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法。
地形设计还应结合各分区的要求,如安静休息区、老人活动区等都要求有
一定的山林地和水面,或利用山水组合空间造成局部幽静环境。
八 公园中的建筑
公园中的建筑形式要与其性质、功级相协调。全园的建筑风格应保持统一。园 中的建筑的作用主要是创造景观、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和防风避雨。公园中的主题 建筑通常会成为公园的中心、重心。管理和附属服务建筑设施在位置、朝向、高 度、体量、色彩及其使用功能,应符合公园总体设计的要求。
公园中的管理建筑,如:变电室、泵房等,在设置时即要隐蔽,又要有明显的 标志以方便游人使用。公园其他工程设施,也要满足游览、赏景、管理的需要。 游览、休憩、服务性建筑物设计应与地形、地貌、山石、水体、植物等其他造园 要素统一协调。厕所等建筑物的位置应隐蔽又方便使用。 九 给排水设计
1 给水 根据灌溉、湖池水体大小、游人饮用水量、卫生和消防的实际供需确 定。给水水源,管网布置、水量、水压应做配套工程设计,以水以节约用水为原 则,设计人工水池、喷泉、瀑布。
2 排水 污水应接入城市活水系统,不得在地表排泄或排入湖中,雨水排放应 有明确的引导去向,地表排水应有防止径流冲刷的措施。 十 公园中植物的种植设计
(一) 综合性公园的植物配置的原则
1 全面规划,重点突出,远期和近期相结合 2 突出公园的植物特色,注重植物品种搭配
3 公园植物规划应注意植物基调及各景区的主配调的规划 4 植物规划充分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5 四季景观和专类园的设计是植物造景的突出点 6 注意植物的生态条件,创造适宜的植物生长环境
(二) 公园设施环境及分区绿化
1 出入口 大门为公园主要出入口,大都面向城镇主干道。绿化时应注意丰富街景并与大门建筑相协调,同时还要突出公园的特色。
2 园路 主要干道绿化可选用高大,荫浓的乔木和耐阳的花卉植物在两旁布置花境,但在配植上要有利于交通,还要根据地形、建筑、风景的需要而起伏、蜿蜒。小路深入到公园的各个角落,其绿化更要丰富多彩,达到步移景异的目的。山水园的园路多依山面水,绿化应点缀风景而不碍视线。平地处的园路可用乔灌木树丛、绿篱、绿带来分隔空间,使园路高低起伏,时隐时现。山地则要根据其地形的起伏、环路、绿化有疏有密;在有风景可观的山路外侧,宜种矮小的花灌木及草花,才不影响景观。
3 广场绿化 广场绿化既不要影响交通,又要形成景观。如休息广场,四周可植乔木、灌木;中间布置草坪、花坛,形成宁静的气氛。停车铺装广场,应留有树穴,种植落叶大乔木,利于夏季遮阳,但冠下分枝高应为4M,以便满足行车要求。如果与地形相结合种植花草、灌木、草坪,还可设计成山地、林间、临水之类的活动草坪广场。停车场的种植场树木间距应满足车位、通道、转弯、回车半径的要求。庇荫乔木枝下净空的标准为:大、中型汽车停车场大于4.0M;小汽车停车场大于2.5M;自行车停车场大于2.2M。场内种植池宽度应大于1.5M,并应设置保护设施。
4 园林建筑小品 公园建筑小品附近可设置花坛、花台、花境。展览室、游览室内可设置耐荫花木,门前可种植浓荫大冠的落叶大乔或布置花台等。沿墙可利用各种花卉境域,成丛布置花灌木。所有树木花草的布置都要和小品建筑协调统一,与周围环境相呼应,四季色彩弯化要丰富,给游人以愉快之感。 5 科学普及文化娱乐区 地表要求平坦开阔,绿化要求以花坛、花境、草坪为主,便于游人集散。该区内,可适当点缀几株常绿大乔木,不宜多种灌木,以免妨碍游人视线,景响交通。可室外铺装场地上应留出树穴,供栽种大乔木。各种参观游览的室内,可布置一些耐荫植物或盆栽花木。
6 体育运动区 应选择生长较,高大挺拔、冠大而整齐树种,以利夏季遮阳;但不宜用那些易落花、落果、种毛散落的树种。球场类场地四周的绿化要离场地5~6M,树种的色调要求单纯,以便形成绿色的背景。不要选用树吓反光发亮的树种,以免刺激运动员的眼睛。在游泳池附近可设置花廊、花架,不可种带刺或夏季落花落果的花木。日光浴场周围应铺设草坪。
7 儿童活动区 可选用生长健壮、冠大荫浓的乔木来绿化,忌用有刺、有毒或有刺激性反应的植物。该区四周应栽置浓密的乔、灌木,与其他区域相隔离。 8 游览休息区 以生长健壮的几个树种为骨干,突出周围环境季相变化的特色。要植物配植上根据地形的高低和天际线的变化,采用自然式配植树木。在林
间空地中可设置草坪、亭、廊、花架等,在路边或转弯处可设专类园。游人集中场所的植物选用应注意在游人活动范围内宜选用大规格苗木;严禁选用危及游人生命安全的有毒植物;集散场地种植设计的布置方式,应考虑交通安全视距和人流通行,场地的树木净空应大于2.2M。成人活动场的种植宜选用高大乔木,树下净空不低于2.2M,夏季乔木庇荫面积宜大于活动范围的50%。
9园务管理区 园务管理区要根据各项活动的功能不同,因地制宜进行绿化,但要与全园的景观协调。
第三节 专类公园
一 植物园
(一)植物园的性质与任务
植物园是植物科学研究机构,也是植物采集、鉴定、引种驯化、栽培实验的中心,可供人们游览的公园。其主要任务是发掘野生植物资源,引进国内外重要的经济植物,调查收集稀有珍贵和濒危植物的种类,以丰富栽培植物的种类或品种,为生产实践服务;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植物引种后的适应性和经济性状及遗传变异的规委,总结和提高植物引种驯化的理论和方法,同时植物园还担负着向人民普照及植物科学知识的任务。除此之外,还应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游览休息的场所。
(二)植物园的组成部分
1 科普展览区 目的在于把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以及人类利用植物、改造植物的知识陈列和展览出来,供人们参观学习。主要内容:
(1) 植物进化系统展览区:该区是按照植物进化系统分目、分科布置,反映出植物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使参观者不仅能得到植物进化系统的概念,而且对植物的分类、各科属特征也有个概括了解。在植物配置上在反映植物分类系统的前提下,结合生态习性要求、园林艺术效果进行布置。
(2) 经济植物展览区 是展示经过搜集以后认为大有前途,经过栽培试验确属有用的经济植物,为农业、医药、林业以及园林结合生产提供参考资料,并加以推广。
(3)抗性植物展览区 将对大气污染物质有较强抗性和吸收能力的树种,挑选出来,按其抗毒物质的类型、强弱分组移植本区进行展览,为园林绿化选择抗性树种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4)专类园 把一些具有一定特色、栽培历史悠久、品种变种丰富、用途广泛和观赏价值很高的植物,加以搜集,辟为专区集中栽植。
(5)温室区 此展展出不能在本地区露地越冬,必须有温室设备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植物。
(6)树木区 展出本地区或从国内外引进的一些在当地能够露地生长的主要乔灌木树种。
(7)岩石植物区 (8)用水生植物区 2 苗圃及试验区
(1)温室区:主要用于引种驯化、杂交育种、植物繁植、贮藏不能越冬的植物以及其他科学实验。
(2)苗圃区:植物园的苗圃包括实验苗圃、繁殖苗圃,移植苗圃、原始材料圃等,用途广泛,内容较多。苗圃用地要求地势平坦、土壤深厚、水源充足,排灌方便。
(三)植物园位置选择的要求 (1) 要有方便的交通
(2) 为了满足植物对不同生态环境、生活因子的要求,园址应该具有较为复杂的地貌和不同的小气候条件。
(3) 要有充足的水源,最好具有高低不同的地下水位,既方便灌溉,又能解决引种驯化栽培的需要。
(4) 要有不同的土壤条件、不同的土壤结构和不同的酸碱度。
(5) 园址内最好具有丰富的天然植被,供建园时利用,这对加速实现植物园的建设是个有利条件。 (四)植物园规划的原则要求 1 明确建园目的、性质、任务。
2 功能分区及用地平衡,展览区用地最大,可占全园总面积的40%~60%,苗圃及实验区占25%~35%,其他占25%~35%。
3 展览区是为群众开放使用的,用地应选择地形富于变化,交通联系方便,游人易到达为宜。
4 苗圃是科研、生产场所,一般不向群众开放,应与展览区隔离。
5 确定建筑数理及位置。植物园建筑有展览建筑、科学研究用建筑及服务性建筑三类。
6 道路系统:主干道对坡度应有一定的控制,而其他两级道路都应分利用原有地形,形成路随势转又一景的错综多变格局。
7 排灌工程:一般利用地势起伏的自然坡度或暗沟,将雨水排入附近的水体中为主,但是在距离水体较远或者排水不顺的地段,必须铺设雨水管,辅助排出。 (五)植物园的绿化设计
植物园的绿化设计,应在满足其性质和功能需要的前提下,讲究园林艺术构图,使全园具有绿色覆盖,形成较稳定的植物群落。在形式上,以自然式为主,创造各种密林,疏林、树丛、孤植树、草地、花丛等景观。注意设置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混交绿地。 二 动物园规划设计 (一)动物园的性质与任务
动物园是集中饲养、展览和研究野生动物及少量优良品种家禽、家畜的可供人们游览的公园。其主要任务是普及动物科学知识、宣传动物与人的利害关系及经济价值等,用为中小学生动物知识直观教材、大专院校实习基地。 (二)动物园规划的原则和要求 1 有明确功能分区
2 动物的笼舍和服务建筑应与出入口、广场 、导游线相协调,形成串联、并联、放射、混合等方式,以方便是游人全面或重点参观。
3 游览路线一般逆行针右转,主要道路和专用道路要求能通行汽车,以便管理使用。
4 主体建筑设在主要出入口的开阔地上、全园主要轴线上或会园制高点上。 5 外围应围墙、隔离沟和林地,设置方便的出入口、专用出入口,以防动物出园伤害人畜。
(三)动物园功能分区
1 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区:是科普、科研活动中心,由动物科普馆组成,设在动物出入口附近。
2 动物展览区:由各种动物的笼舍组成,占用最大面积。
3 服务休息区:为游人设置的休息亭廊、接待室、饭馆、小卖部等,便于游人使用。
4 经营管理区:行政办公室、饲料站、兽医站、检疫站应设在隐蔽处,用绿化与展区、科普区相隔离,但又要联系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