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互动”
一、“家校互动”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孩子的成长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家长的全力配合。在新形势下,教师和家长必须互相配合,克服思想上的片面认识,建立更加密切、和谐、有效的育人环境。和谐的育人环境需要家庭共同创造,需要家长更好地参与,与校方一起搭建互动的平台。 二、“家校互动”需要教师转变角色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和管理,尤其是学校和家庭。教师必须转变角色,要有服务意识,服务于教育事业,以学生为主体,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但是由于有的家长知识、能力有限,对孩子的教育不是那么得心应手,可能有时比较粗暴,所以教师一定要积极主动改变这些家长落后、粗暴、无效的教育方法,给学生一个愉快的成长环境。
教师要转变观念,放下自身所谓的“架子”,成为教育的服务者。教育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教育就是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满足学生。同时教师要了解家长的需求,现代社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而家长的需求又千差万别,了解家长的需求和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更好地和家长配合,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实现家庭和学校的互动。
三、“家校互动”需要家长转变角色
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在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等方面,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在现代教育信息发达的社会中,家长不能再只为是否吃饱、穿暖等问题去关心他们,不能再扮演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保姆型家长,家长更不能在孩子面前赌博、抽烟、酗酒,这样会使孩子受到不良的家庭教育,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应从学生的思想、学习等各个方面去关心。 (一)扮演朋友的角色
家长要经常与孩子沟通、谈心,孩子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的、有感情的人。当出现问题时,及时交流,说出彼此的想法,让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像朋友一样,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二)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作为引导者的家长,在实际的家庭教育方法上,要么是管得太严,要么是放纵不管。现在推行赏识教育,如果家长能多发现孩子的优点,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和帮助,让孩子的自信心慢慢地增强,随之带来的是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那么孩子的成绩也会随之提高。如果孩子没有足够的自信心,就会认为题太难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厌学。在判断孩子是否错误时,家长应进行换位思考,尽可能从孩子的视角和心理去观察、了解、体验孩子的
认知感受,具体分析并区别对待。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榜样,比如,孩子学习,大人看电视节目,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作业的质量就很难提高。当孩子学习时,父母可以看报刊、书籍充实自己,看到好的内容可以与孩子分享,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四、学校要为“家校互动”创造条件 (一)召开家长会
家长会是“家校互动”最普通的一种方式,但意义重大。家长可以与任课教师面对面地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同时教师也能更好地掌握学生在家表现,还可以让优秀学生的家长谈经验。本班就有一位非常优秀的学生家长,他虽然是一位地道的农民,但他教育孩子的方法值得其他家长学习。他一有空就和孩子谈心,了解孩子的想法,询问孩子的需要,在家制定严格的作息时间,周末必须帮大人一起到田地里干农活,目的是让孩子体验劳动的艰辛。虽然白天劳动很累,但晚上仍然陪孩子一起读书。 通过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的多边互动,促进教育方式的改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撑。 (二)有效利用“校讯通”
“校讯通”是移动公司推出的一项业务,也是顺应时代潮流和教育改革的一种互动方式。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可以通过“校讯通”平台给家长们发送信息,家长就会很方便地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能看到学校的各类通知。“校讯通”没有时间和空间
的限制,能够让家长在百忙之中及时掌握孩子的在校情况,既帮助教师和家长及时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又让教师和家长共同分享孩子身上随时出现的“亮点”带来的喜悦。实践证明,“校讯通”是教师和家长不可缺少的一种沟通形式,是 “永不落幕的家长会”。
我使用“校讯通”两年有余,家长的反响非常好,认为“校讯通”是了解学生在校表现的“跟踪器”,学生何时离校、何时返校,家长通过刷卡可以轻松地掌握学生的行踪。另外,“校讯通”可以让家长及早地了解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样家长可以“对症下药”,与孩子沟通、交流,分析成绩考的不理想的原因,及以后的补救措施,教导孩子不能气馁,要敢于正确面对自己的错误。同时避免了以前学生由于怕家长责骂或惩罚,欺骗家长说没有考试、试卷丢了或者教师没有发试卷等情况。
总之,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要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要注意方法与策略相对应,注意改善与教育对象的关系,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让德育在教育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行,增强德育的渗透性和时效性。我们应想方设法构建“家校”联系的桥梁,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充分认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实现“家校”的合作,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以学生为出发点,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