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社区活动中心设计
授课年级: 建筑学二○一○级 制定时间: 2013年03月
一 教学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的选题,以位于中小城市的社区活动中心设计为主要内容。通过前期授课、调查与资料收集以及设计训练全过程,以期达到如下目的:
1、了解本次设计背景,即“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的全新理念,“引导生态节能建筑的发展”将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倡导适用、经济、美观的建筑设计理念,探索地域、文化、环境、生态与建筑的有机结合,综合考虑与建筑紧密联系的社会因素、生态因素、人文因素、历史因素,努力实践建筑与人的和谐、建筑与城市的和谐、建筑与自然的和谐。
2、引导学生全面认识生态节能建筑的特点,促进建筑设计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负荷小”的新路子,创建绿色、生态、节能省地型建筑,推动建筑创作理论的持续更新。
3、了解社区活动中心建筑设计的概况和趋势,了解国内外已建成的相关案例,初步掌握这类公共建筑的基本设计规律。具体包括场域景观要素调研、基地选址可行性分析和评价、功能布局、交通流线组织、空间形态凝练等,应特别关注具有地域特征与生态特征双重属性的案例。
4、进一步熟悉公共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加强方案构思的创新能力;强化消防规范意识;培养空间尺度感;加强制图的规范性;选择与运用恰当的表现方式表达设计意图,并由此增进图面表达能力。
二 基地条件
本次课程设计的基地条件大致拟定为四种,学生可选择其一,也可选择其他:
1、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场域; 2、具有特色自然风貌的场域; 3、具有特色经济产业的场域; 4、符合特定使用人群的场域;
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按照节约用地原则,通过新建、改建、扩建和调整、共享、租赁、收购等多种形式,推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
三 设计要求
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建筑面积不超过3000平方米。
1、多功能活动(约500M2):报告讲座、小型集会、联谊活动、数码电影放映、文艺表演的多功能厅,座位在200席以上,配置灯光、音响、数码放映设备、大屏幕、投影机、活动桌椅等。
2、展示、展览(约200M2):作品展示、形势宣传、科普展览、藏品陈列的展示陈列室,配置陈列设备、活动展板等。
3、休闲娱乐(约400M2):设定娱乐型项目,例如游艺室、亲子活动室、棋牌室、视听室等,要有适合老年人和少年儿童的活动内容和项目。
4、体育健身(约500M2):设定健身锻炼项目,如乒乓室、台球室、健身房、市民体质测试站、老年活动室等。
5、团队活动(约300M2):按需设定文艺团队和培训专用活动室如音乐室、排练室、绘画室、工艺室等,专用活动室可与社区学校培训共用,配有相应的设备用具。
6、信息服务(约500M2):社区图书馆,300 M2,其中少儿图书室不少于80 M2;信息中心,200 M2,电子阅览、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整合一起,电脑50台左右。
7、社区教育(约400 M2):按需设立普通培训教室,包括老年学校、阳光之家、社区学校、心理咨询等,每个教室可容纳40人左右。
8、慈善互助(约50 M2):组织开展社区慈善互助活动。
9、后勤保障(约150M2):按管理功能需要设立相关职能部门。
10、活动广场:广场文化体育活动点,可配置室外体锻器材和相应活动设备。 四 设计成果
区位图 1:1000 总平面图 1:500 各层平面图 1:200 立面图(不少于2个) 1:200 剖面图(不少于2个) 1:200 整体鸟瞰图、重要外部空间透视、分析图 设计说明(500字)
图纸规格:600*600,共2~3张,300dpi。
五 设计要点
除满足常规要求外,以下是本次课程设计的关键点:
1、符合国家相关的规范、标准、及规定,满足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遵循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准则,追求科学、尊重自然,做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体现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
3、合理的空间布局及室内外环境的相互渗透;
4、节能(包括合理利用绿色能源)、节地、节水、节材方面有所突破,充分体现现代绿色、环保、生态建筑的设计方向;
5、满足功能需要的前提下,注重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 6、充分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无障碍设计应到位; 7、在解决行业技术难题方面有所突破; 8、应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六 进度安排
第10周 讲课 熟悉任务书 收集资料 基地选址可行性论证 第11周 概念构思(图示+文字)
第12周 第一轮草图,多向发散构思,2个以上构思方案
第13周 第二轮草图,平面流线、空间组织、建筑形象,突出方案特点 第14周 深入设计,整体环境、平、立、剖面图 第15周 方案定稿图、绘制仪器草图、透视小稿及分析图 第16-17周 绘制成果图 七 参考书目
1、《公共建筑原理》,张文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建筑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3、《世界建筑》、《建筑学报》、《建筑师》、《新建筑》、《时代建筑》等; 4、 相关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
印制份数 150 院 长 (签字)
教研室主任 (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