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南方地区 第三节“东方之珠”---香港和澳门
25中 姚丽娟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典型的区域地理课,是教材第七章南方地区中的第三节,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三个代表之一。也是我国行政区域之一,是34个行政区中的两个特别行政区域,无论是在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方面都具有特殊性,因此本课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以“特”字为主线来突出它与其它地区的差异,我采用阅读、对比、分析等方法来体现区域的两个联系。由于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初期,课程标准和教材变化较大,我们应该站在新课标、新理念、新要求的高度和角度,依据新教材的编写意图,用全新的观念来审视教材,设计教学,力争、努力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
主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对区域地理课的要求:筛选出来与本课相关的 欢港澳的要求全搬
主要参考教参上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叙述,但教参叙述得比较具体、细致,文字也多,目标要适当地具体和概括,因为教学目标是比较宏观的,不能过多过细。
当然教学目标的设定还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等实际情况。因此我设计的本节目标有: 1、通过阅书读图,明确两个特别行政区的位置范围、人口面积等概况; 2、通过阅读教材和资料认识、理解我国实施的“一国两制”政策;
3、通过学习阅读、分析相关资料,能概括出香港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了解香港和澳门土地开发状况,从而提升环保意识;
4、举例说明港澳与祖国内地多方面的密切联系,分析、理解这些联系对祖国内地和港澳经济等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重点、难点的设定
1
重点:(设两个)“一国两制”和地理位置
因为教材的第一个框题由原来的“人多地狭”改成了“特别行政区”框题就是
重点,而这个特别之处就是“一国两制”,因此就设为第一个重点。地理位置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而且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是区域地理中自然要素之间和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这两个联系中的最重要的一个点,因此我没有把课程标准上其它要求如人口、面积等设为重点,取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取在“点”上,重点重点在于“点”而非“面”。取多了就是“面”,重点就不存在了,再说重点多了,没有办法也没有时间都突出。
在设定重点的同时,就会自然地考虑到教学中的详略的问题----(也可以展开) 难点:港澳与祖国内地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原标准的要求“祖国对港澳的促进作用”删除了。
港澳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好理解,“相互促进作用”教材上只有抽象的叙
述-----(也可以列举出来),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的,那么具有说服力的具体的事例和数据,需要教师收集。(你收集的可以列举出来)
难点最好是一个,多了不容易突破。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有几种设想)
图片导入:出示图片---香港和澳门区旗,引出两个特别行政区。 问题导入: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两个特别行政区是哪里?
设疑导入或叫悬念导入:港澳是我国的行政区而我们去港澳旅游为什么还需要通行证?从而引出港澳是特别行政区------
前两个导入常见常做,所以我选择第三个,新的方法更有研究探讨价值,我抛出来供大家来评说,这个导入既导出了课题也导出了了教材的第一个框题,所以第一个框题就直接切入。
框题一【特别行政区】 (分为三步来完成) 由于导入已导出,直接切入框题,不用过度。
2
(一) 一国两制(分三点完成)
1.提出问题:看第一个特别“一国两制”特别在哪里? (自学):学生阅书、思考、回答
展开“一国两制”------,强调:(教参上)“特殊之处在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
2.采用讲解法进一步理解“一国两制”深刻的含义:
教师补充讲解:“一国两制”是指港澳回归后,中国恢复了对港澳的行政管理和领土管辖权。恢复权利、实行(完成?)统一的两个日期同学们还记得吗?学生回答。回归的时间,由旧教材上的阅读变成了现在新教材上的正文大字,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重申,学生有必要关注这两个重要日子。是的大家还记得这个日子,早在十几年前,中国就结束了几百年来港澳与祖国分离的苦难。港澳的回归,祖国的统一的事实证明,强大了才能顺利收回,合理的政策才能使港澳稳定、发展。
由于“一国两制”是重点,就必须展开,红字是展开的重点,因为一课时时间有限,不能展开太多。但我这样展开的程度、深浅是否合适,供大家研究、探讨和评价。
3.阅读资料----区旗的处理安排:
旧教材是资料,新教材改为了阅读。本来按新课标规定,阅读是不列为考试内容的,可以略处理,但是由于本阅读材料具有特殊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一国两制”,另外两个重要地区的旗帜是需要学生记住的,学过之后就应该知道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什么样的。因此我采用对比、师生互动的方法来完成的。这一阅读材料不能一带而过,也是本课特殊之处。
处理的方法是否合适,理由是否充分供大家评价。 过渡: (二)概况
前两点是叙述式课文,后一点是活动式课文。 1.“得天独厚”的位置
位置:以相互位置为主,采用自学对比的方法通过阅书读图来完成
3
结合教材上的大字读地图册上祖国政区图和教材的两个地区的板图找到
和描述。由于是重点,需要完成识、读、指、填的全过程或者保证学生会也行。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点拨:
位于开放的前沿 在象祖国政区图这样比例尺图上看港澳就成为圈和点了,东港西澳,靠近国际主航道,珠江,广东省, 等为下面相关内容的学习做铺垫。
一点困惑:珠海、深圳、广州是否也拿出来,因为在同一幅地图上考综合的内容是正常的。不在本课出现,设计一幅图来做练习也可以解决。
自学对比要求必须明确,才能有效。
要求阅读教材的哪一自然段,阅读哪两幅图。
对比港澳位置的异同:都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南端,(都位于珠江边) 东港西澳
如果把珠海、深圳、广州拿出来,先找到然后按方位来说明。 交流:同桌或前后桌同学之间的互答、互检、相互纠正的过程。
要求比较多,有的可以在学前说清楚,有的可以在巡视、回答的过程中提示引导。 这一重点的展开程度及处理的方法的好坏,供大家评价。 范围:采用合作交流对比的方法通过阅书读图来完成 先整清楚组成:各为三个部分---名称
香港:主体是:一岛、一半岛、一新界
澳门:一半岛和两个岛组成。 在图上找到:香港比较容易。
澳门能在地图上找到文字,具体范围不清不楚。
展示澳门四幅图片:应该选择比较清楚的一幅
如果选择一幅比较清楚的地图展示给学生为好。(点图) 六个名称在图不太容易找到,范围也不容易确定准确,澳门的范围不清,有不认识的字所以有一定难度,需要合作和交流。
交流要求:在指说过程中的判定、矫正。
4
交流:同桌或前后桌同学之间的互答、互检、相互纠正的过程。
要使交流有效或是提高交流的效果,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在交流的过程中就体现了合作。少用或是不用大组交流---乱,交流不充分。二人、四一组每人都有机会,参与度就高。
以下两点是非重点,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2.人口、面积特点:主要方法是自学,也可以快速交流。
阅读教材和分析五城市人口密度表格(给出表格数据:香港6431/平方千米并点明市区高达26160/平方千米)明确人口面积数据,得出人口特点:“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人多地狭”不作为框题了,说明它不作为重点了,地位下降不等于删除,可以做为刚下的目,点到为止。
做为一整块来完成,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来解决。不给时间,看谁学得快。 这样就达到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3.土地开发特点:
是活动式课文,主要是突出人地关系,第2个活动略掉,只做3、4两个。
把两个活动中的三幅图片二段资料(原要求改成简单的问题),重新整理制成课件同时展示给学生。把活动3中“看法”改成,“上天下海的利于弊”,把活动4中的“看法”改成“说明了什么”。第2个活动说明的是“山多平地少”可以活动3新旧教材结合改编成文字:香港人多地少,而且山地多平地少,土资源非常稀缺-------。删除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完成活动3、4,学习采用同桌前后桌讨论的方式。因为教材上没有答案,又不是很难,采用讨论法是可以解决的。用交流或是探究就不妥当。分大组是分任务而不是学习方式。估计学生能答出大概意识也就完成任务了。因为不是重点,没必要再补充资料,这样的安排就可以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
框题二【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可分为三层 (一)港澳突出的经济特点
1.经济特点:
自学:快速的阅读教材回答或照书回答即可,不要把简单的复杂化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