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日常生活审美化”思维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浸入式实践 ——以“浸入式观察、联想和访谈的写作教学”为例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日常生活审美化”思维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浸入式实践 ——

以“浸入式观察、联想和访谈的写作教学”为例

摘要】初中生记叙文写作存在选材敷衍、内容空洞、无病呻吟等问题,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初中生长期缺少对生活深入持久的关注与思考,实用态度肆意生长,审美态度持续萎缩。本文旨在探讨以美学和心理学理论为指导,运用浸入式观察、浸入式联想和浸入式访谈的策略,通过干预初中生审美经验的形成来解决上述问题。

【关键词】初中生写作浸入式关注 审美经验 一、课标要求和教学现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写作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有如下规定:“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等”,“写记叙性文章,内容具体充实”,实施建议中关于写作教学的要求是:“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应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但学生作品中选材面窄不新颖、内容空洞不具体、没有真情无病呻吟、缺少思考言之无物等问题非常明显,由此可见,实际教学效果与课标要求存在较大的距离,写作教学尚有很大提升空间。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中写作的导引部分相关表述如下:“从身边的事写起,写自己最熟悉的事情,写自己最想表达的情感与想法,不给自己设定什么目标,加上什么框框。这样写起来就会很放松,不觉得难了。”而实际情况是,学生最不会写的往往是身边“最熟悉的”人与事。“你每天的生活完全一样吗?是不是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事,而你的心情也会有所不同呢?这些不同之中,就蕴藏着值得写的内容。”而实际情况是,学生往往看不到新的一天与前一天生活的不同。导引中还指出:“平时养成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你就不会为写什么东西发愁了。”实际情况是,学生没时间没心思细心观察生活,勤于思考人生更属奢侈。缺少了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深入思考,写作自然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写作教学不能仅从篇章技巧上展开,应追根溯源,寻求根本解决之道。 二、美学理论的启发和导引

黑格尔在《美学》中对艺术家所具有的特征描述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具有“超乎寻常的广博的记忆力”、“常醒的理解力”、“深厚的心胸”、“灌注生气的情感”、“深刻的衡量思索”、“敏感的听觉、视觉”、“必要的凝神专注”等。欲使学生写出好的作品,本着取法乎上的原则,教师可对照这些审美品质,思考学生缺少什么,教师又能做些什么。 约翰·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中论述的内容给了笔者很大启发,他指出:“事情发生了,但它们既不是被明确地包括在内,也不是被明确地排斥在外;我们在随波逐流……因而不是一个经验,这样的经验是麻痹性的。”杜威还指出:“做的热情、行的渴望,导致许多人几乎令人难以置信地缺乏经验,流于表面,特别是在我们生活于其中这个忙乱而缺乏耐心的人文环境中更是如此。没有一个经验能够有机会完成自身,因为其他的东西来得如此迅速。”由此可见,生活中并不缺少美,也不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问题在于学生处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难得有机会对这个世界作“深情的凝视”。感官都在为更为功利更为实用的目的服务,知道这些对象是雨云,从而促使他们带上雨伞,这就够了;教室里的一把椅子,只要能让他们

稳稳地坐在上面,并没有挡路,这就够了。“匆匆一瞥”使得审美的完整性得不到保障,审美经验得不到清晰而强烈的发展,情感达不到完满,写出言之无物的文章在所难免。

有鉴于此,教师不妨以“必要的凝神专注”和“深刻的衡量思索”为突破口,让学生停下匆忙的脚步,沉入审美对象和自己的内心,教师得以在思维和心理上改变学生看世界的功利态度、目盲状态,对学生的审美过程进行干预,通过改变学生的“为人”来改变学生的“为文”,从根本上解决写作言之无物的问题。 三、思维训练策略的实践与思考 1.浸入式观察,提高感官效能 (1)把握原理,依循规律 鲁道夫·阿恩海姆在他的《视觉思维》一书中论述到眼睛的感官机能时表示,眼睛趋向于选取环境中时时变化的东西,趋向于使自己免于疲劳厌倦,所以对不变的东西有意识地自卫;为了使获取的信息能方便人们界定、分类、学习和记忆,视觉倾向于给自己作减法,抛弃了很多细节和精妙之处。

综合上述杜威和阿恩海姆的观点,可将学生知觉事物的过程作如下描述:初见某物时带着功利的态度,由于该事物的特征结构没有突出到足以冲击感官,也没有妨碍到自己的生存活动,致使感官处于怠懒状态,这种状态近似于动物在没有天敌危胁、没有捕食目标进入视野时的状态,一般不会表现出目光机警,耳朵竖起,由于接下来有更明确更急迫的事务要处理,所以只对该事物作“匆忙的一瞥”,此时头脑中所形成的,只是对该事物模糊的、片面的、概念化的刻板印象;该事物再次进入视野时,大脑的反应就是带着初识该物时的刻板印象,把它当成一个“熟悉的”对象、一个“确定的”对象来看待,一旦心理上认定这个事物是“确定的”,在情感上就很难被该物激发。就这样,在实用态度的长期影响下,审美感官的效能逐渐弱化,非有强烈的刺激不足以引起反应。

因此,教师需在写作教学中专门辟出一块时间,带领学生进行浸入式观察训练。所谓“浸入式观察”,就是指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在确知不被事务性工作打扰、观察的时长能得到充分保障的前提下,没有挂碍地把全部感官的注意力放在所观察的对象上,抛弃原有的刻板印象,对观察对象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该训练旨在改变学生知觉事物的方式,延长学生知觉事物的时间,丰富知觉事物的角度,提高学生审美感官的效能。 (2)因地制宜,确定对象

在观察对象的确定上,教师不妨利用切近学生生活的环境资源,如校园的自然景物资源。笔者曾偶然间发现,学生对身边很多本应熟悉的事物都处在“视而不见”的目盲状态,比如校园中的石榴树,学生虽然每次上放学都要从它身边经过,然而三年的初中生活接近尾声时,多数学生却不知道“它的存在”,在学生的意识里,它的存在只意味着那个方向有一片绿,有几棵树,仅此而已。基于这点,笔者设计了有针对性的方案,学生经过这次观察,收获了珍贵的体验和感悟。 (3)明确目标,细化流程

教师要根据观察对象、环境、学情等因素的不同,精心设计观察的具体实施过程,以下是笔者以校园里的两株石榴树作为观察对象设计的方案: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

——我对校园石榴树的观察记录 观察训练

前测 1.你认识石榴树吗?

2.你在生活中见过石榴树吗?何时?何地?何种印象? 3.你有什么跟石榴树有关的回忆吗?请你简要叙述一下。

4.在老师告知以前,你知道校园里有两株石榴树吗?请你试分析一下知道或不知道的原因。 观察训练

目标 1.通过三次不同的观察,学生充分调动审美感官,对校园里两株石榴树的特征逐步形成清晰深刻的印象。

2.通过本次观察训练,学生可以直观深切地体验到“凝视”生活带来的美好感受,为进一步养成“凝视生活”的习惯打下良好的兴趣基础。 观察训练

实施过程 观察分三次进行,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次:模拟放学出校门时的情境,你途经石榴树,偶然间地转头一瞥,记录下你的所见所思。要求:不可一边观察一边记录。

第二次:模拟放学时在楼下等人,闲来无事时欣赏校园风景,目光停留在石榴树上,观察大约5分钟,记录下你的所见所思。要求:不可一边观察一边记录。 第三次:你没有任何事要赶着去做,请放空自己,只静静地欣赏这两株石榴树,记录下你的所见所思,时间大约15分钟。要求:可以一边观察,一边记录。 (4)反思跟进,完善体系

观察实施前及实施过程中,教师不宜在观察角度、方法等方面做太多的限制和引导,应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可以使“物质对象的形式结构与主体心理情感结构”中对应的部分得以突显,即产生“同构对映效应”,这是优秀作品诞生的契机。学生不同,心理情感结构不同,与石榴树形式结构的契合点也不同,教师要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兴趣、经历,给学生自由发现、自然颖悟的机会。 浸入式观察的起步阶段,可以选择观察对象特征鲜明时进行,如在榴花映叶的六月观察,在结实累累的十月观察,待学生的感官由初醒状态逐渐过渡到敏感状态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为细致入微的观察,甚至进行长期追踪式的观察,如观察花朵由含苞到完全绽放的过程、果实由青涩到成熟的过程等。改变一种心理或思维方式,绝非一节课所能完成的目标,所以教师要作好进行系列训练的打算,把这样的课型作为常态课,让学生常有机会凝视生活,教师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新的形式,为实现学生审美品质的飞跃锲而不舍地进行尝试。 2.浸入式联想,挖掘潜隐故事

在实用功利态度的影响下,学生忽略身旁的一些景,同样也忽略着身旁的一些人、一些事。没有素材可写,很多时候原因并不在缺少素材,而在于缺少对心灵世界的挖掘,缺少对过往生活的反复琢磨。这样的学生只能寄希望于眼前的生活中发生“大事”,当发生强烈冲击感官、强烈触动情感和思想的大事时才有的写。 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人,有的故事已然在记忆中打下烙印,有的故事则好像完全被遗忘。然而还存在另一种可能,故事只是隐藏起来,它需要一点条件的激发。隐藏的往事就像胶片曝光后产生的肉眼看不到的潜影,须将胶片进行显影操作才能使潜影转化为清晰可见的影像。使往事显影的方法有多种,笔者采用的是“浸入式联想”。所谓“浸入式联想”,即学生在学习了联想相关知识的前提下,在参考教师的示范成果的基础上,受联想触发物和思维训练任务的驱使,让自己的思维向前推进,结合自身的体验灵活运用各种联想方式对某物展开长时间、反复的沉浸式的衡量思索。“浸入式联想”是指向过去的联想,意在从记忆的箱子底下调出有意义的往事,进行旧事重提,它要求的是一定要与自己心理情感的结构相

吻合,因此有别于为寻找喻体而进行的求新的联想;“浸入式联想”是强调写实的联想,意在引出个性化的包含真情实感的往事,因此也有别于“故事接龙”和“续写童话”等虚构体裁中运用的联想。用以引发联想的触发物如同破案线索一样,它使案发情景再现出来,教师就是要带领学生“没事找事”,把故事引出来,笔者设计了如下方案:

一把椅子,一段往事

——我的联想轨迹记录 【媒介知识的储备】

1.联想的定义:由于某人或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由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 2.联想方式的分类:

(1)相似联想:由某一事物或现象想到与它相似的其他事物或现象,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如:珍珠(河蚌痛苦的代价)——流星(陨石悲壮的付出)

(2)相关联想:根据事物之间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彼此接近进行联想,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的思维方式。如:海——船

(3)对比联想:指对于性质或特点相反的事物的联想。如:大海的粗犷——小溪的轻盈

(4)因果联想:指对逻辑上有因果关系的事物产生的联想。如:地湿——昨天下过雨

【思维过程的示范】

1.相似、相关联想的综合运用:

【实践要点的引导】

受环境、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联想不一定在一堂课上就能取得成果,所以教师要多一点耐心,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联想触及最为关键的心灵领域,不能急于求成;学生的思维一旦捕捉到一点回忆的影子,就容易怠惰,停滞不前,最初联想的落脚点易被稀释,体现在回忆的模糊性、事件的不具体性上,比如表述为“父母的辛劳”、“儿时与曾祖父一起的生活”、“奶奶对我的好”等等,教师应引导学生竭力将思维不断向前推进,联想过程未捕捉到一个让自己动情的具体的人不能停,未落脚在一件让自己动情的具体的事不能停。

“浸入式联想”思维训练的意义不仅在于使往事鲜活起来,使心灵丰盈起来,还可以使思维向更宽广、更深刻的方向发展。联想能力一般的同学写一件事就只

局限于这一件事来写,联想能力得到提升的同学写一件事,会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对生活的理解会发生由浅入深的变化。比如同样写给乞讨者帮助这件事,联想能力得到提升的同学就会由自己对乞讨者漠不关心这一件事,进一步联想到妈妈朋友家的小孩对乞讨者怜悯帮助的事,再进一步联想到屠格涅夫的作品《乞丐》中“我”对乞丐的尊重,最后再落脚到自己所处的情境,联想就像发动机,让思维的火车驶出站台,途径若干站点,最终返回原点,思维转了一个圈,看似回到起点,实际上经过这次联想,学生已然完成了一次自我反省,思想上完成了一次成长。

3.浸入式访谈,完善审美经验

“浸入式访谈”是指学生围绕某个主题,对一个人或多个人展开深入采访,用心创设采访情境,精心设计采访问题,以丰富对某人某事的认知,加深对自己、对生活、对生命的理解与体悟。“浸入式访谈”所围绕的主题可以指向自己,也可以指向他人。

(1)动情处深潜,设计采访提纲

采访所围绕的主题事件或主题人物应当是具有特殊价值意义的、触及思想情感的,或悔恨或感动,或孤独或快乐,或温暖或悲凉,或得意或自责……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教材中提及的采访是新闻采访,针对的是热点事件、大型活动等,而笔者实施的采访指向的是日常生活细小之事,回避热点;采访提纲的设计可以借鉴教材内容。

(2)细节处警醒,优化实施过程

采访要保证一定的时长,创设一个不被打扰的环境;把采访对象变成一个讲故事的人,要擅于倾听;根据采访现场情况敏锐判断,思考什么地方需要深挖,及时生成追问,想象自己在剥洋葱,让问题层层深入;有些细碎的问题看似不直接关乎题旨,实际上可能有助于受访者回忆故事发生的情境,可能有意外收获;采访过程要耐心听,仔细看,大脑对所有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当时就形成对资料的体悟;可以采用录音的方式,但只是把录音当作备选项,因为录音可能造成采访过程中的头脑犯懒;围绕同一件事,可展开对多个人的采访,借此培养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思维习惯,深化对生活的理解。 (3)领悟处记录,激发持续动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采访后形成的新认知、新体会进行记录,记录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或选要点以填表形式记录(如下表),或作一问一答式的朴素记录,或以文章形式来抒发思考与领悟。

经过访谈,学生可获得被感官遗漏的细节、被记忆遗忘的细节,完善体验,加深对自己的了解。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是怎样变成今天的样子的?答案逐渐明了的过程,是人生轨迹逐渐清晰的过程,亦是学生认识自我、感受生活、感悟生命的过程。

父母是与自己产生深刻联系的人,认识父母是另一生方式的自我认识。从审美经验角度而言,足够陌生才会引起审美的关注,足够熟悉才能形成审美经验,而父母也许是我们生活中“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导致不关心,偏见使我们目盲”,以一种思维定势来看父母,自然引不起“关心”,实际上父母呈现在子女面前的只是一个侧面,所以不妨引导学生对父母亲未显露的侧面展开采访。过去曾有傅雷以家书的形式与儿子进行知己般的精神交流,丰润着儿子的精神世界,今天我们不妨带领学生,尝试以采访的形式与父母建立深层次的情感联系,“听妈妈讲

那过去的事情”不再是一句歌词,而是切实的行动,加深亲子间情感联系的同时,亦可促进学生心智的成熟与人格的完善。

【结语】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的言之无物,反映了写作技巧上存在的问题,更折射出一代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语文教师应担负起应尽的责任,竭力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思想情感。浸入式的观察、联想与访谈的思维训练,增加学生对所熟悉的生活多一些有意的关注与思考,与此同时,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常带审美的眼光,学生的心灵日趋细腻丰富,情感世界愈加“充满生气”,写作问题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教师和学生也可免去许多无用功。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著:《美学》第一卷 [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02月01日版

2.【美】约翰·杜威:《艺术即经验》[M].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01月01日版

3. 朱光潜著:《文艺心理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09月01日版 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视觉思维》[M].滕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03月版

5.【美】马克·克雷默 温迪·考尔编:《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M].王宇光等译.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10月01日版

6. 陈海洋 《浅谈农村初中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3

7.赵琳 《新课标下初中写作教学探索》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 8. 高细媛 《审美视野下的教学理解》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6

“日常生活审美化”思维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浸入式实践 ——以“浸入式观察、联想和访谈的写作教学”为例

“日常生活审美化”思维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浸入式实践——以“浸入式观察、联想和访谈的写作教学”为例摘要】初中生记叙文写作存在选材敷衍、内容空洞、无病呻吟等问题,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初中生长期缺少对生活深入持久的关注与思考,实用态度肆意生长,审美态度持续萎缩。本文旨在探讨以美学和心理学理论为指导,运用浸入式观察、浸入式联想和浸入式访谈的策略,通过干预初中生审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oa273rrm568ub00wtu64vbt01gdo5005f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