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督教与西方文明
中国语言文学类1003班 1703100311 于慧
摘要:基督教两千多年前起源于罗马的巴勒斯坦省,它以耶稣基督的生平、教导、死亡与复活为根基。本文简单叙述了基督教产生的渊源、基督教的基本信仰,并浅析了基督教对西方文明的主要影响。
关键词:基督教 信仰 西方文明
众所周知,西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直接承继了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而其实它还受到了基督教思想的深刻影响,并且在大多数西方人眼里,基督教对于现代西方文化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古典文化的影响。因此 ,要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西方文明,大致了解基督教的相关知识对我们来说是很必要的。
国际上,基督教是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的统称,这三个教会的信徒都称为基督徒。在三个教会中,天主教会是原始基督教会的直接延续和继承者,又称罗马公教,也就是普世大公教会。东正教是在1054年由天主教分离出来的东方教会,也称为东方正教。而新教则是16世纪宗教改革中脱离天主教而形成的各个宗派,以及从这些宗派中不断分化出来的众多宗派的总称。
基督教最初是从犹太教中发展出来的,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因为屡遭奴役的犹太人在现实世界中得不到幸福和安宁,于是他们就只能在宗教中去寻找安慰。在犹太教最早的经典《摩西五经》中,犹太人表述了这种基于不幸意识和罪孽意识的宗教思想。这种罪孽意识使得犹太民族把受苦受难的原因归咎于自己的祖先和族人不敬上帝、不遵行诫命和不遵守法律,从而招致上帝的惩罚。而这种罪孽意识为基督教准备了精神范围,犹太人的圣教历史是一部充满了罪孽意识的宗教思想,这种沉重的罪孽意识同时也极大地激发起犹太民族的选民意识。犹太教的圣教历史为基督教准备了一个历史背景,希腊的唯心主义哲学则为基督教提供了一套形而上学的神学思想。基督教文化的本质精神说到底就是灵魂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就是神秘的唯灵主义。这种唯灵主义最初以朴素直观的形式表现在希腊民间神秘祭的轮回转世说中,然后在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人的哲学中得到理论上的提炼和表述,并通过斐洛的“隐喻”神学和普罗提诺德神秘主
义最终汇入基督教,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系统的神学体系。
在基督教的教义中,“爱上帝”是指在宗教生活方面要全心全意的侍奉上帝。基督教是严格的神教,只承认上帝耶稣是最高的神,反对多神崇拜和偶像崇拜,也反对宗教生活中的繁文缛节和哗众取宠。“爱人如己”是基督徒日常生活的基本准则,其要求是:人应该自我完善,应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应该忍耐、宽恕,要爱仇敌,并从爱仇敌进而反对暴力反抗。只有做到上述要求,才能达到博爱的最高境界——爱人如己。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是耶稣的生平与教导。直至今天,耶稣还是被认为是一切生命的主宰。基督徒可以通过耶稣基督与上帝建立个人的关系。基督教关注个人的拯救,也关注信徒团体的建立,关注基督徒对耶稣有关社会道德生活教导的回应。同时,基督教的道德义务学说是基于相信每个人都是按上帝的形象创造出来的因而在上帝眼中都具有无限的价值并且都是自由平等的。对亚里士多德来说美德是长期修养的结果,它标志着一种优势。而对基督教伦理来说在上帝眼中一个没有把握住生活中的机会而碌碌无为的人生与一个堪称美德典范的人生没什么太大的不同。虽然在当时的社会中,基督教义这一思想的提出遭到了很大的嘲讽与不屑,但在今天,基督教中的自由和人权思想则受到公众的推崇与信仰。
而同时,基督教在西方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由封建制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在促进西方封建化进程,促进民族融合以及转换西方社会风气,促进西方经济恢复与发展等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是值得肯定的。特别是基督教文化作为中世纪初期西欧主题文化,它对日后西方文明的发展走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基督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体现在西方社会的各个领域,自然也对后世的西方文明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
第一,基督教让野蛮走向逐渐灭亡的道路。从人性进化的角度讲,特别是在精神及其伦理层面上,基督教在古希腊的理性精神之外,提供了统一的持久的超验信仰,对天堂美好的期待安抚着地上的苦难人民,信徒的良知反抗着世俗权力的蛮横,并通过圣徒的殉道和忏悔为人们提供道德典范。这些信仰与典范,提升着西方人的精神世界,也作为在道德上凝聚社会的纽带连接起世世代代的伦理传承。由基督教和古希腊形而上学的结合而形成的超验伦理,在西方文明中具有超
越世俗功利的绝对价值,并逐渐演变为普遍有效的公德标准。来自上天的超自然的恩惠和制裁,许给为善者入天堂的万世至福,降给作恶者下地狱的永生惩罚,又通过忏悔的途径给人以赎罪和自新的机会。上帝之子耶稣用甘愿上十字架的代价,背负起人的“原罪”,以绝对的非暴力对抗暴力,以绝对的爱与宽恕降恩于所有罪人。生而有罪的人类,唯有终生向上帝祈祷和忏悔,在行为上不断行善积德,才能在无限的赎罪之路上接近天国。正是这种恩罚并重、忏悔赎罪和良知反抗的超验伦理,逐渐把凶悍的野蛮人和贪婪的惟利是图之徒,驯化为平和、节制和反省的文明人,也就是把本能人提升为具有信仰的理性人。正是凭借着圣徒的榜样激励、教会的超然权威、教义的普世正义、教士之布道安慰、仪式之庄严魅力、信徒之坚定虔诚等才培育出互助、慈善、克制、苦行等社会公德。僧侣们的开荒拓土,教堂和修道院对弱势者的庇护、对穷人的赈济、收养鲧寡孤独者、安顿迷途旅客,教会医院救死扶伤,特别是救助那些被遗弃的罪犯和传染病人等等,宗教场所不仅成为施善育德和救死扶伤之地,也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源泉,交战双方不得进入宗教场所,已经成为世界通则。所以说,基督教的出现使得野蛮的时代逐渐趋于结束,而从而为西方文明乃至人类世界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信仰与理论基础。
第二,基督教为西方人文精神的出现与发展提供了基础。首先,基督教的教义及其神学思想,对西方的人文学具有全面而深刻的影响。教义提供普世道义,拉丁文提供统一文字,自耶稣殉难以来的西方,没有基督教背景的一流精神产品,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无论是神学、哲学、文学,还是绘画、音乐、建筑,只要是人文和艺术的创造,无一不打上鲜明的基督教印迹。不要说神权时代的人文精神被基督教信仰所左右,即便是在理性化世俗化的近现代西方,基督精神也为人文创造提供深层的滋养,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和非理性主义运动之中诞生的文化巨人们,尽管以复兴古希腊的理性精神来对抗神权主宰的中世纪,但是从但丁的《神曲》到意大利三杰的绘画,从莎士比亚的戏剧到歌德的《浮士德》再到贝多芬等人的交响曲,从康德的绝对律令到尼采的超人,人们都能看到基督教的影子。可以说,基督教已经渗入了西方文化的血肉之中。特别是那种指向绝对价值的超越精神,已经成为西方文化的最醒目的标志。其次,基督教教会和神职人员在保存古代文化遗产方面贡献卓著,不仅是与基督教传承直接相关的古典遗产,
还有大量异教和异端的文献资料。经院神学家对古典哲学做出的独特性解释,对古典精神的传承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教会开办的神学院为西方高等教育体制奠基,是西方的近现代的大学及其研究制度的最初形式。教会、修道院和神学院训练出大量了教师、学者、法官、外交官和内阁大臣。教会的慈善事业也包括资助艺术创作,西方的音乐、绘画和建筑所达到的艺术高度,没有教会所提供的精神资源和物质支持,也是难以想象的。由此可见,基督教对西方文明的影响也是极其重要的。
第三,基督教在一定的意义上优化了西方的社会结构。首先,教会成为凝聚社会大家庭的组织纽带和自治权威,也成为秩序与和平之源。不仅是罗马教廷提供了西方属灵世界的统一权威,而且各地方教会也成为社区自治的组织核心。这种以教会为组织核心而形成的秩序,对结束无政府的混乱状态来说,具有着远比世俗政府更强大的功能。其次,基督教信仰逐渐凝聚起整个西方教徒的信仰共识,从而形成了相对于世俗权力及其利益的超验良知,随着教会的普及和日渐扩张,这种独立于世俗王权之外的道德的或精神的普遍共识,逐渐变成了高度组织化的宗教权威,在世俗政权本身无法形成对最高权力的内部制度化制约的情况下,基督教作为社会性的精神权威,发挥着从外部制约世俗王权的作用。由此,基督教改变了西方社会的整体结构,即在世俗政府的权威之外,造就了另一个独立的属灵权威,构成了两种权威、两套法律、两种责任的并存。神权的确立及其教会财产的合法化,在使西方人的宗教信仰由多神教变成一神教的同时,也使古希腊遗留下来的一元社会随之退出历史舞台,西方社会的权力结构逐渐由一元变成二元,神权与王权、教会与政府、僧侣与俗人、宗教法与世俗法的并存,构成了古罗马社会结构的二元化:一是僧俗并存并日趋走向政教分离,二是自上而下的封建与自下而上的自治并存。正是在两种不相上下的社会力量及其制度的相互对抗中,西方社会才能逐渐形成两种统治力量相互制约的权威均衡,为西方制度向自由宪政与权力制衡的演变提供了成熟的社会条件。再次,它为西方法治秩序的形成提供超验基础。在基督教成为古罗马的国教之后,不仅教会法在技术上为世俗法提供了可效仿的对象,而且对来自超验正义的教会法为法治秩序的超验基础,于是,西方人逐渐形成了这样的法治思想:一国法律如果要形成稳定的普遍的规则,首先,法律来上帝的意志,乃善法而非恶法,《摩西五经》是法律的原型;
而法律如果仅仅来自恺撒,就很容易变成主要服务于统治者意志的恶法。其次,法律只有被信仰,才会被尊重、被自愿服从,整个社会才能具有以遵纪守法为荣的公共意愿与准则。否则的话,法律要么变成“恶法”,只服务于统治者的意志;要么形同虚设、被法律之外的潜规则代替。最后,西方社会的人权和民主思想也直接来源于他们对上帝的信仰,是建立在基督教的基础上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和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句话是写在美国《独立宣言》上的。类似的有关自由、平等、民主的话语也被写进了法国的《人权宣言》上。这样,我们就不难发现,当今西方思想中的许多精华部分都是来源于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第四,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还逐渐渗透到西方哲学、法学、教育、艺术以及科学等各个领域。美国学者史密特在《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一书中指出:“假如耶稣从来没有走过古代巴勒斯坦尘土飞扬的道路,没有受死,没有从死里复活,在他身边没有聚集这样一小群门徒去向外邦人传扬他的福音,西方将不会达到如此高水平的文明,并且赋予它如此深厚的、至今仍引以为荣的人文内涵。”基督教在中国的兴起,也必将成为推动中国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今天的中国,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一些人为的灾难,特别是矿难,使无数的家庭遭受灭顶之灾。但每次灾难都没有唤起政府和民众更大的关心,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们中国人缺乏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一个世纪以前,一个法国工程师问他的学生说:“什么是矿坑里最宝贵的东西?”在学生们列举了各式各样的矿物之后,他对学生说:“矿坑里最宝贵的是矿工。”这种对生命的观点只有当人被耶稣基督的福音深深打动之后,才可能具有。在信仰基督的国家里,杀婴和弃婴的事件基本消失了,而在我国确是设立弃婴所,孤儿院等,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西方国家通过教会了结了杀婴之事。在基督教影响之前,妇女生命也是没有价值的,她们只是我们和母亲,姐妹和儿女。中国是比较尊重老年人的民族,但盖敬老院观念是在基督教传入之后。同时也是基督教兴起了全民教育的概念,大学也是有立基于基督教的现象;世界最好的大学是基督徒为基督教的目的而创立的。历史的发展证明,没有基督就没有人类的良善和文明可言。近一百年间,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学习西方的科技,制度和文化教育,但仍未能建立一个人民享有基本的自由与人权的民主共和国,就是因为中国的先行者们对基督福音的拒绝。他们不明白科技,
制度和文化教育的根基乃是宗教信仰。有人说:“中国的最优秀的知识分子们以前所未有的一致性赶走了上帝之后,也为自己争取到了专制。”没有基督信仰,就没有公义和博爱;没有基督信仰,就没有自由和平等。至少对于美国式的民主来说这一判断是成立的。如果没基督教信仰,永远也不会有这样一个自由平等的美国。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基督教所宣扬的上帝、原罪、堕落、救赎等观念,已深深渗透到西方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社会道德观念的基石。对西方人的言行举止、生活规范、风俗习惯等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通过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及文学艺术等领域投射出来。没有基督教,西方文明就不会取得今天这样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说西方文明的形式和内容的丰富与先进得益于基督教。
今天看来,基督教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它在全世界的信徒约有十五亿,分布比其他任何宗教都广泛。20世纪时基督教在南美和非洲的快速增长也显示了它在可预见的未来持续增长的可能性。了解基督教,有助于我们在更深层次上理解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社会,从而从西方思想中汲取精华为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经验总结。 参考书目:
1.[英]迈克尔·基恩著, 张之璐译,基督教概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美]科林·布朗著,基督教与西方思想[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美]理查德·斯蒂克勒著, 牛晓梅译,基督教伦理与西方文明[J],科学与无神论,2004年,第二期
4.[美]阿尔文·施密特著, 王晓丹 赵巍译,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