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分车绿带宽度大于2.5m时才能种植乔木。
处理好分车绿带与人行横道的关系。为了便于行人过街,分车绿带必须适当分段,一般以75—100m为宜。分段尽量与人行横道、停车站、大型公共建筑出入口相结合。被人行横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分车绿带,其端部应采用通透式配置,便于透视,以利行人、车辆安全。
4~3 交叉口与立交桥头绿地设计
交叉路口与立交桥都是为了改善道路交通能力、合理组织交通、疏导车辆和行人通行而设立的,是城市道路交通的咽喉。
一、交叉路口绿地设计
交叉路口绿地是由道路转角处的行道树、交通岛以及一些装饰性的绿地组成。为了保证交叉口行车安全,使司机能及时看到车辆的行驶情况和交通信号,在道路交叉口必须为司机留出一定的安全距离,使司机在这段距离内能看到对面开来的车辆,并有充分刹车和停车的时间不致发生事故。这种发觉对方汽车立即刹车而能够停车的距离称之为“安全视距”或“停车视距”,这个视距主要与车速有关(表6—4)。根据相交道路所选用的停车视距,可在交叉口平面上绘出一个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在视距三角形内不允许有任何阻碍视线的东西,但交叉口处,个别伸入视距三角形内的行道树株距在6m以上、干高在2.5m以上、树干直径在0.4m以内是允许的,因为司机仍可通过空隙看到交叉口附近车辆的行驶情况。如果布置防护绿篱或其他装饰性绿地,株高也不得超过0.7m。
通过路口设计车
15 20
速(Km/h) 停车视距(m)
17 23
30 38
47 57
25 30
35 40
交通岛位于交叉卧中心,主要是组织交通、约柬车道、限制车速和装饰道路之用,依其功能可分为中心岛、方向岛和安全岛等。
交通岛绿化用地称为交通岛绿地,是交叉口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交通岛绿地平面形式多呈圆形。目前我国大中城市所采用的圆形中心岛直径一般为40~60 m。
二、立交桥头绿地设计
道路立体交叉的形式有两种,即简单立体交叉和复杂立体交叉。简单式立体交叉又称分立式立体交叉,纵横两条道路在交叉点相互不通,这种立体交叉不能形成专门的绿化地段,其绿化与街道绿化相似。复杂式立体交叉又称互通式立体交叉,两个不同单面的车流可通过匝道连通;其形式有苜蓿叶式、半环道式等多种,又以苜蓿叶式最为典型
立交桥头绿地的设计要点:
1. 绿化设计首先要满足交通功能的需要。
2.在绿地面积较大的绿岛上,宜种植较开阔的草皮,再点缀些常绿树或花灌木及宿根花卉。
3.立体交叉绿岛因处于不同高度的主、干道之间,常常形成较大的坡度,应设挡土墙减缓绿地的坡度,一般坡度以不超过5%为宜,较大的绿岛内还需考虑安装喷灌系统。
4.立体交叉外围绿化树种的选择和种植方式,要和道路伸展方向的绿化结合起来考虑。
4—4 街头小游园规划设计
街头小游园是指在城市干道旁供居民短时间休息、活动之用的小块绿地,又称街头休息绿地、街道小花园。它主要指沿街的一些较为集中的绿化地段,常常被布置成“花园”的形式。
一、街头小游园的主要内容
街道小游园以植物种植为主,设立若干出、人口,并在出入口规划集散广场;还应设置游步道和铺装场地,以休息为主的街头绿地中道路场地占总面积的30%
—40%,以活动为主的道路场地占总面积的50%~60%。有条件的可设一些园林小品,丰富景观,满足周围群众的需要。
二、街道小游园的布局形式
根据街头小游园地形地势、面积大小、轮廓形状、周围建筑物的性质、附近居民情况和管理水平的不同,小游园可规划布置成下面几种形式:
1.规则对称式 游园具有明显的中轴线,有规律的几何图形,形状有正方形、圆形、长方形、多边形、椭圆等。优点:外观整齐一致,易与周围建筑、街道景观协调。缺点:设计上易受一定的约束,易给人呆板、不活泼之感。
2.规则不对称式 此种形式整齐但不对称,可以根据功能组合成不同的休闲空间。它给人的感觉是虽不对称,却有均衡的效果。
3. 自然式布局 没有明显的轴线,结合地形,自然布置。内部道路弯曲延伸,植物自然式种植,再点缀一些山石、雕塑等园林小品,更显得美观
4.混合式布局 是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一种布局形式。这种布局较灵活,不拘形式,内容丰富。但要游园的面积较大,并能组织成几个空间,空间之间过渡要自然,总体上更应协调、顺畅、不可杂乱无章,小而全
第五章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
重 点:1 广场中多功能需求的规划设计
2、 城市广场绿地种植设计要点
难 点:1、 城市广场空间处理手法
2、 行道树选择
5~1现代城市广场的类型及特点
一、广场类型:1 市政广场 2 纪念广场 3 交通广场 4 休闲广场
5 文化广场 6 古迹广场 7 宗教广场 8 商业广场
二、广场特点:1 性质上的公共性
2 功能上的综合性 3 空间场所上的多样性 4 文化休闲性
5-2
广场规划设计的原则
一 系统性原则 二 完整性原则 三 尺度适配性原则 四 生态环保性原则 五 多样性原则 六 步行化原则 七 文化性原则 八 特色性原则
5-3 现代城市广场绿地规划设计
一、广场绿地规划设计原则
①广场绿地布局应与城市广场总体布局统一,成为广场的有机 组成部分,更 好地发挥其主要功能,符合其主要性质要求。
②广场绿地的功能与广场内各功能区相一致,更好地配合加强该区功能的实 现。
③广场绿地规划应具有清晰的空间层次,独立形成或配合广场 周边建筑、地 形等形成良好、多元、优美的广场空间体系。
④应考虑到与该城市绿化总体风格协调一致,结合地理区位特征,物种选择应符合植物区系规律,突出地方特色。
⑤结合城市广场环境和广场的竖向特点,以提高环境质量和改善小气候为目的,协调好风向、交通、人流等诸多元素。
⑥对城市广场场址上的原有大树应加强保护,保留原有大树有利于广场景观的形成,有利于体现对自然、历史的尊重,有利于对广场场所感的认同。
二、城市广场绿地种植设计形式
1、排列式种植 属于整形式,用于长条地带,作为隔离、遮挡或作背景 2、集团式种植 也是一种整形式,为避免成排种植的单调感,用几种树组成一个树丛,有规律的排列在一定地段上。
3、自然式种植 花木种植不受统一的株行距限制,而是模仿自然界花木生长的无序性布置。可以巧妙地解决植株与地下管线的矛盾。
4、花坛式种植 用植株组成各种图案,最适合于广场的种植形势。通常不要超过广场面积的1/3,华丽的可以小些,简单的需要大一点。 三、城市广场树种选择的原则
城市广场树种选择要适应当地土壤与环境条件,掌握选树种的原则、要求,因地制宜,才能达到合理、最佳的绿化效果。 1、广场的土壤与环境
⑴土壤 ⑵空气 ⑶光照和温度 ⑷空中、地下设施 2、选择树种的原则
⑴冠幅大枝叶密 ⑵耐瘠薄土壤 ⑶具深根性
⑷耐修剪 ⑸抗病虫害与污染 ⑹落果少或无飞毛 ⑺发芽早落叶晚 ⑻耐寒、耐寒 ⑼寿命长 3、广场树种选择调查研究
① 调查研究本地区自然分布的树种,从而可以估计选择树种的范围。 ② 了解在本地区以外边缘地带生长的树种或是与本地区自然条件相似的其他国家、其他地区生长的树种,以便引种。
③ 整理和鉴定本地区的杂交种。
园林规划设计文本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