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管时将下段注浆管拧松。
(5)在下导管及灌注混凝土施工、机械搬移等施工过程中采取措施加强对注浆管的保护,防止受到施工机具的碰撞碾压而损坏;后注浆作为灌注桩下道工序,灌注桩作业的场地平面应在后注浆完成后才能进入机械。
(6)水泥浆应进行过滤,防止注浆过程中堵塞注浆管。
(7)注浆泵及高压管路使用完毕或停用三小时以上,应进行清洗,注浆泵应专人操作。
(8)注浆高压软管应防止与地面突出物磨擦,防止被尖物刺破。 (9)派专人巡视监督,任何由管头损坏造成的经济责任由损坏者承担。
三、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施工方法
1、施工程序
场地平整→桩位放样→桩身外观检查(设置标尺)→桩机就位→喂桩、插桩→桩身校正→稳桩→静压沉桩(观测记录)→接桩→沉桩或送桩(观测记录)→沉桩至设计标高→桩机移位。
2、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场地平整 2.1平整场地
现场测量放线定位 → 沉桩机械进场与安置 ↓ 桩机就位 ↓ 桩位前方、水平向架设经纬仪校正 ↓
起吊桩就位←养护达100%设计强度的桩运至沉桩点 ↓ → 经纬仪校正桩垂直度 第一节开始沉桩 ↓
沉桩离地面1.0m处停压→ 第二节桩就位 ↓ → 经纬仪校正桩垂直度 电焊接桩 ↓ ← 接桩隐检验收 第二节桩沉桩← 经纬仪校正桩垂直度 ↓
送桩至设计桩底标高要求 ↓
复核桩顶标高 ↓
拨出送桩、填盖桩孔、进入下一根桩的施工 预制方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 场地整平填土应在沉桩前完成,根据地质报告,本工程场地埋有废弃管线及旧桩基础,必须先彻底清除,采用粉质粘土换填至设计标高,换填土应分层铺填夯实,分层铺填厚度可取200~300mm(接触下卧软土层的垫层底部铺填厚度应根据施工机械设备及下卧层土质条件确定),换填土压实系数为0.97,填土后待地基沉降基本稳定后方可成桩。
2.2方桩预检
方桩进场后,根据2013浙G35图集标准对方桩进行预检,对不合格的桩,要坚决退回并通报甲方(现场监理)。
2.3定位放样
桩基轴线放样定位按设计总平面布置图建筑座标角引入,并应多次复核后经监理单位、甲方单位确认。施工现场轴线控制点的位置将设在不受沉桩作业影响的地方,在压桩过程中,要经常对控制点进行复核。根据设计桩位图,按施工顺序逐一编号,依桩号所对应的轴线,按尺寸成片测量出桩的中心点,撒上灰线,定位中心点插毛竹签,毛竹签要插牢并与地面平或稍低,毛竹签顶部涂上红油漆。对于成片放出的样桩位,在压桩过程中,测量人员要对每条轴线进行校核,记录人员要对每个桩位进行复核。桩机施工的标高控制,应遵照设计要求进行。每根桩入土后均须做标高记录。为此、施工区附近将设置不受沉桩影响的水准点3个,该水准点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予以保护,保证不受损坏。
2.4方桩起吊、运输和堆放
当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方可起吊,达到100%时才能运输。
现场堆放场地经特殊处理后允许方桩着地平放,可将堆场先平整压实,有条件可铺设200㎜的粗砂或石粉作垫层,并在堆放前或方桩起底重新堆放前仔细平整。
方桩在施工现场一般不要堆得太高,大多为随卸随用或单层堆放在桩机附近。
方桩起吊方式如图:
本工程方桩均分段接桩,分段长度6~12m,因此主要选择一点吊的方式:起吊时桩尖需留有溜绳,吊点留置位置取0.31L处。现场运桩可用具有弹簧和转盘的平板车,转盘上的刚性托板应有足够的长度,在刚性托板与桩之间用垫木衬垫,平板车
的轨道应平整,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平板车平稳,避免跳动和撞击,当桩放置与平板车上后,须清除桩上粘附的杂质。在方桩吊运过程中,横向裂缝长度不得超过侧面边长的1/2。
2.5桩机选择与桩架操作程序
(1)根据地质条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及布桩密集程度等因素,压桩机应按额定总配置压重,压桩机的重量不宜小于单桩极限承载力的1.2倍,避免配重不足而产生桩架被抬起的现象。
(2)桩运至桩架下以后,利用桩架上的滑轮组进行提升就位,即首先绑好吊索,将桩水平地提升到一定高度(为桩长的一半加0.3~0.5M),然后提升其中的一组滑轮组使桩尖渐渐下降,从而桩身旋转至垂直于地面的位置,呈垂直状态后,即可送入桩架的龙门导杆内,然后把桩准确地安放在桩位上,随着将桩和导杆相联结,以保证打桩时不发生移动和倾钭。在桩顶垫上硬木,安上桩帽后,用桩机上的水平仪、线锤校正桩机垂直度,桩的垂直度以架设二台经纬仪正交观测校正,应在距桩机15.0m~25.0m处成90°方向设置,其测定导杆和桩身的垂直度,偏差不超过0.5%,即可将桩帽缓缓落到桩顶上面,在桩的自重和顶式液压杆作用下,桩向土中沉入一定深度而达到稳定的位置。这时,再校正一次桩垂直度,即可进行压桩。
2.6沉桩
采用静压法沉桩,启动顶压桩油缸将桩压下,沉桩时,要观察桩身垂直度及油表读数。桩身、桩帽、送桩管应在同一中心线上,且桩帽与桩之间的弹性衬垫应及时检查及时更换,其桩架应按额定的总重量配置压铁块,并保证压桩机在压桩过程中机械性能保持正常运转,每根桩应一次性连续压至控制标高,停歇时间不宜过长。
本工程要求油压表读数对应的终压桩力达到 4000kN,当油压表读数满足要求,但桩长尚有富余时,原则上应将桩段全部压入;工程桩施工停机时的油压表读数由设计单位会同甲方、监理、施工方等有关单位根据试桩参数共同确定,并稳压1-2分钟方可停机。同时应以桩长为参考标准,确认桩尖达到设计持力层。对地面隆起及可能上浮的桩最后应进行复压。桩施工中如遇异常情况,请通知设计人员及有关部门及时商量解决。
静压沉桩过程中不得任意调整和校正桩的垂直度,避免对桩身产生较大此生弯矩。桩穿越硬土层或进入持力层的过程中除机械故障外,不得停止沉桩施工。
2.7接桩
接桩应在穿越硬土层后进行,接桩时上下节桩的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mm,节点弯
曲矢高不得大于桩长的1‰,且不大于20mm。
本工程方桩采用焊接法接桩,桩表面应保持清洁,上下节桩桩顶平整度必须小于2mm,纵轴线必须重合一致,上下节桩之间的间隙应采用厚薄适当,加工成楔形的铁片填实焊牢。焊接时,应将四角点焊固定,然后对称同时焊接以减少焊接变形,第一层焊应采用焊条(Φ3.2mm)打底,确保根部焊透,第二层焊方可用粗焊条。焊缝必须每层检查,不应有夹渣、气孔等缺陷,焊缝要求连续饱满,焊缝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桩接头焊接完毕后,焊缝应在自然条件下冷却5分钟以上方可继续沉桩,焊缝质量应符合GB50205-2001中对三级焊缝的要求,并按隐蔽工程验收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接桩拼缝允许偏差表 偏差名称 桩身弯曲度 方桩两端板之间间隙 点焊高度 接缝错位
2.8沉桩控制
沉桩控制标准以设计标高、压桩力和稳压下沉量相结合,并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综合确定。
在送桩器上标出送桩深度标志(红线),在附近建筑物上标出±0.00红三角,先用水准仪对准红三角后再对准送桩器,直到水准仪目镜横线对准送桩器红线为止。允许偏差控制在-50~+100内。
在沉桩过程中记录桩号、桩长、压桩起迄时间,每根桩的压桩力和送桩深度。 2.9合理安排沉桩流水顺序
方桩施工时应从桩群的中心位置向外施打,承台边缘的桩宜待承台内其它桩打完并重新测定桩位后再插桩施打。(详见桩机施工顺序图)
2.10当压桩完成每天的工作量时,由于沉桩产生土体扰动及相互挤动,施工隔天还须重复检验桩顶上浮标高值,如超出规范允许范围时,应重心用压桩机跑桩补压,以确保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四、桩机拆卸和安装
1、安拆前准备工作
(1)施工现场场地地上与地下障碍物必须清除干净,周边有无高、低线路,运输车辆及起重设备的进退场道路确保畅通。
(2)施工现场的场地要填平夯实,坡度不大于1%,地耐力不小于120KPa。
允许偏差值 ≤L/1200 ≤2mm ≤1mm ≤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