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年海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思想政治学科合格性考试说明
一、考试目标
海南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是考查高中学生思想政治学科学习是否达到国家要求的高中毕业合格标准的水平考试,也是检测和评价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
考试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我省教学的实际情况,坚持以核心素养为统领,考查学生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获得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学业成就;考查本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情况,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身上的表现。坚持以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为考查对象,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内容,参与社会实际生活,在真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关注学生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表现,以及展现出的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必备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况。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试范围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相关知识及时事政治。
必修1 经济生活
内 容 要 求 1.了解和阐明生产与消费及其关系。 2.了解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阐释公有制经济1.生产与经济制度 2.个人收入的分配 3.财政与税收 4.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5.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明确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了解我国个人收入的方式与合法途径,解释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的完善;评析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政策,列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4.了解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阐明财政的作用、税收的特征及作用。 5.评析市场机制的优点与局限性,辨析经济运行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解析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6.了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及要求。 7.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阐明科学发展观内涵、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评析经济发展中践行社会责任的实例。 必修2 政治生活 内 容 要 求 1.生活在人1.列举宪法有关人民主体地位的规定,说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阐释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说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3.了解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途径,领悟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4.了解和阐明我国政府的职能及其责任;说明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和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5.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性质与职权以及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6.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7.引述宪法序言,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阐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
8.引述党章规定,明确党的地位、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9.理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意义,阐述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的道理、方式和表现。
10.简述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1.搜集材料,阐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
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2.我国公民
的政治参与 3.我国政府
是人民的政府 4.我国政府
受人民的监督 5.我国的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 6.我国的政
党制度 7.我国的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8.走近国际
社会 9.维护世界民守法的基本要求。 12.列举事例,阐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意义。 13.阐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 14.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解释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15.了解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了解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时代的主题;阐述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和宗旨。 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必修3 文化生活 内容 1.文化对人的影响 2.文化创新 3.我们的中华文化 要 求 1.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领悟文化塑造人生及优秀文化作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2.了解和领会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阐释文化创新的途径。 3.了解和领悟中华文化的特点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必修4 生活与哲学 内容 1.美好生活的向导 要 求 1.比较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异同;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2.百舸争流的思想 3.时代精神的精华 4.探究世界的本质 5.把握思维的奥妙 6.求索真理的历程 7.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8.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系问题,理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2.阐释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理解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阐释意识的本质和意识的作用;表达无神论立场;表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3.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阐述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4.描述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运动的,领会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的意义,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领会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和创新对民族进步的意义。
5.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解价值观的形成与时代和环境密切相关;解析价值观差异与冲突产生的社会根源,能够进行合理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6.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探寻实现人生
10.创新意识与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进步 11.寻觅社会的真谛
12.实现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