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年大学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0年大学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大学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建成高水平新型综合性大学,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坚持内涵式发展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定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调整人才培养的类型和层次,稳定本科生招生规模,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支持优势和特色学科专业,培育交叉学科专业和新兴产业相关学科专业,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比较齐全的优势,努力破除学科、学院间的壁垒,建立跨学院、多学科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实行学分制收费,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激发教与学的积极性。创新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强化学院管理职能,建立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突出办学特色

准确把握学校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明确学校的历

史使命和办学定位。以推进“211工程”四期建设以及“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实施为契机,继续建设好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及“211工程”重点学科,进一步提升办学实力。围绕国家及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主动适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原中央苏区振兴计划等新机遇,重点建设相关学科和专业,逐步凸显办学特色与优势。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弘扬红色文化,深化赣文化研究。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对策性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与支撑。

三、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

本科教学是学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是教师的第一要务。围绕高等教育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一战略主题,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建立健全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形成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机制,做到领导时间精力主要投入教学,体制机制激励教学,工作评价突出教学,资源配置优先保证教学。学校每年召开教学工作会议,着力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校长办公会定期讨论本科教学议题,学院党政联席会将本科教学工作作为中心议题,基层教学组织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制定具体办法,把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评聘的基本条件。推行教授讲授学科导论课,促进教授与新生的交流,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和学习动力。构建校级、省级、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体系,规范

项目实施环节,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发挥建设项目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四、完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以满足社会需求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德行、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思路,加大力度培养多规格、多样化的应用型、复合型和拔尖创新人才。办好各类实验班,推行双学位制和辅修专业制,发挥综合优势,培养学生多学科背景。实施系列“卓越教育培养计划”,调动行业部门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投入人才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革教学管理,进一步发挥本科生导师职责,探索导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自主选择课程(模块)等自主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能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全面推行网络辅助教学。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支持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修读创新学分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改革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加强学习过程考查和学习能力评价。

五、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本科教学监控与评估体系。执行《大学教师授课质量评价实施方案》,运用学生网上评教、专家评教、网络辅助教学评价等方式,综合反映教师授课质量,形成学校教师授课质量年度评价报告。执行《大学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方案》,

掌握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状态数据,寻找院系本科教学的短板和发展方向,形成学院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基于学院年度教学质量报告,形成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起草《大学本科专业标准及评价实施方案》,建立特色鲜明的专业标准体系。开展校内专业评价,引导专业参加国家和国际评估或认证。建立健全本科教学建设与资助体系。落实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意见,支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加强基础实验中心、专业实验室、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和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资助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发挥学校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职能,切实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建立健全本科教学奖励与激励体系。加大优质教学资源、授课质量优秀课程和教学状态评估优秀学院的表彰和奖励力度,支持教师投身本科教学和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形成教学工作优质优酬的长效激励机制。

六、加大实践育人力度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学校有关文件精神。增加实践教学学分学时比重,减少课内实验课时,以课程群为基础整合实验项目,减少验证性实验项目,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比重。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基于问题、项目、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增加学生自主实践学时,锻炼学生自主设计、自我管理、相互协作的能力。加强综合性实践项目的设计和应用。形成一批优秀实

验教材。加大省级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力度,发挥其辐射作用。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积极申报并建设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大力建设校内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基地,拓展学科竞赛领域和学生参与规模。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启动实践教学及实验室评价工作,形成学校实践教学状态年度报告。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制定有利于实验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个人发展的管理制度,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实践教学队伍,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七、加强教学督导

完善教学督导制度建设,推动教学督导工作重心从“以教学督导为主”到“以课堂授课质量监控与评价指导为主”的转变。撰写学校课堂授课质量年度专家评价报告,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在稳定教学秩序、规范教学活动、推动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工作中的调研、监督、指导、评价、反馈、咨询、诊断和参谋作用。制定各主要教学环节的督导标准,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设计(论文)、实习、考试等常规教学环节的检查与监控,完善教学信息反馈渠道。加强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员队伍建设,优化教学督导队伍的年龄和专业结构。

八、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

全面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完善研究生招生、培养、资助、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导师遴选、上岗考核等动态管理机制,

2020年大学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

2020年大学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大学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建成高水平新型综合性大学,特制定本实施意见。一、坚持内涵式发展坚持以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oc5t5g5af6msol1o4w75dq8n1sig300u8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