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0 可编辑可修改 遗传与进化 期末复习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 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身高和体重 B.兔的长毛与短毛 C.猫的白毛与蓝眼 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2.下列一般不属于配子的是 A.a
B.Ab
C.AaDD
D.ABD
3 . 下列有关杂合子和纯合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杂合子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子 B.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不是纯合子 C.纯合子自交的后代没有性状分离 D.杂合子自交的后代全部是杂合子 4.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出现性状分离 B.子二代分离比为3:1 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5.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表示)。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红花是显性性状 B.甲的基因型为Rr C.丙的基因型为RR D.丁的基因型为rr
6.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儿子和一个正常的女儿,这个女儿携带隐性基因的几率是
4 4 C.1/3 3
7.右图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于
A .1号 B .2号 C .3号 D .4号
8.某水稻基因型为AaBb(各对基因之间自由组合),利用它的花药离
体培养,再用浓度适当的秋水仙素处理,经此种方法培育出的水稻植株,其表现型最多可有 A.1种
B.4种
C.8种
D.16种
9、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比例是: A、9:3:3:1 B、1:1:1:1 C、3:1:3:1 D、3:1
10、先天性聋哑(a)和人类多指(S)是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致病基因均在常染色体上。父亲多指(杂合体)、母亲正常,他们生了一个多指聋哑女孩。预计该夫妇生育一个完全正1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常的女孩的几率是
4 8 C.1/16 16
11.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 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B.同源染色体联会 C.有纺缍体形成 D.着丝点分开
12.精子形成过程中出现联会现象时,DNA的分子数与染色体数之比是 A.1:1 B.1:2 C.2:1 D.4:1 13.对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B.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 C.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D.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
14.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B.性别受性染色体的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C.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15.下列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①体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卵母细胞 ④精子 ⑤精原细胞 ⑥受精卵 A.①②⑤ B.①②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⑤⑥
16.某植物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那么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和脱氧核苷酸链数依次是( )
A.4、4、4、8 B.4、4、8、16 C.4、8、8、16 D.4、8、16、32
17.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属于伴性遗传。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血友病基因在该家族中传递的顺序是 A.外祖父→母亲→男孩 B.外祖母→母亲→男孩 C.祖父→父亲→男孩 D.祖母→父亲→男孩
18.下列不属于萨顿提出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这一假说的科学依据是 ...A.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也随之自由组合 B.产生配子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C.染色体和基因在杂交过程中均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D.染色体和基因在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
19.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
2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20.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证明的是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C.DNA是遗传物质 D.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21.下列能正确表示脱氧核苷酸分子内连接关系的是 A.磷酸—脱氧核糖—碱基 C.磷酸—碱基—脱氧核糖 复制的基本条件是
A. 模板,原料,能量和酶 B.模板,温度,能量和酶 C. 模板,原料,温度和酶 D.模板,原料,温度和能量 23. 在正常小麦的体细胞核内含有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分别是 A.4、4 B.4、8 C.5、8 D.5、5
24.下面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每个双链DNA分子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B.每个碱基分子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糖 C.每个DNA分子中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
D.一段双链DNA分子中含有40个胞嘧啶,就会同时含有40个鸟嘌呤
25.某同学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在一条链中所用碱基模块A∶C∶T∶G为1∶2∶3∶4,则该双螺旋模型中上述碱基模块的比应为
A.2∶3∶2∶3 B.3∶4∶1∶2 C.1∶1∶1∶1 D. 1∶2∶3∶4 26.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磷酸—核糖—碱基 D.脱氧核糖—磷酸—碱基
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27.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4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22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苷酸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分别是: A.4000个和900个 B.4000个和1800个 C .8000个和1800个 D.8000个和3600个
3
v1.0 可编辑可修改 28.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 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要发生DNA复制 C.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旋后,开始DNA的复制 D.DNA复制时发生染色体的加倍
29. 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C+G)=a,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为
a a 30. DNA分子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 核苷酸、五碳糖、碱基 B. 核苷酸、磷酸、碱基 C. 脱氧核糖、磷酸、碱基 D. 脱氧核糖、五碳糖、碱基 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别发生在:
A. 细胞核、核糖体、核糖体 B. 核糖体、核糖体、细胞核 C. 细胞核、细胞核、核糖体 D. 核糖体、细胞核、细胞核
32. 遗传学上密码子指的是: A. 转运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 B. 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 C. 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 D. DNA中碱基排列顺序 33.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B.每种tRNA只运转一种氨基酸
C.核糖体可在mRNA上移动 D. 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 34.一条多肽链中有氨基酸1000个,作为合成该多肽链模板的mRNA分子和用来转录成mRNA的DNA分子分别至少需要碱基: A.3000个和3000个
B.1000个和2000个
C.2000个和4000个 D.3000个和6000个 35.下列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A.由于肥水充足,玉米出现穗大粒重的性状 B.人在夏天由于经常晒太阳皮肤变黑 C.在棕色猕猴的自然种群中出现了白色的猕猴 D.紫外线使人患皮肤癌 36.基因的自由组合可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
A.产生了新的基因 B.改变了基因的结构 C.产生了新的基因型 D.改变了基因的数量
37.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基因型 C.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
4
v1.0 可编辑可修改 38.下列四个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39.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 A.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
B.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缍体的形成 C.促进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D.促进细胞融合
40、将基因型为AaBb(独立遗传)的玉米的一粒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获得的植株基因型为 或ab或Ab或aB 或aabb或AABb或aaBb ,ab,Ab,aB 或aabb或AAbb或aaBB
4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主要区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由于DNA分子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增添和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变化 B.基因突变但种群基因频率不一定发生改变,因为原来的基因突变为等位基因 C.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其遗传效应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较大的变异,其遗传效应大
D.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遗传病可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鉴别,而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则不能
42、某自花传粉植物连续几代开红花,一次开出一朵白花,白花的后代全开白花,其原因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分离 D.环境影响
43、在一个DNA分子中如果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则 A.不能转录 B.不能翻译
C.在转录时造成插入点以前的遗传密码改变 D.在转录时造成插入点以后的遗传密码改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