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2、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A、彻底的科学性 B、坚定的革命性 C、自觉的实践性 D、鲜明的阶级性
5、在哲学意义上,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客观真理性 B、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派生性 D、意识能动性
7、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A、人类自身繁衍的活动 B、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 C、进行科学实验的活动 D、物质生产劳动的活动 8、发展的实质是
A、根本矛盾规定着事物的性质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矛盾的性质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既克服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2.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A. 自觉的实践性 B. 彻底的科学性 C. 坚定的革命性 D. 鲜明的阶级性
13.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按工程设计图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 A.意识在先,物质在后 B.意识对物质有决定作用 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物质对意识有能动作用
14. 在哲学意义上,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客观真理性 B. 意识派生性 C. 客观实在性 D. 意识能动性
15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A. 物质生产劳动的活动 B. 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 C. 进行科学实验的活动 D. 人类自身繁衍的活动 16 发展的实质是
A.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矛盾的性质 B. 既克服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C. 根本矛盾规定着事物的性质 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7. 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 A. 否定之否定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 对立统一规律 D. 普遍联系规律
18. 中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说明规律的根本特点
是
A. 客观性 B. 历史性 C. 辩证性 D. 能动性
19.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 D.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20.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二者统一的基础在于 A. 矛盾 B. 实践 C. 真理 D. 经验 21. 在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是 A. 产品的分配关系 B. 平等的消费关系 C.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D.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22、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 创造新价值 B 创造剩余价值 C 创造必要价值 D 创造使用价值
24.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A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B 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具体劳动时间 D复杂劳动时间 25. 金融资本是由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的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2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A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 B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 C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
D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 2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 生产过剩的危机 B 生产不足的危机 C 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 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28. 资本主义法治的核心是
A民法 B宪法 C刑法 D行政法 29.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 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 D 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30.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进行阶级斗争 C、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D、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31、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是 A、夺取政权,消灭资产阶级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实行按劳分配 D、实现共产主义 32、“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有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C.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2.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B.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D. 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有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5、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是指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 英国宪章运动
C 芝加哥工人起义 D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6、价值的特性有 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多维性
7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 8感性认识包括的三种基本形式有
A 感觉 B 判断 C 知觉 D 表象 9、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 A、古为今用方法 B、历史分析方法 C、彻底批判的方法
D、阶级分析方法
10、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也决定生产力 D 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1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最主要的有 A、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B、工人阶级争取权益的作用 C、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影响 D、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的改革
14、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因为 A、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和较长的时间跨度 B、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
C、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 D、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 15、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无产阶级革命 B、无产阶级理想 C、无产阶级专政 D、社会主义的民主
16、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必然归于消失的“三大差别”是 A、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D、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差别
17、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D. 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B 2A 3D 4C 5B 6A 7D 8C 9D 10C 11B
12B 13C 14C 15A 16D 17C 18A 19B 20B 21C 22D 23D 24B 25C 26B 27C 28B 29A 30A 31D 32C 33C 34A 35C 36D 37D 38A 39C 40C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CD 2BC 3ABCD
4ABC 5ABD 6ABCD 7ACD 8ACD 9BD 10AD
11CD 12ABCD 13ABCD 14ABC 15CD 16ABC 17ABCD 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意识能动作用及其表现56-57 答: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第一, 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 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3简答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169
答: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4简答价值规律的含义及其积极作用147-148
答:价值规律的含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分)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分)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2分) 8试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其表现194-196 答: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一是生产的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不在孤立地进行,而是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整个地球俨然一个大工厂。
二是贸易的全球化。在经全球化过程中,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迅速增加。
三是金融的全球化。首先,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其次,与国际股票市场的发展相联系,基金市场迅速成长;最后,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企业经营全球化的重要标志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