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热》单元教学设计 1.热起来了
【教材简析】
《热起来了》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第一课。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对热源和热的传递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和认识,引发学生对热探究的兴趣。
本课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怎样给身体增加热量。从当我们觉得手冷时,两只手互相搓一搓会热这一生活经验切入,让学生关注身边的热源,引发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能使身体热起来的方法,并思考“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最后引出本课的研究问题:“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
第二部分: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教材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对比实验对这一问题进行验证,最终对“多穿衣服让我们身体热起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通过实验验证,让学生经历“问题—猜测—实验验证—思维论证”这样一个相对完整的探究过程,促进他们主动地思考,主动地探究。
在教学实践中,仅用毛衣包住温度计,会出现温度计温度略微上升的现象,最佳方法是用一杯常温水,先测出水的温度,然后用毛衣包住水杯再测水的温度。
【学情分析】
当我们觉得有些冷的时候,可以有很多方法让我们身体热起来。这一点学生有着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晒太阳、烤火、取暖器取暖、吃热的食物都是从其他热源获得热量让身体热起来,运动则是加快血液循环让身体热起来,而对于多穿衣服让身体热起来的原因,有些学生并不真正清楚,这正是本节课要弄清的科学概念。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对比实验的方法,能够自主设计一些简单的对比实验,所以本课在引出研究问题:“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自主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多角度进行实验验证,形成正确科学概念。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有多种方法可以给人体带来热量使人体热起来,但人体感觉到热并不都是外界给人体带来的。
2.添加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衣服只起到了保温作用。
科学探究目标
1.经历讨论使人体热起来的方法以及分析原因的过程。 2.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科学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善于质疑、思辨、验证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体会到保温材料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自主设计实验,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使学生经历“问题—猜测—实验验证—思维论证”的探究过程。
难点:理解衣服不能产生热量,而是起到了保温作用。 【教学准备】
分组准备:温度计1支、常温水1杯、毛衣1件、计时器1个,实验记录单。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1分钟)
当我们觉得手冷时,用力搓一搓手,就会感觉热起来了。这是因为两只手互相摩擦产生了热。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让自己热起来呢?这些方法是怎么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出示PPT2)
二、探索一:怎样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预设15分钟)
1.小组讨论:当我们觉得有些冷时,我们经常用哪些方法使自己热起来?这些方法是怎么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出示PPT3)
2.一边讨论一边完成记录。
“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方法记录表
让我们身体热起来的方法 这些方法是怎么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 3.全班交流研讨。
4.小结:运动使血液循环加快让我们身体热起来,烤火、晒太阳从外部获得热量让我们身体热起来。那你觉得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
二、探索二: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预设20分钟)
1.如果给你温度计、毛衣、一杯常温水、计时器,你能选择这些材料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吗?(出示PPT4)
2.小组讨论实验方法:小组打算选择哪些材料?怎样开展实验呢? 3.各小组领取材料进行实验。(实验方法先不交流,学生根据记录单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法)
4.温馨提示:
(1)两人一组,合理选择材料,合作完成; (2)正确使用温度计; (3)一边实验一边记录; (4)完成后整理器材,准备交流。
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实验设计与记录
实验材料选择(打√) □温度计、□毛衣、□一杯常温水、□计时器 实验方法(可以用图或文或图文结合表示) 时间 实验数据记录 温度 我们的发现 5.全班交流研讨:
初始温度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1)汇总数据,交流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