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第 3 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的物理道理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难点]

1.凸透镜成放大虚像的条件及像的性质 [教法学法]

1.实验探究法

[教学准备] 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放大镜、光具座、小手电筒、多媒体课 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照相机、投影仪的镜头都是凸透镜, 而放大镜本身就是一个凸透镜,它们都是利用凸透镜来成像的。 (展 示投影片) 小实验:下面请同学们利用凸透镜观察课本字的成像情况 通过实验,大家已经明白了凸透镜能成像,且像有正

倒、大小、虚实 之别,凸透镜的成像大小、正倒、实虚跟什么有关系? [ 新课教学 ]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提出问题

凸透镜的成像大小、正倒、实虚跟什么有关系? 大家想一想,大胆 的猜一猜。 猜想与假设

同学们说的很好, 但是刚才的猜想说距离的远近不好描述, 我们可以 给他找一个标准,即以透镜的焦距为标准,如:当 远,当2f>u>f时,称为近,当uvf时,称之为很近。 设计实验

介绍实验器材及器材在实验中的作用(利用课见展示) 基本概念

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用符号 u表示。 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用符号 v 表示。

u>2f时,称之为

?王里角军物足巨、彳象足巨,烯罡巨核応

2F —i?&

Cl

琴」2尸

jg巨十

焦距: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用符号 f表示。 (1) 实验注意

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必须把蜡烛、光屏分别

置于凸透镜两侧,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 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 实验过程中应记录哪些现象和数据?如何设计记录表格

3. 实验时先固定透镜,然后使物距为一数值,固定好蜡烛,再来回移 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清晰的像为止,观察像的特点,并记录物 距和像距。 (2) 实验步骤

1. 测定凸透镜的焦距f并做好记录。

方法:平行光聚焦法,小手电筒代替平行光源或在阳光下或很远的灯 光下测定凸透镜的焦距f。

2. 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 >2f,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 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和像距。

3. 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 u =2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 测量。 4. 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 2f和f之间,即2f>u>f,重复 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

5. 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f) uvf,在屏上还能得到蜡烛的像吗? 怎样才

能观察到蜡烛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 测出物距,估测出像距。

按上述计划操作,把数据和观察结果填入下表中。 透镜焦距f = ____ cm

像的性质 他止U/UI 1 1 像距v/cm 正倒 大小 实虚 1 2 3 4 5

分析归纳:

1、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虚像?

2、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 3、 凸诱镜所成的像有没有正一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得出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倒正 大小 虚实 像距 应用

U>2f 倒 小 实 f2f 投影仪 U=f 不成像 获得平行光 U

.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 分界点:一倍焦距 分虚实,二倍焦距 分大小: 实像的位置:物在处(二倍焦距以外)、像在间(焦距与二 倍焦距之 间);物在间、像在处。

实像的变化:物近像远像变大。 总结归纳

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课堂反馈] 1动手动脑学物理 2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3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二)、过程与方法1.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2.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三)、情感、态度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nm8p8it4a8qp2012imx4yj364q3d4011k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