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呼兰河传课堂实录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呼兰河传》课堂实录

(课前幻灯片展示课题:《呼兰河传》萧红)

师:(导入)在中国北方著名的河流松花江北岸,有一条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河流,名叫呼兰河,却因诞生了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写下了一部以这条河流命名的作品,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文化坐标。这位作家就是萧红,这部作品就是《呼兰河传》。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呼兰河传(节选)》,品读发生在呼兰河畔的故事。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拿出笔,默读全文。一边读,一边可对文中的一些精彩句子圈点勾画,并在读完全文后试着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把这句话写在课文最后的空白处。

(幻灯片展示:阅读全文,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文章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阅,查看部分学生“概括”完成情况。)

师:好,同学们都完成得差不多了,下面请几位同学来和大家交流一下他们所概括的课文内容。

生:我在呼兰河的童年生活。

生:我的童年是在祖父的花园中度过的。

生:我和我的祖父在呼兰河畔的花园中过着快乐的生活。

师:听了三位同学的概括,我们一起来提炼一下他们概括语中的关键词。三位同学都提到了“我”——“祖父”——“花园”(生呼应,师板书“我”“祖父”“花园”)。这三者都是名词,还不能组成一个句子,应该怎样组织比较好?——我在祖父的花园里过着快乐的童年生活。(生呼应,师板书“快乐”) 师:(对应板书内容)刚才我们从同学们的概括中提炼出了这些关键词,现在我们对应这些关键词,把这句话进行一些内容的扩充。

在这篇文章中,“我”的年龄大概是——“四五岁”(生呼应);“祖父”的年龄大概是——“快七十岁”(生呼应);“花园”里有些什么?——有动物(鸟儿、蜻蜓、蚂蚱、蚯蚓……),有植物(大榆树、小白菜、黄瓜、玉米……),还有很多趣事(栽花、拔草、认谷子、捉蚂蚱……)(生呼应)

师:总结一下,这些都是花园中的“人”“物”“事”,同学们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园中“人”“物”“事”的共同特征?

(幻灯片展示:用一个词来概括园中“人”“物”“事”的共同特征) 生:自由自在。

师:为什么用这个词语?

生:因为文章当中有这样的句子:“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所以我觉得可以用“自由”来概括园中一切“人”“物”“事”的共同特征。

师:这位同学非常自信,用文中的这个词语“自由”来进行概括,(师板书“自由”),那文中哪些语句让你读出了“自由”的味道?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和大家分享。

(幻灯片展示:你从课文哪些语句读出了“自由”的味道?)

生:我觉得课文最后一句话让我读出了“自由”的味道。“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就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文中的女孩子想睡就睡,随便找个地方都能睡觉,体现出了她的自由自在。 师: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好似以天为被、以地为床,随便找个阴凉地方就能睡觉,真是自在随性呵。这位同学分析得很好,其他同学呢?

生:我从这段文字读出了“自由”:“黄瓜愿意开一朵谎花,就开一朵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都不结,一朵花都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师:为什么选择读这段文字?

生:因为这段文字写出了园子中的动物、植物没有约束、自由自在的感觉。 师:这位同学,你刚才在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段文字在语言组织上有什么特征?

生:这段文字用了大量的排比修辞,如几个“就”构成的排比句,还有几个“愿意”构成的排比句。

(师展示幻灯片: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谎花,就开一朵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都不结,一朵花都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师:这段文字老师也特别喜欢,所以我把它展示在幻灯片上。大家和我一起来看,这段文字中一共出现了几个“就”?——11个“就”。(生呼应)

师:“就”放在这个语段中有什么作用?——强调作用。(生呼应) 师:那11个“就”连在一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生:11个“就”连在一起,构成排比句式,读来语气轻松,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形象有力地表现了园中一切都在自由生长的状态。

师:分析得非常好!同学们能不能通过朗读来表现这种生机勃勃的“自由”? (生读幻灯片展示语段,师评价)

师:通过朗读,同学们可以感受到这个语段所呈现出来的事物自由自在的状态,也折射出人物内心的心理状态是——自由自在(生呼应)。但凡在阳光下的一切,都是健康的、快乐的,都是自由的。那这一切的自由都是谁给的呢?——祖父(生群答)

师:为什么说是祖父呢?

生:因为这个园子是祖父的。(师、生笑)

师:仅仅是这个原因么?再读课文,同学们能不能从文章中找出相关语句,支持我们刚才的结论?

生:我找到了这个句子:“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祖父戴着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这几句话写出了小女孩一天到晚跟在祖父身后,写出了对祖父的依赖。 师:祖父做什么,女孩就做什么,这还写出了什么呢?

生:(补充)文章中描写的情形感觉女孩就像是祖父的小跟屁虫、小影子、小尾巴,祖父做什么女孩就做什么,还写出了小孩子爱模仿的天性,从中可以看出祖孙两人的关系特别亲密。

生:我觉得这些句子也可以说明是祖父给了我自由:“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做野草一起地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小女孩用锄头“乱勾”给祖父帮“倒忙”,其实是在添乱,还把韭菜当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即便这样祖父也不怪她。

师:小女孩模仿祖父没有受到任何干涉,她给祖父帮倒忙也被宽容着。她把祖父精心照料的韭菜、庄稼割掉了,祖父却不责备我,可见我更是祖父的“宝”,这里处处体现了祖父对我的关爱,甚至是溺爱。 师:文中有一段祖孙俩的对话,为我们再现了花园中祖父和女孩在一起时的情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男生读祖父部分,注意他的年龄特征,要读出沧桑的感觉,女生读小女孩的部分,注意女孩的年龄特征,要读出天真烂漫的感觉,旁白部分由老师来读。

(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10-22自然段)

师:在这样简短的对话中,作者为我们刻画了祖孙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我们先来看,作者是如何来刻画祖父的?

生:我觉得最突出的,就是文中祖父的“笑”。 师:短短的文字中一共出现了几处“笑”?

生:有三处,分别是“大笑”“笑得够了”“还在笑”。 师:三处“笑”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祖父?

生:祖父被小女孩的天真烂漫逗乐了,对小女孩犯的错误也不追究,笑中含着慈祥,饱含着祖父的宽容。

师:同学们抓住动词“笑”分析了祖父这一形象,读出了祖父的宽容、慈祥,能不能用相同的方法来分析一下女孩的形象?

生:我觉得文中“抛”这个动词很值得分析。女孩子从屋里拿出谷穗“抛”给祖父,而且是“远远地”“抛”,写出了女孩子想急于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充满着自信。

生:我觉得“抛”字还写出了女孩当时的心理,因为被祖父“笑”,让她感觉到莫大的委屈。所以用“抛”这个动作,也写出了女孩子的任性和骄横。

师:分析得很好。同学们,我们平时都有这样的感觉,往往在自己最亲近的人面前,小孩子会流露出格外的任性。一个“抛”字让我们感受到这个四五岁小女孩的当时骄横的情态,也让我们感受到女孩对祖父尤为亲近的特殊情感。

同学们读得很细致,分析得也都很到位。紧扣“笑”“抛”两个动词分析了祖孙两个人物形象。在刚才读的语段中,有一个不经意的字却深深触动了我,这个字就是第10小节的“他”(师板书“他”)。为什么是这个字呢?因为我觉得它“少而精贵”,有没有同学发现其中蹊跷?

生:我看出来了,全文只有这一个地方用到了第三人称“他”,其他的地方用的都是“祖父”。

师:(板书“祖父”)这样的用法本没有什么特殊的。但当这样的现象集中出现在某一小个段落中时,往往会产生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家和我一起来看这组句子:

(幻灯片展示: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祖父带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按照我们一般的写作习惯,在语段的第一句话出现主语之后,后面的句子都可以承前省略主语,换用第三人称“他”,例如这个语段,我们就可以做以下修改: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他在后园里边。他带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他栽花,我就栽花;他拔草,我就拔草。”

这样改后,句子似乎更为简洁。那作者为什么在此要不嫌啰嗦的、反复的使用“祖父”这个称谓呢?

生:用祖父这个称谓写出了对祖父的尊敬、爱戴。

生:反复使用是为了强调“我”和祖父之间的亲密关系,有血浓于水的血缘关系的人,才能被称为“祖父”,写出了女孩对祖父的依恋。

师:(板书:尊敬、爱戴、强调亲密关系)再来比较一下这个“他”。第三人称“他”一般出现在什么样的语境?

生:往往不是和说话的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师:是不是给人以距离感?

生:嗯,而且“他”是可以指代所有人的,而“祖父”只能指代一个人,是唯一的。

师:的确,“他”这个人称很客观,但始终都觉得它缺乏一种温度。

(板书总结:祖父——有温度、有情感的称呼

他——有距离感的第三人称 )

作者反复用祖父这个称呼,以强调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祖父在小女孩生活中特殊的地位。同样的现象似乎还不止一处,同学们还能找到类似的表达么? 生:课文的第一小节:“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这里连用了三个“祖父”,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

师:这是节选文字的第一小节,同学们在读得时候,是否产生过疑问?我们再来读一遍。“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一座城,只住了一个人?小女孩的父母以及其它亲朋呢?如何来解开这个疑惑?(师稍停顿,生思考) 师:老师摘录了两段文字,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帮助。

(展示幻灯片,师读:“等我生下来,第一给了祖父无限的欢喜,等我长大了,祖父非常地爱我。使我觉得在这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虽然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的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都觉得算不了什么。何况又有后花园!” 萧红《呼兰河传》)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童年时期的家庭环境。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祖母对“我”的伤害,让“我”觉得祖父是这个家庭中唯一给“我”亲情温暖的人,以致在之后对故乡的回忆中,那座城中,便只有祖父一人。

女孩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了,到女孩四五岁的时候,祖父已经快七十了,祖父在无可挽回地老去,终有一天,他会离“我”而去,当他离开“我”的时候,女孩又该如何呢?

(幻灯片展示,师读:我若死掉祖父,就死掉我一生最重要的一个人,好像他死了,就把人间一切“爱”和“温暖”带得空空虚虚······

——萧红《祖父死了的时候》) 祖父死了,断了女孩和故乡的唯一牵连,“我”离开了园子,离开了故乡,追寻快乐、自由、爱而去,之后的命运又是如何呢?

在此,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呼兰河传》外,有关作者萧红的故事。 (幻灯片展示:萧红漂泊的一生)

0o2lb5izcy4g4gh0kzl91od1e2lmz900xu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