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顾本组课文,激发交流资料的兴趣。
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的内心一次次被强烈地撞击着。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让我们至今隐隐作痛;“五壮士”壮烈豪迈的声音仿佛依然回响在我们耳畔;“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那饱含深情的语句将我们的双眸润湿。
祖国曾经的屈辱,中国民众抗击侵略者的故事,同学们搜集了并条理清晰地整理在了资料积累本上。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搜集的资料。
2、交流彼此搜集的资料,教师巡视。 二、交流搜集、整理资料的经验。
1、刚才同学们在组内交流资料。老师到各个小组看了看,发现大多数同学的资料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查阅起来非常方便。在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中,我经常被同学们恰当引用的资料所吸引,感到非常佩服。
2、你能谈一谈自己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好方法吗? 课件出示:
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经验交流
友情提示:从以下几方面介绍,可任选其一 ①搜集资料的途径。
②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③资料保存的方法,分类方法。 ④资料的整理与运用。 3、小组交流。
三、共享经验,平等交流。
请同学们畅谈自己在搜集、整理、运用资料时的做法与经验。 预设:
1、我经常到图书馆或者像“《窃读记》”中的小女孩似的到书店去查阅资料。搜集资料的时候,我先判断自己所要找的资料属于哪个范畴的图书,比如搜集本组课文的有关资料。我一般是查阅“中国近代史”类的,或者“记实文学”类的书籍。找到书,我会先粗略的浏览,找到最有价值的资料再仔细阅读并记录下来。
16
2、我一般是通过网络来获取资料,我觉得更方便、快捷。但要注意搜索出来的材料有得很有价值,值得借鉴,也有些是垃圾,我们不要理睬。 教师相机引导:
要注意分辨网络资料的真伪和优劣,因为网络资料往往宝藏与垃圾共存,权威网站的资料可信度较高;还要注意健康上网不能借机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聊天之中。
3、我在电脑上建立了自己的资料文件夹和各级子目录,把我搜集的资料按主题分类。比如第七单元的文件夹为“勿忘国耻”,在这个文件夹里又可分为“列强欺辱类”“中华儿女抗争类”“爱国名人名言类”等。下面我为大家读一读“中华儿女抗争类”中的一篇文章。
第二课时(我的母语课)
【教学目标】
1.识生字7个;积累含近义词素的成语;会使用“吩咐”和“嘱咐”。 2.正确朗读课文。
3.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重点学习:读句子提出问题,并在课文中找有关句子。
4.了解蔺相如完譬归赵的故事,体会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故事导入:《卞和献玉》。
2.板书课题,激趣思考:“完璧归赵”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问题。
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纠正读错的生字新词;指导读难读的句段)。 3.交流:说说对“完璧归赵”的理解。(最后,找到“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这句话,板书并读一读。)
17
三、结合以上句子,再读课文。
1.为什么“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呢? (1)引导学生学习第1-3节,并思考。
(2)交流,然后指导朗读,体会赵王的无奈、蔺相如的坚定。(教师适当诠释蔺相如此行的重任。从国力来看,赵国只能答应交换;要是让秦王白白得到和氏璧,赵国就会被人小视。)
2.蔺相如是怎样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的?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脉络(要回宝玉、争取时间、派人潜送;参插《词句活动室2》)。
(2)抓住蔺相如说的三句话展开教学。
①找一找:蔺相如一共说了几句话?哪几句话?
②说一说:为什么说这几句话?(看到秦王没有诚意,要回宝玉以争取主动;再一次试探秦王;争取时间把宝玉送回赵国。)
③读一读;秦王为什么乖乖就范?体会蔺相如的智和勇。(第1、3句话的理解,可以从秦王的反应表现入手,譬如:“信以为真”和“只好同意”。第
2句话作为重点来理解,可从蔺相如的动作、神情和语言入手。) 四、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其它句子。 1.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句子,并提出问题。 2.在小组内通过联系上下文讨论解决。 3.教师适当组织全班讨论。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用一二个词语评价蔺相如,并简单说说理由。 七、指导完成《词句活动室1》。 (1)补充完整。
(2)提示学生注意每个词语中所填入的字词的意思。 (3)再写几个类似的词语。 八、作业:
课外阅读《渑池会》、《将相和》。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