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
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3,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①先进性②广泛性与深远性③示范性④完整性。
4,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①认识功能②调节功能(最重要的功能)③教育功能④规范约束功能⑤价值导向功能
5,教师职业的灵魂是师德。
第二章
1,教师良心:即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育伦理学中的主要范畴,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觉意识,是教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自己教育和教学行为进行道德控制和自我道德判断与评价。
2,教师职业良心的表现形式:①恪尽职守②自觉工作③爱护学生④团结执教
3,教师良心的形成条件:①教师良心是教师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特别是教师职业劳动中的道德关系的自觉反应 ②对教师进行一定的社会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教师良心形成的必要条件 ③教师自觉进行道德上的自我体验、自我教育是教师良心形成的主观条件。 4,教师公正:即教师的教育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
5,教师公正形成的条件:①客观因素:教师公正的内容和要求,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社会教育制度及其目的的制约;也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制约,是一个不断充实和完善的过程②主观因素:其掌握和贯彻,取决于教师对教育规律和学生情况的了解认识程度;教师公正信念的形成,取决于教师个人道德素养、道德觉悟的高低。 6,教师公正的培养:①自觉进行人生修养 ②提高教育素质 ③正确对待惩罚的公正 ④做到公正与仁慈的结合
7,教师幸福: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体味人生价值并获得自身发展的精神愉悦状态。
8,教师幸福的特征:①物质生活幸福和精神生活幸福相统一②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相统一③集体幸福和个人幸福相统一。
9,教师荣誉:是指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社会价值所做出的肯定评价和教师本人对这种评价的自我意识。
10,如何正确对待教师荣誉:①把履行教师道德义务当做荣誉的前提和出发点 ②正确处理好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的关系 ③正确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划清荣誉和虚荣的界限。
第三章
1,全面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①学校教育活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②学校教育活动必须让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③学校教育活动还必须让每一个学生在德、智、美等方面都得到整体的全面发展 ④ 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⑤规范教育行为,在实践中贯彻教育方针
2,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爱国守法,公民教育的主旋律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
第四章(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1,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爱岗敬业。
2,爱岗和敬业的关系(既相互联系,又互有区别) ①爱岗是指一个人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岗位;敬业是指一个人对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②从二者联系来看,爱岗是敬业的前提,敬业是爱岗的体现③从二者区别来看,爱岗更多是一种情感体验,敬业更多是态度和行为体现④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3,爱岗敬业的策略:①树立积极人生态度,有强烈的责任感②理解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③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处理好教师的“责”、“权”,“利”之间的关系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工作中体现“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根本要求⑤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教师在体验中成长。
4,热爱教育(教师的基本品质)的具体要求:①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②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③正确处理教育事业整体利益和教师个人利益的关系。
5,教师敬业精神的具体体现:①敬业乐业精神②勤学进取精神③开拓创新精神④无私奉献精神⑤热爱学生的精神。
6.爱岗敬业的表现:①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为人民服务在教师职业规范中的具体化 ②崇高的职业理想信念是师德修养最根本的内在动力 ③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是教师敬业的具体表现
7.教师敬业的行为表现:①精心准备,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方案 ②运筹帷幄,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恰当;教学结构紧凑;学生积极性高;教学效果显著) ③精心设计作业,认真批改作业 ④加强课外辅导,体现因材施教
第五章(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1,教师关爱学生的内容:①教师要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②要求教师关心学生、了解学生③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④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⑤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
2,教师关爱学生的正确途径:①要加强研究,建立正确的关爱学生的模式②要加强学习和修养,努力提高自己关爱学生的综合素质③要向学生学习,从中吸取关爱学生的动力。 3,教师关爱学生的方法:①爱而不溺,严而有格②尊重信任,循循善诱③公平公正,一视同仁。爱的形式有多种,严是一种爱,宽容也是一种爱。
4,教师在工作中如何才能做到公正:①与学生人格的平等②对所有的学生的接受③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第六章(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
1.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又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身心素质,把学生培育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2.教书与育人的关系(简答):①教书与育人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 ②教书是育人的条件、途径和手段,只有把书教好,才有可能育好人 ③育人是教书的最终目的,教好书总是为着育好人
3.教书育人中的三大误区:①“分家论”(把教书和育人分开、对立起来)②“自发论”(教书和育人混为一谈,教书代替育人)③“代替论”(用育人代替教书)
4.教书育人的特点:①教育对象的主动性 ②教书育人的长期性 ③教书育人的连续性 ④教书育人的示范性
5.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为什么):①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 ②教书
育人是教师道德的最高境界 ③教书育人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④教书育人是教师应尽的道德义务
6.素质教育是一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7.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①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认真领会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 ②转换教师角色,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③培植教育教学能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第七章(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是为人师表)
1.教师为人师表的表现形式:①用崇高的人格来净化学生的心灵 ②用充满爱心的言行来激励学生上进 ③用严格要求自己来让学生信服 ④用丰富的学识和优秀的教法来吸引学生 2.教师为人师表的实现条件:①深入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理论 ②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③严于解剖自己,学习为人师表的楷模 ④身教重于言传,持之以恒,长期不懈
3.教师为人师表的外部表现:①教师的语言示范 ②教师的行为示范 ③教师的衣着、仪表示范 ④教师的举止示范
4.教师语言示范的作用: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工具,教书育人的重要媒介,是教书育人信息的载体,是教师完成任务的主要工具,是教师从教学的基本功和必要素养,是教学艺术中的一个基本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5.团结协作(集体智慧与教育合力的支柱)的内容:①谦虚为怀,自知之明 ②严于律己,诚以待人 ③互相帮助,通力合作 ④学习先进,共同提高
6.廉洁从教(育人的品德基础)是指教师在整个从教生涯中都要坚持行廉操法的原则,不贪学生和家长的钱物,不贪占公共和他人的钱物,不染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贪、贿、欲等恶习,始终以清廉纯洁的道德品行为学生和世人做出表率。 7.廉洁从教的内容:①坚持高尚情操 ②发挥奉献精神 ③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 ④不利用职权之便谋取私利
第八章:教室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终身学习
1.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车鞥元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
2.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容:①学习职业道德类课程,形成正确的专业态度 ②学习学科类课程,丰富专业知识 ③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 ④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类课程,提高专业技能。
3.终身学习的意义:①终身学习是现代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 ②终身学习是时代 对教师职业的要求 ③教师是终身学习的典范。
4.严谨治学是指教师在求知、传授知识以及做学问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 5.严谨治学的意义:①严谨治学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需要 ②严谨治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风的需要 ③严谨治学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6.严谨治学的要求:①刻苦学习,锲而不舍 ②要将“刻苦”和“严谨”相结合 ③学而不厌,做到“三勤”(勤学勤思勤动手)
第九章: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就是按照一定的道德评价标准,运用校内外舆论、教育传统习惯和教师内心信念等形式,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行为所做的善恶褒贬的道德评判。 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式: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社会评价。
3.师德评价的基本方法:学生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
第十章
1.教师道德修养:主要是指教师个人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活动,以及经过努力所形成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境界。
2.教师道德修养的特点:自觉性;长期性;艰巨性;高层次性。
3.教师道德修养的任务:提高师德认识;陶冶师德情感;锻炼师德意志;确立师德信念;培养师德行为和习惯。
4.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内省和慎独。内省是师德修养的必要方法。所谓“内省”就是自己进行反省。慎独是师德修养方法的特殊方法。是在独处活动、无人监督、有做坏事的可能并不会被发觉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地按一定道德要求去行动。 5.新课改对师德建设的新要求:①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改对师德的基本要求 ②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③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对师德提出更高的要求
6.新课改对师德建设的新特点:①育人思想上坚持人本意识 ②工作态度上遵循服务意识 ③行为作风上强化自律意识 ④自我提高上强调学习意识 ⑤培养目标上树立创新意识
7.新课改对师德建设的新策略:①把准切入点,让教师易于接受 ②创设交融点,让教师主动接受 ③放大闪光点,让教师自我接受 ④解决“困惑点”,让教师乐于接受 ⑤明示“灼热点”,让教师有效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