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的观看
12536H2O4
已知:
①反应原理:NaBr+H2SO4(较浓)
NaHSO4+HBr
HBr+C2H5OH
△△C2H5Br+H2O
②反应物用量:NaBr(S)25g,无水乙醇15mL,浓H2SO4 30mL,水15mL ③溴乙烷和乙醇的部分物理性质如下表 溴乙烷 乙醇 回答下列问题:
⑴若烧瓶内液体的体积不小于烧瓶容积的
密度/g·mL-1 1.461 0.789 沸点/℃ 38 78 溶解性 难溶于水 易溶于水 12且不大于,则反应装置中,烧瓶容积最33合适的是 (填序号)。
A.50mL B.150 mL C.200 mL
⑵连接上述仪器的顺序是:1接( )接( )接( )接( )接( )(填数字)。你认为反应后溴乙烷在 (填“烧瓶”或“烧杯”)中 ⑶根据反应原理水不是反应物,那么在反应物中加水的目的是 ① ② ⑷粗制溴乙烷常呈黄色,是因为溴乙烷中混有 ,除去该杂质的试剂和方法是 。 ⑸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产品中含有溴元素 。 实验十一: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1.在试管里加入10%的NaOH溶液2 mL,滴入2%的CuSO4溶液5滴,再加入2mL10%的葡萄糖溶液,加热,观察现象。
现象与解释:可以看到有红色沉淀生成。葡萄糖分子中含醛基,跟醛类一样具有还原性。 2. 将碘酒滴到一片土豆或面包上,观察并记录现象。
3. 取一小块鸡皮,置于蒸发皿中,滴加3~5滴浓硝酸,在酒精灯上微热,观察并记录实
验现象:
4. 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3mL鸡蛋清溶液,加热第一支试管,向第二支试管中加入醋酸铅
溶液,向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甲醛溶液,观察现象。在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蒸馏水。 实验内容 葡萄糖 感谢你的观看
现象 结论 感谢你的观看
淀粉 蛋白质 鸡蛋清 结论:以上是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常用于检验和鉴别该物质,需掌握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
实验十二: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在两支洁净的试管里各加入20%的蔗糖溶液1mL,并在其中一支试管里加入3滴稀硫酸(1:5)。把两支试管都放在水浴中加热5min。然后向已加入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最后向两支试管里各加入少量新制备的Cu(OH)2,加热3~5min,观察现象。 现象 解释 实验十三:金属的冶炼――铝热反应
步骤:1.用两张圆形滤纸分别叠成漏斗状,套在一起,使四周都有四层。把内层滤纸取出,再底部剪一个孔,用水润湿,再跟另一纸漏斗套在一起,架在铁圈上,下面放置盛沙的蒸发皿。
2.把5g炒干的氧化铁粉末和2g铝粉混合均匀,放在纸漏斗上,上面加少量氯酸钾并在混合物中间插一根镁条,用小木条点燃镁条。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 ★铝热反应的操作和运用往往容易被忽视,但近几年高考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大部分是穿插在推断题中。要掌握铝热反应的操作,知道是固+固冶炼金属的方法,铝和CuO、Cr2O3、MnO2、WO3都能发生置换反应。 练习10.(04黑吉滇川渝湘鄂第26题)粉末状试样A是由等物质的量的Mg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适量A进行铝热反应,产物中有单质B生成; ②另取20 g A全部溶于0.15 L 6.0 mol·L?1盐酸中,得溶液C;
③将①中得到的单质B和溶液C反应,放出 l.12 L(标况)气体,同时生成溶液D,还残留有固体物质B;
④用KSCN溶液检验时,溶液D不变色。 请填空:
(1)①中引发铝热反应的实验操作是 ,产物中的单质B是 。
(2)②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③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若溶液D的体积仍视为0.15L,则该溶液中(cMg2)为 ,(cFe2)为 。
+
+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实验十四: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 海水中提取溴:
步骤:①海水浓缩酸化→②用氯气置换出溴单质→③通空气吹出溴蒸气→④用SO2(水)吸收→HBr
请写出有关步骤的离子方程式: ② ④
2.海带中提取碘: 实验步骤:(1)取食用干海带,用刷子刷去表面粘附物,不用水洗,称取15g,放入铁或瓷坩埚中,把坩埚置于泥三角上,用煤气灯高温灼烧,将海带烧成炭黑色后,自然冷却, (2)将坩埚内灼烧残余物放至小烧杯中,加入5mL蒸馏水,不断搅拌,10分钟后过滤。 (3)在滤液中加入1mL饱和的新制氯水,振荡溶液,5分钟后,再滴入1%淀粉液1—2滴,溶液立刻由无色变成蓝色,由此证明溶液中含碘。 实验讨论
(1)实验前为什么要用刷子而不能用水洗食用干海带?
(2)I2易升华,为什么还可以对干海带用煤气灯灼烧?
(3)为什么要新制氯水与(2)的滤液反应?
练习11.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大量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图:
(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 ,③ ;过程②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
A 甲苯、酒精 B 四氯化碳、苯 C 汽油、乙酸 D 汽油、甘油
(3)为使海藻灰中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有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物品,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有
、 。 (4)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 机溶剂,还须经过蒸馏,指出右面实 验装置图中的错误之处:
① ; ② ;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③ 。
(5)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加热的
原因是 ,最后晶态碘在 里聚集。
实验十五: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山东版)
1. 从废旧轮胎上刮下约0.5g粉末放入试管中,加入5mL汽油,观察粉末能否溶解。 2. 取一小块聚乙烯塑料碎片,用酒精灯缓缓加热直至熔化,然后点燃,观察变化的全过程。 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2
编者:唐颖聪
2007届高三化学科高考第二轮复习资料
《化学必修2》实验汇编
编辑:何轩
实验一:钾与水的反应: 实验内容 钾与水反应 钠与水反应 感谢你的观看
实验现象 钾与水剧烈反应,浮在水面上,熔化成小球,不停地滚动,有气体产生,甚至发生轻微的爆炸。 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小球,不停实验结论 钾能与水反应,反应产生气体、放热 感谢你的观看
地滚动,发出“吱吱”响声,有气体产生向反应后的溶液里加入2滴酚酞试液,立即显红色。 练习1.BD
实验二:金属与水、酸的反应 1.现象 化学方程式 2. 现象 化学方程式 Mg 产生气泡速率较快 Mg+2HCl=Mg(OH)Cl2+H2↑ Al 铝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2Al+6HCl=2AlCl3+3H2↑ 镁与冷水不反应,加热后,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变红。 Mg+2H2O=Mg(OH)2+H2↑ 结论:金属与水或同浓度的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剧烈程度可以用于比较金属的活泼性。 实验三:钠与氯气反应: 现象 化学方程式 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2Na+Cl2=2NaCl
实验四:化学反应与能量
1.现象与解释:手有温暖的感觉,温度计测量的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2.现象与解释:玻璃片上的水结成冰。说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实验五: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注意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 加入MnO2 加入FeCl3 不用其它试剂 现象 有大量气泡冒出 有大量气泡冒出 没有明显现象 结论 MnO2对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FeCl3对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结论:许多过渡金属的氧化物或盐类对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练习2.(1)催化剂(或催化),2H2O2(2)2HIO+H2O2=I2+2H2O+O2 2H2O2
2H2O+O2↑
2H2O+O2↑
(3)不正确,O元素和I元素的化合价均上升,没有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或违背电荷守衡原理) H2O2+2I+2H=2H2O+I2 2H2O2
实验六: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注意反应条件的控制) 包黑纸 没包黑纸 没有明显变化 ①量筒内气体颜色变浅。 ②量筒内壁出现黄色油状液滴。 -
+
2H2O+O2↑
现象 结论:KMnO4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甲烷和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反应。 练习3、①黄绿色逐渐消失;②试管壁上有黄色油珠;③水位在试管内上升;④水槽内有少量晶体析出。
实验七:石蜡油的分解实验:
感谢你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