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预算就是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预算期各预定指标可能发生的变化而编制出的能适应各预定指标不同变化情况的预算,从而使得预算对企业在预算期的实际情况更加具有针对性,这种预算方法也称为动态预算。
由于未来业务量的变动会影响到成本费用和利润各个方面,因此弹性预算理论上适用于编制全面预算中所有与业务量有关的预算。但在实务中,主要用于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和利润预算,尤其是成本费用预算。
编制弹性预算,要选用一个最能代表生产经营活动水平的业务量计量单位。例如,以手工操作为主的车间,就应选用人工工时;制造单一产品或零件的部门,可以选用实物数量;修理部门可以选用直接修理工时等。
弹性预算法所采用的业务量范围,视企业或部门的业务量变化情况而定,务必使实际业务量不至于超出相关的业务量范围。一般来说,可定在正常生产能力的70%~110%之间,或以历史上最高业务量和最低业务量为其上下限。弹性预算法编制预算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本性态分析的可靠性。
与按特定业务量水平编制的固定预算法相比,弹性预算法有两个显著特点: 弹性预算是按一系列业务量水平编制的,从而扩大了预算的适用范围。
弹性预算是按成本性态分类列示的,在预算执行中可以计算一定实际业务量的预算成本,以便于预算执行的评价和考核。
1.弹性预算法的编制步骤
(1)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确定一个标准业务量的计量单位; (2)确定合理的业务量相关范围;
(3)将费用按成本性态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对混合成本按规定的分解方法进行分解;
(4)计算各项预算成本,并用一定的方式来表达。 2.弹性预算法又分为公式法和列表法两种具体方法 (1)公式法
根据成本性态,建立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y=a+bx
其中,y表示某项预算成本总额,a表示该项成本中的预算固定成本额,b表示该项成本中的预算单位变动成本额,x表示预计业务量。可利用该公式计算任一业务量(x)的预算成本(y)。
公式法的优点是便于在一定范围内计算任何业务量的预算成本,可比性和适应性强,编制预算的工作量相对较小。缺点是按公式进行成本分解比较麻烦,对每个费用子项目甚至细目逐一进行成本分解,工作量很大。 【例题4】
某企业制造费中油料费用与机器工时密切相关,预计预算期固定油料费用为10 000元,单位工时的变动油料费用为10元,预算期机器总工时为3 000小时。则预算期油料费用预算总额为( )元。
A.10 000 B.20 000 C.30 000 D.40 000 【答案】D 【解析】
预算期油料费用预算总额=10 000+3 000×10=40 000(元) 【例题5】
A企业经过分析,某种产品的制造费用与人工工时密切相关,采用公式法编制的制造费用预算如表下所示。 【解析】 业务量范围(人工工时) 项目 运输费用 电力费用 材料费用 修理费用 油料费用 折旧费用 人工费用 合计 备注 (2)列表法
列表法是在预计的业务量范围内将业务量分为若干个水平,然后按不同的业务量水平编制的预算。
应用列表法编制预算,首先要在确定的业务量范围内,划分出若干个不同水平,然后分别计算各项预算值,汇总列入一个预算表格。
列表法的优点是:不管实际业务量多少,不必经过计算即可找到与业务量相近的预算成本;混合成本中的阶梯成本和曲线成本,可按总成本性态模型计算填列,不必用数学方法修正为近似的直线成本。
列表法的缺点是:运用列表法编制预算,在评价和考核实际成本时,往往需要使用插值法来计算实际业务量的预算成本,比较麻烦。 【例题6】
甲企业采用列表法编制的2015年6月制造费用预算如表下所示。
制造费用预算
85 108 300 100 593 2.35 固定费用(元/每月) 420~660 变动费用(元/人工工时) 0.20 1.00 0.10 0.85 0.20 当业务量超过600工时后,修理费中的固定费用将由85元上升为185元 单位:元 业务量(直接人工工时) 占正常生产能力百分比 变动成本: 运输费用(b=0.2) 电力费用(b=1.0) 材料费用(b=0.1) 合计 混合成本: 修理费用 油料费用 合计 固定成本: 折旧费用 人工费用 合计 总计
300 100 400 1 580
300 100 400 1 721
300 100 400 1 862
300 100 400 2 003
300 100 400 2 244 442 192 634 493 204 697 544 216 760 595 228 823 746 240 986 84 420 42 546 96 480 48 624 108 540 54 702 120 600 60 780 132 660 66 858 420 70% 480 80% 540 90% 600 100% 660 110% 设实际工时为500工时,实际发生制造费用1 750元,要求评价其实际成本控制业绩。 【答案】
企业控制成本较好,节约了成本。
在考核时,将实际成本和实际业务量的预算成本进行对比。 实际业务量的预算成本=650+510+208+400=1 768(元) 【解析】
变动成本=500×1.3=650(元) 固定成本=400(元) 混合成本: ①修理费
(500-480)÷(540-480)=(x-493)÷(544-493) x=510(元) ②油料费
(500-480)÷(540-480)=(y-204)÷(216-204) y=208(元)
三、定期预算法与滚动预算法 (一)定期预算法
定期预算,也称为阶段性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以不变的会计期间(如日历年度)作为预算期的一种编制预算的方法。
定期预算法的优点是:能够使预算期间与会计期间相对应,便于将实际数与预算数进行对比,也有利于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定期预算法的缺点是:
(1)盲目性。由于定期预算往往是在年初甚至提前两三个月编制的,对于整个预算年度的生产经营活动很难作出准确的预算,尤其是对预算后期的预算只能进行笼统地估算,缺乏远期指导性,给预算的执行带来很多困难,不利于对生产经营活动的考核与评价。 (2)滞后性。由于定期预算不能随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当预算中所规划的各种活动在预算期内发生重大变化时(如预算期临时中途转产),就会造成预算滞后过时,使之成为虚假预算。
(3)间断性。由于受预算期间的限制,致使经营管理者的决策视野局限于本期规划的经营活动,通常不考虑下期。例如,一些企业提前完成本期预算后,以为可以松一口气,其他事等来年再说,形成人为的预算间断。因此,按固定预算方法编制的预算不能适应连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从而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为了克服定期预算法的缺点,在实践中可采用滚动预算的方法编制预算。 (二)滚动预算法
滚动预算法又称连续预算法或永续预算法,是指不将预算期与会计年度挂钩,使预算期始终保持为一个固定长度(一般为12个月),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地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连续不断地以预算形式规划未来经营活动的一种预算方法。
滚动预算的基本做法是使预算期始终保持12个月,每过1个月或1个季度,立即在期末增列1个月或1个季度的预算,逐期往后滚动,因而在任何一个时期都使预算保持为12个月的时间长度。这种预算能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对未来始终保持整整12个月时间的考虑和规划,从而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能够稳定而有序地进行。
采用滚动预算法编制预算,按照滚动的时间单位不同可分为逐月滚动、逐季滚动和混合滚动。
1.逐月滚动
逐月滚动是指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以月份为预算的编制和滚动单位,每个月调整一次预算的方法。按照逐月滚动方式编制的预算比较精确,但工作量较大。
2.逐季滚动
逐季滚动是指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以季度为预算的编制和滚动单位,每个季度调整一次预算的方法。逐季滚动编制的预算比逐月滚动的工作量小,但精确度较差。
3.混合滚动
混合滚动是指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同时以月份和季度作为预算的编制和滚动单位的方法。这种预算方法的理论依据是:人们对未来的了解程度具有对近期把握较大,对远期的预计把握较小的特征。
逐月滚动预算方式示意图
逐季滚动预算方式示意图
混合滚动预算方式示意图
运用滚动预算法编制预算,使预算期间依时间顺序向后滚动,能够保持预算的持续性,有利于结合企业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考虑未来业务活动。使预算随时间的推进不断加以调整和修订,能使预算与实际情况更相适应,有利于充分发挥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例题7】
永续预算能够使预算期间与会计年度相配合,便于考核预算的执行结果。( ) 【答案】错误
【解析】滚动预算,又称连续预算或永续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期与会计年度脱离。而定期预算能够使预算期间与会计年度相配合,便于考核预算的执行结果。 【例题8】
某公司甲车间采用滚动预算方法编制制造费用预算。已知2015年各季度的制造费用预算如下表所示(其中间接材料费用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