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养与人才培育相关性探讨-信息素养论文-教育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培养大学生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结合学习及科研的需要进行收集、判断、评价、处理、传递、交流以及创造信息的能力教育,使大学生能够了解信息需求及各类信息的特征,掌握检索和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手段,提高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及权威性的鉴别水平,增强运用技术手段进行信息分析、整合、交流、创新的能力。信息道德教育,是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方面。培养大学生自觉遵守信息行为规范,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隐私权。抵制 、 、迷信、敌对等信息的渗透,在信息活动中保持合作精神及契约精神;使大学生充分认识信息伦理的必要性以及承担必要的信息责任,建立参与创造理想信息社会的正确态度。
信息素质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信息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21世纪,培养创新人才迫在眉睫,高等教育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它担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
重任。信息素质不仅与人文素质、科学素质有密切的关联,还横跨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方面,从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也成为了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自主学习、终生学习能力。信息素质教育培养受教育者信息学基础知识和能力素养,使之具有相当的信息学理论知识水平,信息收集、整序、利用和评价的能力,具有与社会信息化进程相适应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信息素质是终身学习的一个关键部分,它形成了终身学习的基础,使学习者掌握学习经验,成为自我激励、自我指导、自我控制的学习者,会利用合适的信息资源解决一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生活、工作的质量。信息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授之以渔”,使得大学生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进行自学和再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思考,勇于探索,成为终身的学习者,从而保持他们持续的创新能力。
加强信息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从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仍处在起步阶段,至今没有成立专门的政府或学术机构来制定相关的实施准则,指导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如何有效地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成为了目前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远程教育日益发展,传统的文献检索课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化社会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要求。除了扩充授课内容、提高师资水平外,最重要的是必须改革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模式,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对文献检索课进行教学设计。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协作性,强调通过规划信息资源来规划“学”和主动完成意义的构建。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优势,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换,从传统的“填鸭式”“、封闭式”向“启发式”、“开放试”转变,采用基于学习资源的自主探究学习、利用创设情境的发现式学习、利用网络的协作学习和利用各种学习工具的问题解决学习这些新的学习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最终提高大学生的主动建构知识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国的信息素质教育活动主要由在高校开展的用户教育(文献检索教育)和已在高校普及并正在向所有中小学推进的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教育)两部分组成,两个部分彼此 开展,互不相关。国外的信息素质项目或计划都在积极开展融入其他课程的信息素质教育,而我国高校开设的其他课程几乎没有涉及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大多数专业课的教师甚至对信息素质缺乏了解。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应在专业的学习和研究中强化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使他们能够把所学的信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