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习要点 第一讲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述
1.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
2.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基本过程及不同的表述方式 3.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结构分析及内容范围 4.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内容 5.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
第二讲 儿童怎样学习数学
1.数学知识的本质 2.儿童数学学习的一般特点
3.对儿童数学学习有影响的几种学习理论
4.联想理论(吸收式学习)与建构理论(建构式学习)的区别
第三讲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流派及发展趋势
1. 列乌申娜数学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 2. 皮亚杰的儿童数学学习研究及理论 3. 凯米、学教育思想和课程方案的主要特色 4. 当今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动向
第四讲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原则及环境创设
1. 2.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一般方法——操作、游戏、比较、寻找、讲解演示及其它方法等
3.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一般原则(内容、过程、关系、评价等方面) 4.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环境创设 第五讲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发展特点及教学
1. 有关集合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意义 3. 学前期感知集合教育的涵义 4.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一般发展特点
5. 数图的概念及学前儿童感知排成数图的集合的特点 6. 有关分类的含义和基本形式 7. 有关对应的基本概念及对应的形式 8. 有关排序的基本概念及形式
9. 各年龄班分类、排序活动的要求及教学要点
第六讲 学前儿童数概念与运算能力的发展特点及教学
1. 学前儿童10以内数概念的发展特点 2. 计数的概念及学前儿童计数活动的发展特点 3. 学前儿童数概念形成的标志 4. 基数、序数、相邻数、单双数的概念 5. 组成的基本概念、规律及教学要点
6. 学前儿童10以内加减运算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及年龄阶段特点 7. 口述应用题对儿童数学学习与能力发展的作用 8. 10以内加减运算的教学及活动设计 9.“二进制”原理设计相关的数学猜想游戏
第七讲 学前儿童认识空间和时间的发展特点及教学
1. 有关空间方位的的基本概念
2. 学前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发展特点及教学 3. 学前儿童认识空间形体的发展特点及教学 4. 量的基本概念与特性 5. 自然测量的概念
6. 学前儿童认识空间量的发展特点及教学 7. 时间的基本特性
8. 学前儿童认识时间的发展特点及教学
第八讲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
1.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互动性原则、整合
性原则、情境性原则)
2.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基本策略(预设、观察、介入、互动、译解) 3.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及案例评析
第九讲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评价
1.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评价的意义
2.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标准 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方法
作业(任选一题)
1. 什么是幼儿园的非正式数学教育活动?试以“6以内的组成”为内容设计一组非正式数
学活动
2. 如何理解数学教育活动中的游戏法?试以“空间量的比较”为内容设计两则数学游戏
3. 如何理解幼儿园渗透性数学教育活动形式的价值?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认识以及对实
践应用的具体建议?
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 和 的一门科学。 2、在影响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几种学习理论中,发现学习理论是由 提
出的。
3、凯米、德弗里斯的数学教育和课程目标是 。 4、皮亚杰认为, 和 是儿童适应环境的两种形式。 5、皮亚杰认为,学前儿童最初的空间概念是 性质的。
6、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按其组织形式又可以分为 和 。
7、在皮亚杰关于守恒的研究中,发现儿童在前守恒水平和守恒水平间还存在着一种 。
8、寻找法是让幼儿从周围生活环境和事物中寻找数、量、形及其关系的一种方法,其具体的形式可以有三种:一是 ,二是 ,三是 。
9、对于两个集合A与B来说,可能存在两种关系,即 和 。 10、皮亚杰将知识分为三类:即 、 和 。 11、按次序规则排序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 ,另一种是 。
12、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 是一种融具体与概括、直观与抽象、趣味与思维相结合的思想和方法。
13、皮亚杰认为,判断儿童守恒概念获得的三个标志是具有概念的恒同性、 和 。 14、 是表示集合中元素多少的数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 1、数学学习理论是由布鲁纳提出的 ( ) 2、小班儿认识时间的教学内容是“认识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时间概念。( ) 3、信息加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第纳斯 ( ) 4、排序是根据物体某种特征上的差异按一定的规则排列成序。 ( )
5列乌申娜提出了“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的主张
( )
6、按比较的内容来分,可分为对应比较和非对应比较。 ( ) 7、学习单双数和相邻数是中班的数学教学内容之一。 ( ) 8、所谓非正式数学活动是指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活动 ( ) 9、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评价主要是指对活动过程的评价 ( ) 10、操作和游戏是分类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 ( )
三、概念题:(每题5分,共20分) 1.守恒
2.非正式的数学教育活动 3.等分的含义及形式 4.归纳法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什么是操作法?运用操作法应注意哪些方面? 2.简述学前儿童数概念形成的标志 3.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
4.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5.什么是分类?分类的形式有哪些?
一、分析设计题:(16分)
如何理解非正式数学教育活动的价值?试以中班“量的比较”为活动内容,设计一组非正式的数学活动。(写明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材料及基本过程或玩法。)
模拟试卷答案: 一、 填充题:
1.数量关系;空间形式 2.布鲁纳 3.自主
4.同化;顺应 5、拓扑
1、正式的数学活动;非正式的数学活动 2、过渡水平
8、在自然环境中寻找;在已准备好的环境中寻找;运用记忆表象寻找 9、包含关系、相等关系
10、物理知识、数理逻辑知识、社会知识
11、按量的差异的次序规则;按数量多少的次序规则 12、数形结合
13、可逆性,补偿性 14、基数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概念题:
1.守恒即指不受物体外在空间形式或排列位置的影响正确地认识物体的数、量、形。
2.非正式的数学教育活动是指由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各种数学活动设备和丰富多样的学具、玩具,引发幼儿自发、自主、自由进行的数学活动。 3.等分是把一个整体分成几个相等的部分。(2分)其形式有等分平面图形、等分几何体和有规则的物体。(2分)幼儿园主要学习的是二等分和四等分。(1分)
4、在幼儿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推理概括出一些简单的本质特征或规律,以帮助幼儿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称为归纳法。
四、简答题:
1、操作法是提供给幼儿合适的材料、教具、环境,让幼儿在自己摆弄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以获得数学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的一种方法。(2分)运用中要注意明确操作顺序(1分);创设一定的操作条件(1分);交代操作目的、要求及方法(1分);注意体现年龄差异(1分)。 2、掌握10以内数的实际意义(2分) 认识10以内相邻数的关系。(2分) 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2分) 3、(1)诱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
(2)发展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3)促进儿童对简单的数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 (4)为儿童创设数学教育的环境和材料
4、感知集合及分类、排序;10以内的数概念;10以内的加减运算;量的比较及自然测量;识别几何形体;认识空间与时间。
5、分类是根据事物的同和异,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2分)
分类的形式有按物体的名称分类、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按物体量的差异分类、按物体用途分类、按物体材料分类、按数量分类、按事物间的关系分类等。(3分)
五、分析设计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