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与诡辩
——读后感
什么是诡辩?
诡辩就是指用任意的方式,凭借虚假的根据,或者将一个真实的道理否定,弄的动摇了;或者将一个虚假的道理说得非常动听,好像真的一样。
诡辩论的三要素:
1、论题虚假,即论题不合乎事实和真理; 2、论据虚假,即论据不合乎事实和真理;
3、论证方式错误,即论证中采用的推理形式无效。
诡辩就是故意违反逻辑规律和规则的要求,为错误论点做辩护的各种似是而非的论证。
我们了解诡辩后,再来掌握必备的逻辑思维的知识。
什么是逻辑?
逻辑是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认识的理性阶段,它是一个感性认识进行加工,进而把握事物本质,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的理性认识过程。
思维具有的特点:
1、间接性。思维只有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2、抽象性。思维是人们在反映客观事物时,舍弃了非本质的东西,抽取其本质东西的认识过程。
3、概括性。思维是通过抽象从部分认识对象中得到本质的认识,推广到这一类事物全体的过程,思维表达的是事物的具体本质意义的抽象属性。 4、思维需要借助语言来实现。
什么是思维形式?
思维形式是思维内容的一般形式结构。
表现形式:
1、思维形式是一种“形式”,是贯穿于一切具体思维内容中的形式结构。它是判断或推理共同具有的思维“样式”,由变项和常项组成。
2、思维形式是从具体思维内容中抽取出来的,是判断或推理共同具有的,都是由变项和常项组成。
什么是思维形式的规律?
思维形式的规律是思维内容的一般结构的规律。即用概念组成判断和用判断组成推理的规律。
思维形式的规律有如下四个: 1、同一律(确定性) 2、矛盾律(一惯性) 3、排中律(明确性) 4、充足理由律(论证性)
思维规律的特点:
1、强制性(任何正确的思维过程都必须遵守)
2、规范性(凡是符合思维规律的思维过程就是正确的,反之,则是错误的)
了解了逻辑思维的基础知识后,我们再来介绍诡辩的各种手法。 1、百般抵赖、强词夺理(否认事实) 2、信口雌黄(歪曲事实)
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包括了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组成。 若要判断真实性和虚假性,可从以下方式判断:
论题分为两类:1、科学上已知为真的判断,2、真实性需要检验的判断。
论据分为两类:1、已经确认为真的事实情况,2、科学的定义、公理、定理。 论证方式就是论证中实用的推理方式。 3、假痴不癫(模糊概念) 4、浑水摸鱼(混淆概念) 5、瞒天过海(偷换概念) 6、随心所欲(肆意曲解) 7、清浊不分(模糊语境)
8、故弄玄虚、含糊其词、闪烁其词(模糊判断) 9、以假乱真(虚假判断) 10、无中生有(虚假隐含) 11、节外生枝(混淆模态判断)
模态判断就是判定事物情况可能性或必然性的判断。它们包括必然肯定判断(必然p)、必然否定判断(必然非p)、可能肯定判断(可能p)、可能否定判断(可能非p)。
必然p等值于不可能非p;必然非p等值于不可能p; 可能p等值于不必然非p;可能非p等值于不必然p。 12、移花接木(混淆时态判断)
事物时发展变化的,过去怎样,现在怎样,将来怎样。 13、假途售奸(错误三段论推理)
三段论推理是人们在人际沟通中常用的一种思维形式,它通过一个共同概念把两个性质判断联系起来,从而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 14、似是而非(错误复合判断推理)
复合判断推理包括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 15、是非无度(自相矛盾)
从逻辑上讲,即违反思维规律中同一律的要求,也违反矛盾律的要求。 16、模棱两可(是非两不可)
模棱两可或模棱两不可是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 17、胡搅蛮缠(混淆论题) 18、东拉西扯(转移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