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表
项目类别: 民间手工技艺 项目名称: 海派旗袍 传承人姓名: 李霞芳 保护单位:上海霞芳中华服饰研究交流中心 区(县)/单位: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印制
二○○八年十月
注意事项及填表说明
一、注意事项
(一)封面中“项目类别”及“项目名称”应按已公布的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类别及名称正确填写,项目类别分别为:
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传统舞蹈(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游艺与杂技(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民间美术),传统技艺(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二)表格一律用电脑填写并打印,内容应准确无误,不得弄虚作假。
二、填表说明
(一)“荣誉称号”栏目中,填写传承人曾获得的荣誉称号,如“民间工艺大师”等,如没有,可不填。
(二)“ 确定为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时间”栏目中,填写何年何月被确定为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项目不属于区县保护项目的,此栏可不填。
(三)“个人简历”栏目中,简要填写传承人的工作、学习情况。“传承谱系”栏目中,填写项目清晰的传承脉络。
(四)“学习与实践经历”栏目中,应填写传承人在学习传艺,履行传承义务等方面的情况。“技艺特点”栏目中,应填写传承人在该项目领域里独特的技艺表现形式等。
(五)“个人成就”栏目中,应填写传承人所获得的奖励、表彰及成果;“持有该项目的相关实物、资料情况”栏目应
填写传承人所拥有的与项目相关的珍贵实物、资料;
在“照片及音像资料目录”栏目中填写资料清单,如没有附带相关照片及音像资料,可不填。
(六)在“本人申请意见”栏目中应填写本人愿意作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人选;“项目保护单位意见”、“区县级文化行政部门审核意见”栏目中,须加盖项目保护单位及区县级文化行政部门的公章。
在“区县专家小组评议意见”栏目中,应填写专家评审意见;在“区县专家小组名单”栏目中应填写专家“姓名”、“性别”、“年龄”、“专业”、“职称”等个人信息。
姓 名 李霞芳 出生年月 1946年1月 文化程度 大学 职务职称 高级服装设计师 性 别 民 族 职 业 荣誉称号 女 汉 演艺 旗袍皇后 照 片 确定为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时2007年10月 间 工作单位 上海霞芳中华服饰研究交流中心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64711235 Xiafang1118@yahoo.cn 邮 编 200030 通讯地址 衡山路335弄3号 学习经历 1961——1966年毕业于静安区戏曲学校 198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 1998年进修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 个 人 简 历 2003年进修清华大学高层管理班 工作经历 1988——1998年任蜂花艺术团团长从事音乐舞蹈 本人是独唱演员 1994——1997年创办全国第一家民办“霞芳孤儿院” 任院长 1998——2003年上海霞芳旗袍有限公司法人 2003年至今上海霞芳中华服饰研究交流中心 (备注)艺术团至今存在两次更名:由蜂花艺术团——上海霞芳艺术团——上海霞芳(旗袍皇后)艺术团 从1988年研究设计旗袍至今 1、镶嵌工艺传承于七千年前的“燕京八绝”,北京工艺美术最大的特色便是宫廷艺术,而宫廷艺术最集中的体现便是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这八种手工艺,并称“燕京八绝”。 2、盘花工艺传承于清朝的宫廷,起源于彝族服饰的做花工艺。彝族服饰的主要艺术手段是做花,彝族把服装及用品上的纹饰工艺统称为“做花”。“做花”主要有八种工艺:即挑花、贴花、穿花、锁花、盘花、滚花、补花和刺绣。各种不同的工艺手段有不同的用途,其艺术效果也各异。 3、“绣”即绣花工艺,主要传承了多种中国传统的工艺技巧,内涵丰富的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元素,它是一种起源于民间、完善于宫廷、普及于裁缝匠人的手工技艺。 传 承 谱 系
海派旗袍制作工艺 李霞芳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