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峨日朵雪峰之侧》比较阅读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峨日朵雪峰之侧》比较阅读 课题 ——寻找诗中那个青春的“我”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把握、分析诗歌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特点。 2.通过诗歌对比和结合创作背景分析,思考诗歌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发展与变化。 3.感受作者的情感,领悟诗歌中蕴含的青春精神,激发同学们青春的热情,帮助同学们理解青春的价值。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教师说导入语,学生听讲并思考。 在单元起始课上,老师和大家分享了分析文学作品形象的方法。在本单元中《沁园春?长沙》展现的是同学少年的群像,《红烛》《致云雀》展现的是“红烛”“云雀”这样作为喻体的意象,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峨日朵雪峰之侧》中有抒情主人公问题导入 “我”的形象。 大家请注意,这里的“我”是加引号的,应当是指文学作品中的“我”,那么这个“我”与不加引号的我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呢?几天就让我们在《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峨日朵雪峰之侧》的比较阅读中,思考、解决这个问题,一起来寻找这两首诗中那个青春的“我”。
提出本课教师提出本课学习的核心任务: - 1 -
核心任务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与《峨日朵雪峰之侧》比较阅读 学习任务:寻找诗中的那个青春的“我” 我们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活动,一步一步完成这个任务。 学生学习状态预设:同学们记录本课学习任务,初步感知学习任务的内容。 教师布置活动一的具体任务。 活动一:初读诗歌,寻“我”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解,整体感知两首诗歌的内容,然后试着放声朗读课文。 朗读后,请画出描写“我”的句子,概括两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分别是一个什么形象。 学生学习状态预设: 活动一:初读诗歌,寻“我” ①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解,整体感知两首诗歌的内容,然后试着放声朗读。 ②圈点勾画诗歌中描写“我”的句子,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概括两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形象,完成对“我”形象的初步感知。 教师明确: 大家做得很认真,在对课文的初步感知中,我们不难看出《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的抒情主人公“我”是一个放歌者(放号者)的形象,《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的抒情主人公“我”是一个登山者的形象。但解读到这里,还远远不够。要对“我”的形象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我们需要仔细研读诗歌内容,在对细节、语言等内容的分析中,一步步将“我”的形象读深入、读立体。 活动二:品读诗歌,析“我” 任务1: 在对诗歌进行深入品读的时候,我们要思考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都与哪些要素有关?同学们在初中的时候,学习过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体裁,大家可以借助我们解读文学作品的经验,讨论、梳理出与抒情主人公“我”形象有关的作品要素。 学生学习状态预设:学生思考,分小组讨论,逐步将文学作品中与抒情主人公“我”形象有关的要素梳理、总结出来。 教师明确: 我们可以用下面的板书来呈现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活动二:品读诗歌,析 “我” - 2 -
任务2: 让我们带着这个思路,先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为例,通过捕捉、分析以上因素,看看隐藏在诗句背后的“我”这个形象,有着怎样的特点?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1919年9、10月间作 本是一共七行。第一、二行展示了海洋雄伟壮丽的景色;第三、四行抒写了主人公“我”对眼前景观的强烈主观感受;第五、六、七行是对力的讴歌与赞美。 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字的号角。但是这个形象并没有在诗歌的一开篇就出现,诗歌的开篇展现了北冰洋、太平洋雄伟壮丽的景色。那么真的就只是景色描写吗?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同学们通过讨论,教师进一步明确: 我们可以理解为,作者以自然的景象描写,进而为后面歌颂自然的伟力张本。但同时也可以将诗歌的开篇理解为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我”的呼喊声。“我”在欢呼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在欢呼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的滚滚洪涛,进而歌颂这伟大的力量。 这伟大的力量,既是指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指其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这同样是“我”歌颂的内容——滚滚而来的洪涛正在不断地努力向前,描绘着“力的绘画”,表演着“力的舞蹈”,演奏着“力的音乐”,抒写着“力的诗歌”,激荡着“力的律吕”。 同学们要注意的是,诗人在塑造抒情主人公“我”这个形象的时候,以大胆、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来进行创造,同时营造了壮阔、恢宏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