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城市发展史》应该归结为一部非常优秀的史书,的确如其名字一样。

我想它是非常的优秀的史书,不过因为是一部大部头,现在我只能够挑选我感兴趣的章节细读,其他的大都跳过了。

芒福德是一个反大都市者。

其实首先,即使是根据芒福德自己对于从村庄到城市的跃进的论述来看,我都有这样的一点猜想:我们根本就不应该用“大城市”这么仅仅是在古老的名词“城市”之前加了一个简单的形容词“大”的这样一种概念来称呼我们现在的如北京、上海、纽约这种东西,如果“城市”这个词已经被我们早早的用来称呼过那种小型的城市的话,那么“大城市”其实是完全另外的一种新生的品种,不是一种小城市的扩大化,就像城市不是乡村的扩大化。我们应该用一个全新的字眼,就像“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别那样不容易引起歧义。 当我们在谈论“城市”的时候,其实我想我们的所有的分歧点往往都其实是针对“大都市”的,大家都喜欢并且欣赏小城市而且一般都认可小城市是成功的当然其实几乎没有什么人真正的去研究小城市的建设,不过不论如何,大家其实可以根据对于大都市的态度来分作两派:认可大都市或者反对大都市。 我是前者。

芒福德对于城市起源和历史的发展的东西比较的有意思。

比如他认为:城市最初首先是作为一个磁体而不是一个(居住的)容器存在。村落的存在基础是食物和性,而城市则应该是能够“追求一种比生存更高的目的”。

而城市或者说人类聚落的最初雏形期,其实往往不是源于居住而是源于祭祀活动,而这种活动地点作为一种“磁体”,就已经“能把一些非居住者吸引到此来进行情感交流和寻求精神刺激”。总之,城市从一开始就是外向的,就是应该能够吸引和容纳“陌生人”和“陌生因素”的,从这一点上开始区别于“较为固定的、内向的和敌视外来者的村庄形式完全相反。”

在其论述中,认为旧石器时代是一种具备男性性格的、粗糙的、狩猎为主的、具备强烈攻击性的社会结构,而新石器时代,则是以定居为主,以女性的阴柔性格为主的时代,各种工具、产业开始务于精细和稳定,这个时代真正的定居的村落和农业开始产生。而真正的城市起源于这两种文化的联姻,我理解为:起源于以能够提供足够的生活资料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文化为基础,同时开始强调具备攻击性、具备开放性的男性社会特征的文化,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更为完备、开放和鼓励进取和发展的文化。

显然,在芒福德看来,城市是阳性的,是开放的、是进取的、是具有攻击性和发展能力的一种东西。而村庄文化则过分保守,“村庄只包含有限的功能,只包含一些严格的母性的、与生俱来的重要事业。”总之,城市从最开始就是具有了一种“杂交和媾和”的品质,并且因此而获得了“极大的潜力和功能”。 城市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村庄的新形态

芒福德根据生物学的理论,同样认为了城市是一种完全的新生的形态。

根据生物学的观点,芒福德认为城市不是村庄的简单加和,城市是一种“全面的变革”,是性质上的彻底改变。

城市中更加强调年轻的因素而打破了村庄中的长老制、城市更加的强调活力、外来因素在这里被认为是一种保证了城市的不断的更生和发展的积极因素而不是一种威胁,城市更加的强调进取而不是保守和固步自封(因此其实古老的中国文化谈不上任何的地方特色因为其实压根就是一种村庄文化,其所谓的“中国特色”都是源于一种前城市的落后)。

而什么才是城市化?什么是从乡村到城市的这种发展的过程的本质?

芒福德认为是一种对于不断的出现的但是散落各处的社会因素的内向性的整合、聚合的过程。一种形成秩序的过程,一种整理,大概就像我们的电脑的那个整理内存的命令一样的过程。“城市便是促成这种聚合过程的巨大容器,这种容器通过自身那种封闭形式将各种新兴力量聚拢在一起,强化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总的成就提高到新的水平。”

而在最初的城市化过程中,王权的形成和加强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总之:

1

壹 城市的出现首先是一种人类“脱离了低级趣味”,即当人类组织有了高于生存本身(食和性)更高的要求的时候开始萌芽的一种东西,城市从最开始就不是为了满足简单需求的一种东西。 城市从来就是为了复杂。

貳 其次,城市的真正出现和繁荣是一种应运而生:当新生的因素要求通过整合来联合发生作用从而优化的时候,当新生因素本身产生了建立链接的内在萌动的时候。 城市是一种整合,是一种优化。

參 再次,城市生下来就是产生于欲望并且为了欲望。因此城市才有活力,才足够开放,城市从来就不是保守的。城市是男性的,城市是进取的……等等,这一切都和乡村的性质形成了两极的对比互补。

从乡村到城市的发展是一种质的跃变。

而从城市到大都市,我认为也是一种质的跃变,“大城市”这个词本身就不恰当。

芒福德的大都市理想

芒福德认识到了乡村到城市的质变,但是我怀疑他是否正确的认识到了从“城市”到“大都市”的跃变。 我认为大都市是完全的另外的一种东西,它完全不应该遵从城市的组织规则而应该建立全新的组织方法,就像一座城市不可能再运用乡村式的长老制或者血缘族长制来组织一样。

大都市也是应运而生,同样。新因素因为了技术的发展又迎来了一个告诉出现的“雨后春笋”时期,所以应该再次的跃变出一种全新的对之整合的方式。

那么,现在的“大都市”形式尤其是中国的大都市形式,的确是“大城市”,因为他完全的没有进行新的整合方式的探索。这个时候一种从封建王权演变来的中央集权制的控制方法仍然被沿用,但是已经显然不适合了!

因此才有了大都市的城市病。

而芒福德是显然不喜欢“大”而是喜欢“小”的,其思想中有着明显的回归原始的期望。他将大部分的城市病态都归为“大”所造成,而认为疗治的良方就是回归“小”,而我认为,这个不是个大小的问题,而是应该有着完全的不同的组织原则。“大”不是罪过,而甚至是一种必然。

芒福德认为人们之所以迷恋于大城市,来源于一种对于速度、数量、扩张的迷恋。并且来源于***所希望的垄断经济。

同时,官僚主义的发展—主要是工商企业内的官僚主义的发展和兴盛,正是对于大城市产生了需要。 芒福德认为的支配大城市的三种力量:金融业、保险业、广告业。(548)

“垄断组织、信贷金融、金钱威望—这些都是大都市这个金字塔的三大因素……贪财、贪欲和骄傲自大是大都市制度的主要激发剂。”p551

显然在芒福德的眼睛里面,大都市制度是一切罪恶之源,是贪婪的***的一种通过互相之间的利益协作完成的一种没有某一个具体主谋者的通判阴谋,大城市将所有的资源吸纳其中而榨干了所有的其余地域的机会,将所有的其余地域归为凋零。

我们谈论城市其实主要关注的就是大都市,因为小型城镇和乡村几乎没有足够的复杂程度来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破坏能力或者创造能力,他们是一种自生自灭的不富有侵略性因此也似乎没有太多必要和外界发生关系的经济体,是一种草食动物。而大都市是肉食性的,是富有侵略性的,当然这种侵略性使其具备了非常积极性的活力因此它能够对于更大的体系产生极大的影响力!如果这个世界只有植物或者低等的草食动物,那么这个世界是低等但是也许是平静的(who knows?)。

但是这个世界终究会产生复杂的肉食动物链,这个世界不能够回归简单,复杂是它的一贯的轨迹!一头豹子!他的奔腾的速度!他一定是破坏者?

在芒福德看来,大城市是一种强势的生命体,他拥有了竞争优势所以他掠夺了弱小的村镇的生存权。我想这里面有个可疑的地方:大城市这种东西一定会和小的村镇产生一种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吗?如果现在是,那么是因为大城市的生下来的那种每个毛孔都渗透血液的可怕本性使然?还是仅仅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够正

2

确的对待他?我们将他仅仅看作是一个扩大化的小型城镇了,他是吗?他也许是产生了一种彻底的变异的新型的物种,就像一头豹子对于一只山羊,他们不是一码事情了。他不是一头巨大的足够吃光整个草场的草的大山羊,也许他是另外一个东西了。

有一头豹子,对于山羊不是坏事情,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 取消限制

芒福德不喜欢“乱哄哄“的东西,他仍然对于一种能够从中央进行总体控制的东西感到安心和欣慰,因此他不喜欢几乎无法进行控制的大城市。他不喜欢过分的超过了人体尺度、或者说从最原初的人体尺度级别上无法理解了的速度和尺度,因此他不喜欢大城市。他认为这个都是不能够理喻的,是不能够、或者说是不应该实现的。

机器和身体在他看来是对立的,而且他看待这种对立的态度显然和《劾客帝国》又有不同,他的理想仍然在小城镇,虽然因为其晚年所处的时代他必然做出了一些折衷,但是他基本是个反时代的人了。

他仍然属于我所谓的那种以“退回未出现以前”来应对新生矛盾的人,不属于“以前进来解决新生矛盾”的人,我对这种人不感兴趣。

无形的城市

尽管对于芒福德对于大都市的一昧的批评的态度不以为然,但是他所提出的他的终极城市化的理想模式倒是有点意思,起码在我现在的知识水平来看是有着很多的可汲取的地方。

“灵巧化”,这个是芒福德的大都市理想的概括。这个字眼的英文是什么我没有能够在书中查到,不过其实这个字眼本身就非常的含糊,你必须通过阅读和理解去从新定义那么一个意思。

我的理解就是他追求的不再是一种集聚的成为一种巨无霸的块状的东西,他希望的是一种形成网状结构的“小”的集合体,他以这个来替代“大”。

他希望追求一种两全的东西,他知道大都市有着其通过一种集约化而达到的优势,这种优势是小型聚落所不能够具备的,但是他又非常的痛恨于大都市的缺点,他希望“在大城市和小城镇之间寻找出一种互惠关系”,能够形成一种优势互补。

其实这将类似一种分权制的民主体系了。因为在芒福德眼中大都市是一种恶性集权的东西,就像他在书中一再提到的“苏联”(那个时代还存在这么个东西)。他希望的这种分散能够“促使小城镇有更多的自主的活动,并建立起互惠的交流和指导的双向系统。”

还是收录他所居的一个比喻来比较容易理解他的城市理想:

“它将形成一个电力网,实际上是一个发电站网,这些发电站有大有小,有的是水力发电,有的是靠煤发电,他们分布在一个很大的地区之内,常常有几千平方英里。这些发电站中,有些电站发的电,只能够供它本地使用,有的电站除了供应本地使用之外,还能够供应别处。

在这个电力网中,每个发电站都有某种程度的自给自足和自我管理权,正如在正常的情况下那样。但是一旦参加并网发电后,每个发电站就组成了一个整体电网,其中每个发电站虽然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一旦需要时,就可以把多余的电补偿给某一特殊缺电的地区。……一个中央电站,不论它多么巨大,不能有整体电网那样的效率、灵活性和安全,而且除非它也走并网发电的路子,否则它也无法再扩大了。“

在这里,技术将主要用于加强“物流”,加强要素和要素之间的链接,使之更为快捷可靠。就像爱默生说的“正在把地球减缩为一个头脑。请看电报和蒸汽如何使地球人类化。” 什么叫做“使地球人类化”?哪位能够讲讲您的理解? 一些随想

这是本非常好的历史书,我奇怪我们干嘛还要从新编一本我看来很不如这本的城市历史教科书给本科生读?仅仅因为他这个不够那么马克思?

不过反而我没有对其历史部分细致研读,他大量的从经济、社会学等角度论述了城市的发展。我想有时间我会从新细读。

3

我想不论是城市集中主义者还是城市分散主义者,其实没有人真正的否定城市。只是当城市发展到“大都市(metropolis)”阶段时候开始产生了“城市的下一个形态应该是怎么样”的分歧。芒福德显然认为只是去发展更多的小城市并且利用现代技术使小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的迅捷紧密从而能够达到一种类似大都市通过元素的空间的高密集度所达到的优势效应。但是大家其实都认可了一种通过元素之间的叠合、密集(起码是联系上)所产生的对于发展、新生事物的孵化效应。只是在如何密集上面有着分歧。 如何密集那?这是个大问题。我想。

就是说,这个新生事物,这个新的跃变体(metropolis),它的正确的形态应该是怎么样?它显然不应该是一种简单的量的加和和集聚。但是它应该如何组织?

而且,有一点,芒福德也是提到了,就是:所有的人类的集聚形态的进化,其实有那么一个总体的趋势:就是使所有的空间越发的秩序化,对空间和资源的更加趋向高效的整合。人类一直在做的就是这个,这个肯定是一种理性的过程,人类无论是走到哪一步其实都在追求一种秩序化,当然现在看来更高档的秩序—复杂化隐秩序—可能会貌似无序。

先聊这么多,得为了在这个欲望都市中吃饭而干活了。

4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

《城市发展史》应该归结为一部非常优秀的史书,的确如其名字一样。我想它是非常的优秀的史书,不过因为是一部大部头,现在我只能够挑选我感兴趣的章节细读,其他的大都跳过了。芒福德是一个反大都市者。其实首先,即使是根据芒福德自己对于从村庄到城市的跃进的论述来看,我都有这样的一点猜想:我们根本就不应该用“大城市”这么仅仅是在古老的名词“城市”之前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ng9i8yejp2xn8u9whcj4n25q6ny0j004g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