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古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汉代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是考查频率较高的区域:题型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内容主要集中在儒学思想(古代儒家思想在政治上的诉求)及通过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论语》的内容不在“五经”之中)考查文明的传承。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的关系需要重点关注。汉代儒学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备考时,应明确汉代儒学在儒学发展演变中的地位,理解儒家思想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一、百家争鸣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 (1)主张
①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德治;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②教育思想: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主张“1有教无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2)历史影响: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2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儒学的“六经”。
2.孟子
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
- 4 -
倡“3仁政”学说,并提出“君轻民贵”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3.荀子
(1)主要思想:强调“天行有常”,指出人道有为,提出“4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2)地位: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 (二)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内容、影响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内容 “道”是世界的根本;朴素的辩老子 道家 思想 庄子 证法思想;幻想回到“5小国寡民”的社会 把“道”作为最高准则,宣传6天道与自然无为;提出“齐物”的观点 经济上:“尽地力之教”;政治李悝 上:主张用严酷的刑罚确立起新的政治秩序 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按商鞅 法家 思想 军功授爵;加强7中央集权。经济上:奖励耕战,废除井田制度 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法”“术”“势”合一,将法韩非 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8耕战;主张“事异则备变” (续表)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内容 学说主旨是“10兼相爱、交相墨家 思想 利”,还提出了11非攻、尚贤、墨子 尚同、节用等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主张。贡献主要表现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 二、汉代儒学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背景
汉代以来,逐渐湮没失传 影响 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汉代以来,其9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崇尚自然,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影响 - 4 -
(1)政治上:高度集权的12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 (2)文化上:以13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也基本形成。 2.措施
(1)政治上:重用儒生。汉武帝初年,儒学之士在各级部门担任职务。
(2)思想上:董仲舒建议皇帝倡导儒学,实践14德政,推行教化。“15天人感应”思想得到汉武帝的认可。
(3)教育上:设置太学,培养政治人才,使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3.影响
(1)消极:结束了各学派学术思想16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2)积极: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17正统思想,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二)董仲舒的主张
1.提出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理论;主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倡“三纲五常”。
2.主张确立儒学的18独尊地位。 (三)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2.科举制的含义:隋唐时代开始的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标准,以19儒学经典为考试内容的选官制度。
3.影响: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体的稳固;也导致了古代中国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知识拓展]
“争鸣”意指各学派根据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本质是寻求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途径。
[归纳总结]
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统治者重视的原因:
1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2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变法改革,致力耕战,孔子恢复周礼、“德治”的主张不符合他们的需求。
[辨析比较]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