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理综第七次检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O-16 Mg-24 S-32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癌变后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B.细胞凋亡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
C.衰老细胞的染色质收缩,细胞核体积变小 D.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除了温度和pH值对酶活性有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下图为酶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胰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可改变其通透性
B.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与酶自身结构有关 C.非竞争性抑制可以改变酶的结构,使酶不适于接纳底物分子
D.竞争性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机理与高温、低温对酶活性抑制的机理相同
3.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艾弗里的实验能说明DNA可以从一个生物个体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个体内 B.艾弗里的实验能证明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是DNA
C.艾弗里的实验中得到的R型活细菌被P标记后可以用来培养T2噬菌体
D.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只能通过测定放射性的强度来判断,不能通过测定放射性的有无来判断
4.四环素、链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它们有的能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形成,导致细菌在低渗环境下膨胀破裂死亡;有的能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形成;有的能阻止tRNA和mRNA的结合。请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
32
A.干扰细菌细胞壁形成过程是通过影响高尔基体的作用实现的 B.阻止tRNA和mRNA的结合会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细菌的生长 C.细菌培养中为保证细菌渗透压稳定,应在培养液中加入HPO4、HCO3等无机盐 D.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形成可以阻止遗传信息的转录 5.下列有关生物调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调查种群密度时,对于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可以逐个计数 B.调查白化病的发病率,可以对某白化病家族进行分析
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计数酵母菌数量 D.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因此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用标志重捕法 6.1981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Ⅳ)首次在美国被发现。它是一种逆转录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人体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并逐渐使人体免疫系统瘫痪,最终无法抵抗其他病菌或使人发生恶性肿瘤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是因为HIV含有逆转录酶和核糖体 B.HIV入侵后,机体能产生细胞免疫,不产生体液免疫 C.被HIV感染的T淋巴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
D.艾滋病患者发生恶性肿瘤,主要是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降低导致的 7. 化学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长飞光纤光缆技术创新工程”中光纤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废旧聚酯高效再生及纤维制备产业化集成技术”中聚酯是天然高分子有机物 C.“半纤维素酶高效生产及应用关键技术”中半纤维素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D.“煤制烯烃大型现代煤化工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中煤的气化属于化学变化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6gC2H5OH与6.0gCH3COOH反应,生成的 CH3COOC2H3分子数目为0.1NA B.5.6gFe与足量水蒸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C.32gO2和O3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2NA
D.25℃时,1L pH=12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02NA
9.1,2-环氧丁烷(
)通常为无色液体,用于制造泡沫塑料、合成橡胶、非离子型表面
-
2--
蛋白质
活性剂等。下列关于1,2-环氧丁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2 -
A.化学式为C4H8O B.氧原子与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 D.二溴代物的结构有9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10.实验室模拟工业上侯德榜制碱原理制备纯碱,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11.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X、Z原子序数之和是Y、W原子序数1
之和的。甲、乙、丙、丁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M是某种元素对应的单质,乙和
2丁的组成元素相同,且乙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化合物N是具有漂白性的气体(常温下)。上述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Y)>r(Z)>r(W)
B.化合物N、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相同 C.含W元素的盐溶液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
D.Z与X、Y、W形成的化合物中,各元素均满足8电子结构
12.下图是新型镁-锂双离子二次电池,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Li由左向右移动
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1-xFePO4+xLi+xe= LiFePO4 C.充电时,外加电源的正极与Y相连
D.充电时,导线上每通过1mol e,左室溶液质量减轻12g
13.常温下,分别向NaA溶液和MCl溶液中加入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