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福建省厦门一中集美分校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压带是因为高空气流在动力的的作用下下沉形成的动力高,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因为冷暖气流的交遇,暖气流沿锋面上升形成的动力低压。 考点:气压带与风带

点评:本题的的关键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机制,试题难度不是太大,带有较强的识记性,试题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40.C 【解析】

试题分析:低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A错误;副热带高压带为动力性高压带,是由于高空气流大量堆积,被迫下沉而形成的,故B项错误;全球七大气压带的分布特征:以赤道低压带为中心,南北对称,高低相间,故C项正确;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故天气晴朗,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特征。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应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一般特征,六大气压带的成因差异和高低气压带的气流垂直运动的差异,进而分析对天气的影响。掌握高低气压带与空气的垂直运动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41.(1)E (2)晚 (3)0° 90° (4)北回归线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和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1)地球公转速度在远日点最慢,图示E点表示远日点。(2)图示A点位于B点的西侧,故地方时较晚。(3)图示B点位于晨昏线上,故太阳高度为0。C点位于直射点所在的北回归线上,故正午太阳高度为90°,(4)图示表示北极圈内出现极昼,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则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42.(1)逆时针 (2)夏至 春分 C

(3)BD 昼夜等长 海口 (4)A BC DA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1)地球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为逆时针。(2)图示A点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故判断为夏至日,则D表示春分日,地球公转速度在经过近日点1月初时,即接近C位置时较快。(3)当南北极圈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则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即BD位置。此时全球昼夜等长。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4)当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即A位置。(5)南极圈内极昼范围扩大为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时,即为秋分—冬至日,我国各地昼长于夜,且昼长逐渐增长,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逐渐向北移动,为春分到夏至日。 43.(1)反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2)晴夜少云,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 丙 (3)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能力强 甲 (4)地表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乙 (5)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增加 【解析】略

44.(1)近地面 (2)略 (3)等压线 高压 低压 【解析】本题考查风的形成。(1)图示风向向右偏,且风向斜穿等压线,判断为近地面的风向。(2)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与风向相垂直;摩擦力与风向相反。(3)同上题。(4)由于地转偏向力与风向相垂直,故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45.(11分,每空1分)

(1)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2)东北信风带(或低纬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或中纬西风带)

(3)低纬

(4)GC AE(全对才给分) (5)C E (6)C (7)B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题,由C、E所在纬度可知,气压带C、E分别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第(2)题,若上图表示北半球的三圈环流,风带B为东北信风带(或低纬信风带)、D为盛行西风带(或中纬西风带)。

第(3)题,图中H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圈。 第(4)题,各气压带中,少雨的是GC,多雨的是AE。 第(5)题,各气压带中,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有C、E。

第(6)题,若上图表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则图中D的风向是西北风。

第(7)题,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考点: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成因与分布规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对气压带风带对应知识考查的淋漓尽致,学生只要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成因与分布规律就不难作答。另外,答题时要看清要求,让用字母表示你就不要填写名称,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失分。现将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相关规律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规律技巧】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结果,由于大气环流的规律性,使得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从全球看,气压带与风带是相间分布的,即两个气压带之间必定存在一个风带。(如下图,以北半球为例)

(1)从气压带来看,全球七个气压带是高低相间分布的,且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2)风带的分布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的。

(3)各气压带的高低性质主要取决于各气压带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方式,即上升和下沉,凡盛行下沉气流的区域,必定为高气压带,而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则为低气压带。 2.表解近地面气压带与风带 (1)全球的气压带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特性 气流 影响

气候极地高气压带(2南北纬90°附近 热力原因 个) 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 南北纬60°附近 动力原因 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 南北纬30°附近 动力原因 赤道低气压带(1个) 0°附近 (2)全球的风带 风带 极地东风带 (2个) 中纬西风带 (2个) 低纬信风带 (2个) 分布 风向 北半球 南半球 东南风 西北风 东南风 属性(影响气候) 冷干 温湿 干燥 热力原因 冷高压 下沉 冷干 冷低压 上升 温湿 热高压 下沉 干热 热低压 上升 湿热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东北风 气压带之间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西南风 低气压带之间 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东北风 气压带之间 规律技巧总结:①低压带和西风带影响的地区多阴雨天气;②高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③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大陆东部因温暖海洋上的信风带来水汽,降水较多。

图中所示的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是太阳直射赤道时的理想位置。随着直射点周年移动的影响,全球的气压带、风带随之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冬季南移,夏季北移,移动的幅度约为5—10个纬度。比较准确的说法是12月22日~6月22日,向北移动,6月22日~12月22日,向南移动。

福建省厦门一中集美分校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压带是因为高空气流在动力的的作用下下沉形成的动力高,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因为冷暖气流的交遇,暖气流沿锋面上升形成的动力低压。考点:气压带与风带点评:本题的的关键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机制,试题难度不是太大,带有较强的识记性,试题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40.C【解析】试题分析:低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A错误;副热带高压带为动力性高压带,是由于高空气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o6zl3jmo885bn78arf2570pk9t7uz00b8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