研究中古汉语声母和韵母类别的方法。通过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同声母,反切下字与被切字同韵母和声调,对多组反切反复运用系联的方法,就可以把所有字按声母/韵母和声调归成若干类,每一类字同声母/韵母和声调。系联法最初在清末由陈澧提出。陈澧的系联法可以归纳为三项条例。第一是基本条例。其中又包括“同用”例、“互用”例以及“递用”例。第二,是分析条例。第三,可称做补充条例。 8、又音、互见:
“又音”是指《广韵》中有些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而在该字下的双行小注后就会标出“又音某”“又音某某切”“又某某切”等来表示其另一读音。 9、介音和谐:
赵元任在《汉语中古音中的区别性特征与非区别性特征》一文里提出来的学说,他认为,《切韵》系韵书里反切上字一二四等与三等的分组趋势是反切上字跟反切下字的介音有求同的趋势,三等的切上字跟切
下字,一二四等的切上字跟切下字介音相近,故有分组现象,不是三等声母存在[j]化的问题。赵元任提出这种学说主要是反驳高本汉的喻化说。 10、类隔、音和(必考)P86 类隔切:
声类相隔,即声母不同类。 音和切:
切上字与被切上字声母同类。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语音演变分化(轻重唇、舌头舌上) 类隔在语音尚未发生变化时,本来也是“音和切”。 11、轻唇音:
音韵学术语,指三十六字母中非敷奉微四母。上古时代汉语没有轻唇音,中古以后从重唇音中分化出轻唇音。轻唇音的音值是:非,敷,奉,微。轻唇音又称唇音轻、唇轻。
12、舌面音:由舌面和上腭接触,使气流受阻而形成的一种辅音。如汉语的j、q、x。 13、卷舌音:又叫做“舌尖后音”。发音时舌尖卷向前腭。一般是塞擦音和塞擦音。 14、四声相承:
《广韵》206韵,首先按四声分成四大类,也可以说是以四声为纲。所谓四声相承,是指韵母相同、只有平上去入声调不同的一组相配的韵。如平声一东、上声一董、去声一送、入声一屋就是四声相承的一组韵。这样一组韵,通常叫一个韵部。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称说的方便,常常用平声韵代表这一组韵,比如说东部,同时包括了董送屋三韵,这叫\举平以赅上去入\。一个韵部并非都是四声俱全,阳声韵四声俱全,阴声韵只有平上去三声,没有入声,如支、纸、寘韵;有的只有去声,没有与之相承的其他声调韵,如去声中的祭、泰、夬、废。 15、统计法:
白滌洲使用的分析声类的方法。将反切上字与反切下字分别进行统计。比如以“见母”为例,《广韵》中表示“见母”的切上字一共有十八个。首先,他将以这些字为切上字的被切字,参考了等韵图所注明的“等”“呼”进行列表统计,然后经过分析发现这十八字的所切字在等呼上有一个明显的分为两类的趋势,于是就将“见母”的切上字分为两个声类。 16、浊音清化:
古汉语声母演变的一种现象。指《广韵》三十五个声母中的十个全浊声母“并、定、澄、從、邪、崇、船、禪、群、匣”在现代普通话中全部清音化的过程。其中,按不同发音方法分为三类:塞音“並,定,澄,群”;塞擦音“從,崇,船”;擦音“邪、禪、匣”。这三类清化规律如下:塞音和塞擦音都是平声变为送气清音,仄声变为不送气清音。船母特殊:平声今读送气塞擦音和擦音;仄声多读擦音。擦音演变为相应的清擦音声母。 17、声调:
现代汉语有四个声调,是阴阳上去;中古汉语也有四个声调,是平上去入。至于上古的声调系统,前人没有研究清楚,看法各不相同。
清代顾炎武认为古有四声,但是某个字归读什么声调并不固定,可以随时变化,他把这种情形叫做“四声一贯”。段玉裁则认为古代只有三声,有平上入而无去声。王念孙、江有诰等人认为古代实有四声,只是古代的四声不同于后代的四声而已。 18、四声一贯:
音韵学术语。解释上古音声调用语。顾炎武最先使用此术语,出自《音学五书·音论》。顾氏认为四声之说起自南朝齐梁,但汉字读音自古以来就有迟疾轻重之别。他的根据是《诗经》韵脚,平声与平声押韵、仄声与仄声押韵是大多数,但也有平仄不同在一起押韵的,他认为这是声调的转变。同时指出这并非说一个字有几个声调,而是诗人随着语调的抑扬,韵字可以不拘声调。由此得出结论“四声可以并用”,也就是“四声一贯”。
19、假二等、假四等(必考)
·假二等:
齿音字包含精、庄、章三组声母。韵图规定了精组占据一等和四等,庄组占据二等,章组占据三等。章组本身只拼三等韵母,放在三等是没有问题的。
庄组、精组则不然,庄组既拼二等韵母,也拼三等韵母,三等字也被放在了二等位置上,就跟它们的实际身份不符了,被称为“假二等”。 ·假四等:
精组声母所拼的韵母有一等、三等、四等,而且拼三等的韵母的字数量很多,但同韵的三等地位被章组占据,应该在三等的精组字通通被放在了四等的位置上,被称为“假四等”。
喉音喻母的“以”类,全部拼三等韵母,由于“于”类占了三等,“以”类就只好都放在四等,也是假四等。
20、重纽:
重纽的问题,也是关涉到反切下字的分类间题。什么叫重纽?问题比较复杂。从现象来看,是指《广韵》里“支、脂、宵、真、谆、仙、侵、盐、祭”等一些所谓三等,它们的唇牙喉音字,反切下字有分为两类的趋势。按照正常的分析,同声、同等、同呼、同韵就应该是同音字,但“重纽”确实在以上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存在的两个音类。韵图也把它们分别排在三、四等上,所以实际上是三、四等同韵。对这重纽的问题,历来各家有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处理办法,而介音区别的解释得到比较广泛的认同。正视重纽问题的,分类就多,无视重纽问题的,分类就少。 21、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四声 平分阴阳:
指古平声按照声母的清浊分化为阴平、阳平两类;即全清、次清声母字读为阴平,全浊、次浊声母字读为阳平。这一变化大约在唐代就开始了。 浊上变去:
指的是古上声的全浊声母字在声母清化以后,声调变为去声。这条规律只限于全浊上声字,次浊上声字则不变。 入派四声:
指古入声字分别归于现代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中。入派四声规律性不是很强,其中较明显的是全浊声母的入声字归入阳平、次浊声母的入声字归入去声。 22、古音构拟:
亦称“古音重建”。即对古代汉语语音的实际音值进行推测构拟。古代的音值没有直接的书面记录,构拟古音须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方法,从现代汉语各个方言之中的音值差异里寻找古今演变的规律,把古代书面材料所表现的音类和当今汉语方言(包括普通话)的实际音值加以贯通,即可推求汉语在古代的音值情况。
23、尖团音:
有些方言到现在,[k][k‘][x]声母已分化出[t?][t?‘][?]来了,如“经、轻、兴”已念[t?i?][t?‘i?][?i?],可是[ts][ts‘][s]在[i][y]前仍读[ts][ts‘][s],没有分化,如“精、清、星”念[ts][ts‘][s]。这就是区分“尖团音”。
在[i][y]前念[t?][t?‘][?]叫“团音”,不念[t?][t?‘][?],而念[ts][ts‘][s]的叫“尖音”。 普通话都念成[t?][t?‘][?],所以不分尖团。 24、历史比较法:
通过各种亲属语言或方言的系统比较,得出彼此的对应关系。并且进而分析其语音演变的规律。历史比较法的重要原则在于,语音的演变都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可以是时间的、地点的,或者是语音结构内部的。构拟古音时使用的历史比较方法就是通过亲属语言或者方言之间的比较,从彼此的对应关系中发现历史演变规律,并且经过分析得出一个原始形式。
第四章:汉语音韵学史
1、高本汉:
瑞典卓越的汉学家。1909年毕业于乌普萨拉大学,其后曾在中国山西住过两年,从事汉语方言调查工作。高氏平生致力于汉语音韵、训诂、方言、文字方面的研究,其主要贡献在音韵学方面。他把比较语音学的方法用于汉语音韵研究,为古汉语语音的构拟开辟了一条道路。他第一部重要著作是1915年发表的《中国音韵学研究》,可以说这是音韵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其后又有《中日汉字分析字典》(1940年)、《原始汉语是屈折语》 (1920年)、《汉语词族》 (1933年)、《汉语语音系列中的同源词》、《古汉语辞典》、《中上古汉语音韵纲要》(1954年)、《诗经注》(1942、1944、1946年)、《书经注》(1948年)、《前汉典籍中的通假字》(1967年)等著述。高本汉在汉学、特别是汉语音韵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国际汉学界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但是,他死守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教条,把它生硬地用到汉语音韵学的研究当中,结果走入了另一误区。他坚信,后代不同音的字在前代也不能相同,于是, 愈向古代,语音分得愈细。如,他把中古汉语语音(他以为是当时的长安方音) 分成136个韵母, 把上古汉语又分成225个不同的韵母。这样复杂的音系,只是为了解释后来的分化,在实际的口语中没有可能出现那么细微的音位对照。事实上,许多历史文献也能显示出一些相反的迹象来:上古汉语的韵母系统,并没有这么苛细的声韵系统。 2、《中国音韵学研究》:
汉语音韵学著作。瑞典汉学家高本汉著。原名为Etudes sur la phonologie Chinoise,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合译。4卷,即 “古音 (《切韵》 所代表的中古音)的讨论”、“现代方言的描写语言学”、“历史的研究” 和 “方言字汇”。此书集音韵学、方言学和语音学为一体,用语音学的知识和科学方法研究汉语古今的语音,对中国音韵学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中译本十分郑重,在翻译时凡遇错误之处都征求著者同意予以更正; 著者自己的修正意见则按后来的文章翻译插入,被修正的意见则删去不译,给读者很大便利。中译本实际上包括了译者的成绩,反映出当时汉语音韵学的水平。此书也存在不少缺点或错误,中国的语言学家如李方桂、赵元任、罗常培、李荣等都曾先后提出一些修正意见。王力在他的《中国音韵学》 一书里也介绍了高本汉的学说,同时在此书和王力后来的音韵学著作和论文中又对高氏的学说进行了修正或批评,也对高氏学说对中国音韵学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作出了认真的评价。 3、上古音:
指韵书产生以前的先秦两汉时代的语音。 上古韵部、上古声母、上古声调 4、叶音:
从魏晋至隋唐“叶音”说大盛,其中徐邈(?—297)的“取韵”、沈重(500~583)的“协句”、陆德明的“协韵”、颜师古的“合韵”。经统计,《汉书》颜师古注、《后汉书》李贤注和《文选》李善注及五臣注,共有二百五十多个协读音。朱熹大量使用叶音。 5、陈第:
字季立,号一斋,连江(今属福建)人。明万历诸生,从俞大猷学兵法,任蓟镇(今天津蓟县)游击将军,致仕归。所居世善堂藏书极富。善诗,尤精音韵。研究古音,颇具历史观点,反对宋人“叶韵”说,认为《诗经》、《楚辞》反映的是古音,不能以唐宋今音加以衡量而随音改读求韵脚谐合,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著名论点。所著《毛诗古音考》,列《诗经》用韵四百余字,以《诗经》为本证,取《楚辞》及周秦汉魏韵文、谐声,读若直音、异文又读等材料为旁证,条分缕析,雄辩地证明了以《诗经》为代表的古音的存在。又对《诗经》韵例进行分析,指出《说文》谐声与《诗经》用韵的统一关系。陈氏的古今音异的观点,彻底扫清了叶音说的谬误,对清代古音学家有重大影响,清代古音学家用其研究方法及材料,归纳了上古韵部,开创了古音学。著有《毛诗古音考》、《读诗拙言》、《伏羲图赞》、《尚书疏衍》等。 6、段玉裁:
清代学者和教育家。字慎修。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少时即研习《十三经注疏》。学识渊博,擅长勾股之学。长年闭户授徒,弟子很多,其中戴震、程瑶田、金榜尤得其传。治学以考据为主,兼义理之学,
开皖派经学风气。认为立学教人应遵古法,既通古书,兼谙时务,藏修息游,互相结合。反对治学苟同于人,或强人同己、恶人异己等弊。指出讨论古今,讲究事理,必然有异,学者识见必不能尽同。著有《乡党图考》、《礼经纲目》、《律吕阐微》、《河洛精蕴》、《近思录集注》、《中西合法拟考》、《善余堂文集》等。 8、考古派:
形成于清代的古音学学派之一。考古派注重客观材料的归纳,以 《诗经》 用韵及谐声系统为依据、归纳总结古韵韵部。入声不独立或不完全独立(即不承认之、支、鱼、侯、宵、幽的入声职、锡、铎、屋、沃、觉独立)。考古派归纳的结果,古韵最多不超过二十四部,即章炳麟的二十三部,再加上章氏队部的平声字 (王力叫做微部)。考古派以顾炎武、段玉裁为代表,王念孙、孔广森、江有诰、章炳麟都属于考古派。王力早年是考古派,分古韵为二十三部 (脂微分立,冬侵合并); 后来是审音派,分古韵为二十九部(最后又认为 《诗经》 韵部应分为二十九部,但战国时代古韵应分为三十部)。 9、审音派:
音韵学研究流派之一。 清代古音学家戴震及近代的黄侃, 在研究上古音系时, 既注意归纳 《诗经》等韵文和谐声编旁的考据资料, 还注意运用等韵学原理推断古音系统, 因此被称作古音学界的审音派。这一派从语音的系统性出发,把阴声韵、 阳声韵、入声韵三分, 把之、 幽、 宵、 侯、 鱼、 支六部的入声韵独立, 所以最终的分部达到28至29部。 由于审音派分得更细, 所以会出现更多合韵 但构拟出的系统则更为可信。 11、古无轻重唇:
由清代历史学家﹑汉语学家钱大昕首先提出的第一条汉语声母演变规律。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非敷奉微”这组音在上古是不存在的。这组音在上古读作“帮滂并明”。轻唇音是在唐末宋初时期从“帮滂并明”中分化出来的。 12、复辅音:
又称复合辅音、辅音连缀、辅音组合。指同一个音节中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它们处于同一紧张增强阶段或减弱阶段。如:英语“place[pleis](地方)”中的pl,俄语“страна[strana](国家)”中的ctp。有些学者认为上古汉语中也有复辅音,如[kl][mx]等。虽然辅音相连,但不处在同一个音节中,则不是复辅音,如普通话“朗读(langdu)”中的ng和d;虽处于同一音节,但不是紧紧相连的辅音,也不是复辅音,如普通话“唱(chang)”中的ch和ng;普通话中的塞擦音,虽然由同部位的塞音和擦音组合而成,但其发音听起来单一,也不是复辅音。英语、俄语中也称复辅音为“辅音丛”、“辅音串”。 13、长入、短入:
王力先生提出的关于上古声调的的猜想,认为上古声调分平入两类,二者又分长短,所以有长平、短平、长入、短入四类声调。 14、独用、同用: (1)独用:
指《切韵》(《广韵》)里某些韵的字只能单独押韵,不能跟邻近的韵通押。《广韵》二百零六韵中,注明“独用”的有四十二韵(平声十一韵,上声十一韵,去声十四韵,入声六韵)。唐代就有 “独用”“同用”的划分,到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才明文规定下来。从《广韵》看,支、脂、之等韵字数很多,注明“同用”;焮、迄二韵字数很少,却注明“独用”。可见“同用”“独用”的划分跟每韵字数的多少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当有实际语音的根据。 (2)同用:
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所属的字做诗时可以互相押韵。《广韵》及前代韵书分韵过细,许多邻韵当时的实际读音已无区别,宋代陈彭年等修订《广韵》就在这些韵之下注明可以和某某韵同用。如上声第二十五“潸”韵下注“‘产’同用”;去声第五“寘”韵下注“‘至’、‘志’同用”。 16、平水韵:
专供近体诗押韵使用的韵部系统。隋代陆法言作《切韵》分193韵。北宋陈彭年、丘雍增修《切韵》为《广韵》分206韵。《切韵》《广韵》分韵过于细密,且与当时口语不符。唐人做诗也不完全按照《切韵》,相邻近的韵可以通押,当时就有“同用”“独用”的规定。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江北平水刘渊曾编《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