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防治原则与治法
考点
1.防治原则的治疗总则。 2.中医治未病的含义。 3.未病先防的内容。 4.治病求本的概念。 5.正治与反治的概念。 6.标本缓急的含义。
7.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8.三因制宜的含义。
9.中医基本治法中“汗、和、温、清、补”的定义。 10.清法、补法的注意事项。
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防治疾病的总原则:( B ) A未病先防 B清淡饮食 C既病防变 D治病求本 E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2.见肝之病,先实其脾气,这种治疗属于:( D ) A早期治疗 B治病求本 C急则治其标 D先安未受邪之地 E扶正祛邪
3.“寒因寒用”的治疗法则是:( A ) A假寒证用寒药 B虚寒证用寒药 C实寒证用寒药 D虚热证用寒药 E实热证用寒药
4.以下哪一项不是未病先防的内容:( B ) A“避其毒气” B审因论治
C调摄精神 D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 E加强锻炼
5.正虚邪实而不耐攻伐的病人,一般采用:( B ) A扶正为主 B先扶正后祛邪 C祛邪为主 D先祛邪后扶正 E扶正与祛邪
6.用“扶正祛邪并用法”所治疗的病证有:( A ) A邪气盛,正气已衰 B邪气盛,正气未衰 C正气虚,邪气未盛 D邪祛正虚 E邪正俱盛
7.下列除哪项外都属于“治病求本”的治法:( D )
A热因热用 B通因通用 C寒者热之 D未病先防8.下列哪个病证应采取急则治其标的方法:( A ) A大出血 B阴虚内热 C脾虚腹泻 D气血两虚 E阳虚外寒
9.疾病的标与本的概念下列哪项是不确切的:( C ) A本质与现象 B原发病与继发病 C外感与内伤 D先病与后病 E原因与结果
10.素体气虚感受寒邪用益气解表法治疗属:( B ) A急则治其标 B标本兼治 C缓则治其本 D因时制宜 E以上都不是
11.对疾病力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B ) A提高治愈率 B中止其病情的发展变化 C尽早确立治疗方法 D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E以上均不是
12.以上不属于治则的是:( B ) A治病求本 B活血化瘀
E寒因寒用 C扶正祛邪 D调治脏腑 E调理气血
13.“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治疗原则当属:( A ) A既病防变 B治病求本 C三因制宜 D调理气血 E调理脏腑
14.下列哪项属于正治法则:( D ) A标本兼治 B因人制宜 C塞因塞用 D寒者热之 E寒因寒用
15.下列哪项不属于正治法则:( A ) A热因热用 B虚则补之 C寒者热之 D实则泻之 E热者寒之
16.下列哪项属于反治法则:( C ) A实则泻之 B攻补兼施 C通因通用 D祛邪兼扶正 E虚则补之
17.以下哪项既病防变的内容:( C ) A调摄精神 B加强锻炼 C早期诊治,先安未受邪之地 D应用人工免疫 E以上均不是
18.肺痨咳嗽用滋养肺肾之阴的方法,属于:( B ) A标本兼治 B缓则治其本 C因人制宜 D急则治其标 E以上都是
19.“老年慎泻,少年慎补”是依据什么而确定的用药原则:( D A标本同治 B因时制宜 C因地制宜 D因人制宜 E以上都是
) 20.下列哪项属于“虚则补之”的具体运用:( C )
A表寒证运用温热的方药 B里热证采用辛凉清里的方药 C阳气虚衰运用扶阳益气的方药 D瘀血证采用活血化瘀的方药 E里寒证运用辛热温里的方药
21.下列哪项属于“实则泻之”的具体运用:( D )
A表寒证运用温热的方药 B里虚热证采用滋阴清热的方药 C阳气虚衰运用扶阳益气的方药 D瘀血证采用活血化瘀的方药 E里寒证运用辛热温里的方药 22.真热假寒证的治则应是:( A ) A寒因寒用 B通因通用 C塞因塞用 D补泻兼施 E热因热用
23.真寒假热证的治则应是:( E ) A寒因寒用 B通因通用 C塞因塞用 D补泻兼施 E热因热用
24.以热治热的治法适用于:( B )
A瘀血所致崩漏者 B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而见热象者 C里热盛极,阳盛格阴而见寒象者 D因脾虚而致痞满且大便不畅者 E因实热壅积而致大便不通者 25.寒因寒用的治法适用于:( C )
A瘀血所致崩漏者 B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而见热象者 C里热盛极,阳盛格阴而见寒象者 D因脾虚而致痞满且大便不畅者 E因实热壅积而致大便不通者
26.用消导积滞的方法治疗腹泻病证,其治则当属:( B ) A寒因寒用 B通因通用 C塞因塞用 D热者寒之 E热因热用
27.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寒证的方法,其治则当属:( D ) A寒因寒用 B通因通用
C塞因塞用 D寒者热之 E热因热用
28.用温热性质的药物治疗阴盛格阳病证,其治则当属:( E ) A寒因寒用 B通因通用 C塞因塞用 D热者寒之 E热因热用
29.正虚邪不盛且以正虚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证,应采用何种治则:( A A单纯扶正 B单纯袪邪 C扶正兼袪邪 D祛邪兼扶正 E扶正祛邪并重
30.邪盛较重急的虚实夹杂证,应采用何种治则:( D ) A单纯扶正 B单纯袪邪 C扶正兼袪邪 D祛邪兼扶正 E扶正祛邪并重
31.扶正兼祛邪的治则,适用于:( C ) A真实假虚 B真虚假实 C虚实夹杂且以正虚为主 D邪实正未衰 E虚实夹杂,病邪胶固不易扩散
32.先祛邪后扶正的治则,适用于:( D ) A真实假虚 B真虚假实 C虚实夹杂且以正虚为主 D邪实正未衰 E虚实夹杂,病邪胶固不易扩散
33. 中医学“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包括:( E ) A注重调养正气 B注意防止邪气的侵害 C养生保健 D既病防变 E以上均是
34.“亡血家不可发汗”此属于:( A ) A因人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时制宜 D未病先防 E以上均不是
) 35.临床治疗时应慎用寒性药物的季节是:( E ) A春季 B秋季 C夏季 D长夏 E冬季
36.临床治疗时应慎用热性药物的季节是:( C ) A春季 B秋季 C夏季 D长夏 E冬季
37.临床治疗时应慎用滋腻药物的季节是:( D ) A春季 B秋季 C夏季 D长夏 E冬季
38.应慎用温热之剂的体质是:( A ) A阳盛之体 B阳虚之体 C阴盛之体 D 气虚之体 E血虚之体
39.应慎用寒凉之剂的体质是:( B ) A阳盛之体 B阳虚之体 C血虚之体 D 气虚之体 E阴虚之体
40.标和本的概念有多种含义,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 ) A急则治其标 B先治标,后治本 C缓则治其本 D 标本兼治 E标与本是相对的
41.以下应“急则治其标”的病症是:( B ) A慢性病又伴外感者 B慢性病又伴大出血不止者 C脾虚而后生中满者 D 食积所致腹部胀满者 E以上病症均是
42.“因人制宜”主要是根据病人的什么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 E A饮食偏嗜 B年龄和性别
) C劳逸损伤 D体质 E以上均是
43.“因时制宜”原则是指:( E )
A夏季慎用温热 B冬季慎用寒凉 C暑邪致病应解暑化湿 D冬季宜食热性食物 E以上均是
44.在下列治法中,以阴阳互根互用为理论依据的是:( B A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B阳中求阴,阴中求阳 C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D热因热用,寒因寒用 E以上均不是
45 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是:( B ) A调整阴阳 B治病求本 C扶正祛邪 D因人因地制宜 E标本缓急
46.汗法主要适用于:( A ) A外感表证 B宿食不消 C热入营血 D阳气衰微 E心脾两虚
47.补法主要适用于:( D ) A外感表证 B宿食不消 C热入营血 D心脾两虚 E阴寒内盛
48.以下不属于“八法”的是:( E ) A汗、吐 B下、和 C温、清 D消、补 E寒、热
49.以下不属于“温法”的是:( C ) A温经散寒 B温肺化饮 C滋阴补肾 D温胃理气 E温肾利水
) 50.以下不属于“清法”的是:( B ) A清热泻火 B理气消食 C清营凉血 D清心开窍 E清热解毒 二、多选题
1.标和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多种含义,一般是指:( ACD ) A急则治其标 B先治标,后治本 C缓则治其本 D 标本兼治 E先治本,后治标
2.“因人制宜”主要是根据病人的什么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 ABCDE ) A饮食偏嗜 B年龄 C劳逸损伤 D体质 E性别
3.“因时制宜”原则是指:( ABCDE ) A夏季慎用温热 B冬季慎用寒凉 C暑邪致病应解暑化湿 D冬季宜食热性食物 E秋季外感宜辛润祛邪勿伤肺 4.中医学的预防思想包括:( DE ) A辨证求因 B因时制宜 C审因论治 D既病防变 E未病先防
5.下列哪些属于“治未病”的内容:( CDE ) A治病求本 B急则治其标 C先安未受邪之地 D加强锻炼 E调摄精神
6.既病防变的措施包括:( CE ) A调摄精神 B加强锻炼 C早期诊治 D应用人工免疫 E先安未受邪之地
7.“八法”的内容有:( ABCD )
A汗、吐 B下、和 C温、清 D消、补 E寒、热
8.下列哪些属“和法”的范畴:( ABDE ) A和解少阳 B表里双解 C滋补肝肾 D调和肝脾 E调和寒热 三、判断题
1.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 )
2. 扶正,适用于正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也不盛的虚性病证。( √ ) 3. 对标本兼有的病证的治疗,不管缓急,必先治标,后治本。( × ) 4. 如素体气虚又患外感,治宜益气解表,标本兼治。( √ )
5. 几种截然不同的疾病,但辨证若均符合中气下陷这一证型,则治法皆应以升提中气方法
进行治疗。( √ )
6. 同一种疾病,不管病情的发展和病机的变化,或者邪正消长的差异,治疗上自始至终采
用同一种治法。( × )
7. 清热法所有的方药多具寒凉之性,常易损伤脾胃阳气,故一般不宜久用。( √ ) 8. 对邪实正虚而以邪气盛为主者,当慎用补法,防止造成“闭门留寇”的不良后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