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最新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3、学生出示各类船的模型,集体观看. 三、造个性船:

1、学生说说了解了船的发展、观看了各种船模型后的体会.

2、讨论如何制造自己喜欢的个性船,重点讨论:我想造什么样的小船?我希望它有什么特点?造这艘小船需要什么材料?

3、出示《我的造船计划》,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个性船的制作. 一、准备

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 2.准备需要的材料. 二、制作

1.画出船的设想草图; 2.动手制作. 三、改进和完成

1.放到水里试试,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演示、介绍我的小船. 我的小船有哪些特点?

我的小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4、交流:我的或同学的小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拓展活动:

进行一次个性船展示会,举行各类奖项的评比. 板书设计: 4、造一艘小船

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 造个性船

《我的造船计划》 一、准备 二、制作

三、改进和完成

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 越容易浮 装载量增大 教学后记:

用橡皮泥造一艘船,学生都比较感兴趣,只是橡皮泥准备得不够充分,部分学生没有事情可做.

5、浮 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弹簧秤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方法的改进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6 / 14

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主问题:什么是浮力?怎样测量物体在水中受到 的浮力? 【教学过程】 一、感受浮力:

1、观察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浮在水面的情况,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船,有什么感觉?分别把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压人水中,有什么感觉?

2、出示关于浮力的描述性定义: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板书:浮力. 3、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感受到水的浮力?

4、出示教科书12面的浮力和重力示意图,讲解示意图的含义.(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反.)

(设计说明: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浮力,是本课开始的基础.教师要提供一些能浮的物品,让学生感受,为继续探索沉浮的秘密打下基础.) 二、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1、讨论怎样测量浮力:当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是多大呢?我们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浸入水中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吗?

2、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演示规范的测量方法,讲解注意的地方.特别要讲清楚浮力的计算方法,可以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3页的示意图,理解浮力等于重力加拉力的道理.(未放入水前先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再用线拉住泡沫塑料块,使它进入水中一定的位置,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上拉力的数值.把拉力加上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就是泡沫塑料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3、分析拉力、浮力和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得出:(板书)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三、测量不同大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1、教师出示三块不同大小的泡沫塑料块或者三块不同大小的木块,让学生预测:如果把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或者木块,完

6、分析两次测量所得的数据,找出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规律.(大小不同的物体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在水中受的浮力大小也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三、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

1、概括: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参照教科书第12页的示意图,试着用物体在水中的受力示意图来解释沉浮的原因,并配合用公式表示物体沉浮的原因.(具体见教师用书) 板书设计: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浮力小于重力 下沉 浮力大于重力 上浮 教学后记:

学习这一课,准备好实验器材很重要,单靠教师讲是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相关知识的.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7 / 14

科学概念:

1、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2、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许多.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2、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3、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 【教学重点】

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一个马铃薯,一杯清水,一杯味精水. 【教材处理】

考虑到学生往往已经有盐水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认知,在演示实验中教师有意识的把另外一个杯子里溶解味精,当然也可以采用糖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这样就避免了让学生一下子猜中答案,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主问题:一定浓度的液体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吗? 【教学过程】

一、马铃薯的沉浮: 1、观察马铃薯的沉浮.

(1)推测马铃薯放人水中是沉还是浮.

(2)把马铃薯轻轻放人清水中,观察它的沉浮状况.

(3)把马铃薯从清水杯中拿出、擦干,轻轻放人另一个杯子中,观察它的沉浮.

怎样解释马铃薯在不同杯子中的沉浮?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是什么?怎么解释马铃薯的沉浮现象?

二、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1、观察两杯液体有什么不同.

2、做液滴加热实验,教师先指导加热的方法,然后从两个杯子里各取几滴液体,分别滴在不锈钢调羹上加热,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液滴加热:各取一滴液体来观察一下:把液体滴在不锈钢调羹上,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加热后,其中一个不锈钢调羹上会留下比较明显的白色颗粒物.)

3、观察两种留下的痕迹,有什么不一样,两种液体一样吗?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有什么特点? 三、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1、提问: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呢? 2、调一杯盐水试试,马铃薯在盐水中能上浮吗?

注意调制盐水的要求,取100毫升水,往杯子里一次次加盐,食盐溶解后,放人马铃薯检验是否浮起来,并做好记录,直到马铃薯浮起来为止.

3、如果时间允许,让学生用同样方法,制作一杯糖水进行检验,或者制作更多的溶液进行检验. 4、思考:从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怎样的液体才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四、阅读资料:

阅读本课的资料,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液滴加热

8 / 14

调制液体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教学后记: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定浓度的液体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3、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的推测、验证活动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整理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形成科学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

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准备】

一个钩码、一个马铃薯、一个弹簧秤、一杯清水、浓盐水、糖水、酒精、量筒、天平. 主问题: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有关? 【教学过程】

一、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1、讨论:马铃薯在有的液体中下沉,在有的液体中上浮,是不是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有大有小?

2、讨论:怎样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3、用钩码代替马铃薯进行研究.按照第6课学过的方法,分别测量钩码在清水、浓盐水、糖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然后把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原来的推测. 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4、根据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进一步类推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情况,从而验证学生原来的推测. 二、推测与验证:

1、思考: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什么会不同呢?影响马铃薯浮力大小的原因是什么?

2、从马铃薯和液体的重量去比较会有什么结果?比较重量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要在同体积的情况下比较重量.)

3、推测同体积的清水和浓盐水重量是否相同,进一步推测与同体积的马铃薯比较,重量是否相同. 4、如果要验证我们的推测,那么怎样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 5、用天平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得出数据. 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比较.

6、分析表中的数据,我们知道马铃薯沉浮的秘密了吗?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这就是造成马铃薯沉浮变化的原因. 三、判断塑料块的沉浮:

1、观察教科书提供的资料,判断塑料块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情况,并说说判断的理由.

9 / 14

2、观察教科书第20页中间的2张图片,根据这些物体的沉浮关系,我们能判断这些物体的轻重吗?注意:判断轻重的前提条件是同体积. 四、沉浮原理的应用:

比重计的作用可以教师讲解为主,或者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讲解. 五、整个单元的总结:

1、怎样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的沉浮现象?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

3、石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石块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4、木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木块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物体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6、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物体与液体的轻重比较有关) 板书设计: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 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教学后记: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让学生知道了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成绩汇总表

科目: 科学 班级:五(1)班 任课老师:孙文山 第 一 单 元 应考:52 优生:30 差生:2 实考:52 优生率:57% 差生率:3% 总分:3900 合格:50 综合分:300 均分:75 合格率:96%

科目: 科学 班级:五(2)班 任课老师:孙文山

第 一 单 元 应考:54 优生:20 差生:3 实考:54 优生率:37% 差生率:5% 总分:3915 合格:49 综合分:266

均分:72 合格率:90% 第二单元 热 1、热起来了

10 / 14

最新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

3、学生出示各类船的模型,集体观看.三、造个性船:1、学生说说了解了船的发展、观看了各种船模型后的体会.2、讨论如何制造自己喜欢的个性船,重点讨论:我想造什么样的小船?我希望它有什么特点?造这艘小船需要什么材料?3、出示《我的造船计划》,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个性船的制作.一、准备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2.准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lys26g99q9pg7z7hdvh6c4rp7oyx100so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