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全市形成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和小城镇三个层次等级结构。中心城市1个,即青岛中心城区。次中心城市8个,包括即墨城区、胶州城区、平度城区、莱西城区、田横组团,鳌山组团,琅琊组团。小城镇66个,其中重点镇14个,一般镇52个。
以海岸带为主体,向海域、近海岛屿和陆域纵深延伸,以滨海城市风貌区、旅游景区、度假区为重点,形成“一线、两翼、二十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格局。
以胶州湾为生态保护核心,以崂山风景名胜区、小珠山风景名胜区为生态保护重点,依托白沙河、墨水河、大沽河、洋河四条主要的河流构筑生态控制带,积极构建“青岛、黄岛、红岛、崂山一主三辅”的现代化城市框架。
青岛,包括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主体功能为青岛市的行政、文化、金融与商业中心。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加快现代服务业建设。缩小南北差距,结合青岛北站改造,逐步改造北部传统工业,加快实施传统工业搬迁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完善北部配套设施,提升北部整体环境。
黄岛,指黄岛区,主体功能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物流贸易集散中心、旅游度假地,现代制造业基地,西海岸地区的中心城区。
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加快发展海港物流,合理控制石化产业发展规模,完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规划形成六个功能区,即唐岛湾中心区、国际物流贸易枢纽港区、修造船基地、风凰岛旅游度假区、临港产业区、重石化基地。
红岛,指城阳区,主体功能为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港、青岛市的高新技术产业核心区、现代化综合服务中心、出口加工基地。
规划形成东部的城阳中心区、空港经济区和西部的棘洪滩片区、高新技术产业城区、出口加工区以及南部红岛片区。其中,东部地区主要结合空港,重点发展航空服务、货运代理、商务会展等现代综合服务业,西部地区主要打造为青岛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区的集聚区,红岛片区预留为未来的行政和文化中心、旅游度假中心、会展中心,通过引进世界级项目的开发,使其成为整个红岛组团的标志性地区。
崂山,指崂山区,主体功能为青岛市旅游度假基地,科教研发中心,商务会展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优化发展区及孵化基地。
严格保护崂山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建设成为青岛市旅游度假产业的核心基地。
为充分发挥奥运带头作用,适应青岛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青岛市滨海沿线及海岛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带来的新要求,编制了《青岛市游艇码头专项规划》,推动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促使旅游模式由观光型向度假型转变,使之成为发展高端度假旅游项目的载体,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特色,带动国际文化交流、传播“蓝色文明”。
旅游规划图
青岛市游艇码头专项规划图
极地海洋世界
青岛市海岛开发利用规划图
青岛市所辖海域共有68个海岛(黄岛除外),总面积14.23平方公里,全部为基岩岛,自东北向西南分布在全长710.9公里的大陆海岸线上。它们是青岛不可或缺的独特资源,也是大青岛的重要海上拓展空间。
规划遵照国际海岛保护与利用标准,结合海岛资源特点,建立集国防、旅游、休闲、度假、科研科普、渔业、海洋生态保护为一体的复合功能的海岛群落,拓展海上青岛的度假旅游版图,形成海陆一体,陆岛联动的“山、海、城、岛”的城。
为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和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要求,2002年编制了《青岛市市区商业网点专业规划(2003—2010年)》。该规划对推动青岛市商业网点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尽快建立和完善青岛市经济发展相适应、布局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竞争有序的现代化商业网点网络和商品市场体系,把青岛建设成为区域性贸易中心,起到积极作用。
规划形成以快速路和主干道为骨架,次干道为道路网基础的功能分明、层次合理的道路网络;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常规交通为基础,出租车和海上公交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青岛市市区商业网点专业规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